美国关税大棒挥向加墨中,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打得太响了!

围炉话今朝 2025-02-07 09:53:22

当地时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向全球贸易市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 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这一举措瞬间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为何是加、墨、中?

美国这三个贸易伙伴可都是 “大块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加起来占美国进口总量的半壁江山。

从特朗普的角度看,这三家随便薅一点,累积起来就是一笔巨款。

而且,这三个国家对美国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就算对方不服气,选择对等加关税,美国凭借庞大的贸易体量和国内市场,依旧有机会在这场博弈中占得便宜。

就拿中美贸易来说,美国能对从中国进口的5000多亿美元商品加税,而中国能反制的从美国进口额只有1600亿美元。这悬殊的差距,让特朗普觉得有机可乘,这也是他简单粗暴的 “算数逻辑”。在他看来,从贸易顺差国那里捞取好处,是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一条捷径。

除了贸易顺差因素,特朗普还将国内的一些棘手问题与关税挂钩。

美国国内芬太尼泛滥,非法移民问题也日益严重,他试图把这些 “内病” 通过外部手段解决。

特朗普声称,只要相关国家在芬太尼管控和移民问题上配合美国,关税的事就好商量。他把关税当成了筹码,试图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内部问题买单,就像自己家小孩吃糖太多,却要求超市把所有糖果下架一样荒谬。

这次加征关税,有个有趣的现象: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一次性加到 25%,而对中国则是在已有关税基础上加 10%,最终也达到 25%。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存在自由贸易协定,之前互相之间关税几乎为零,这就给特朗普留下了很大的加税空间。加拿大和墨西哥长期以来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在特朗普眼中,这两个 “小跟班” 特殊照顾一下,加征高额关税似乎也无妨。

而中国此前已经被美国加征过多次关税,工业机械和电子产品 25% 的关税,手机玩具 7.5% ,平均关税差不多 15%。所以这次加 10%,看似比加、墨的加征幅度小,但实际上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加码。

特朗普这样做,既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庞大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试探中国的反应。

特朗普竞选时曾放风要给中国加到 60%,这次却只加了 10%,显得有些 “抠抠搜搜”。

其实,他是在打 “组合拳”。这次加征关税,他加了很多附加条件,把关税和国内的芬太尼泛滥、移民问题捆绑在一起。他的目的很明确,通过关税这一武器,迫使相关国家在这些问题上做出让步,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关税而关税。

从美国的国内情况来看,特朗普的施政纲领是小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所以要给企业减税。

但这一政策带来了严重的财政问题,据经济学家计算,特朗普减税大概会让政府在未来 10 年减少 7.8 万亿美元的收入。

而美国政府财政早已是个烂摊子,每年光支付利息就得将近 1 万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加征关税就成了特朗普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全球贸易格局何去何从?

特朗普这一轮加征关税,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美国的近邻和重要贸易伙伴,已经明确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这无疑会使美加、美墨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原本紧密的北美贸易圈可能会出现裂痕。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也不会坐视不管。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但面对美国的无理加征关税,必然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将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可能会出现重大调整。

从全球贸易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这一举措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他国家可能会对美国的贸易政策产生担忧和不满,进而对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将导致全球贸易环境恶化,贸易壁垒不断增加,阻碍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对于各国来说,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需要多管齐下。

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加快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加强国内市场的开发,推动内循环发展。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国际市场,实现贸易多元化,减少贸易风险。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虽然落下,但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才刚刚开始。

未来,各国需要在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文本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围炉话今朝

围炉话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