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生,从五十岁开始。
五十岁之前,人生都是试验,都在尝试,都在经历,也在积累经验。
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也可能根本来不及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日子。
每天被家庭,被工作,被孩子推着往前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五十岁之后,孩子长大了,才突然发现,自己也已经不再年轻了。
好在,五十岁的年纪,还不算老。
人情世事经历得多了,也渐渐醒悟,想要为自己活一次了。
五十岁的年纪,不是人生的穷途末路,而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开始为自己而活,开始活得尽兴。
木心说:我五十岁,才真正尝到了做人的滋味。
我也是真正到了五十岁之后,才真正感觉到了活着的幸福和美好。
前半生的痛苦也好,挣扎也好,都是为了五十岁之后的生活做铺垫。
说实话,我现在对于过往的不那么美好的经历,没有遗憾,也没有后悔。
反而很感恩。
或许,也正因为有了前半生的经历,我才能够成为现在的自己。
只有经历过不开心的日子,才会更珍惜当下的幸福。
现在的人生,是五十岁之前选择的结果;
五十岁之后的人生,是现在选择的结果。
要想五十岁之后,生活越来越好,做好3件事。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1f21262c1b1c7ea0f013acf469bd16.jpg)
每个人都有惰性,也有潜力。
大多数人之所以一生平庸,就是因为从来没有走出过自己的舒适圈。
走出舒适圈,就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停留在舒适圈,一辈子都在重复的日子里打转。
我们的生活无时不在做着选择。
本能让我们选择最舒适的状态。
比如,当我想看书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拿起了手机。
显然,刷手机视频比看书更轻松舒适;
当我该写小作文的时候,我却更想看书。
因为看书比写小作文容易。
舒适圈就是不用费力,轻轻松松就能做到;
五十岁之后,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做一些看似有困难,费点神就能做到的事。
做起来困难,但是能做到的事,就是在舒适圈边缘努力。
逐渐拓宽舒适区域。
比如,我最开始打算日更的时候,每天写一篇微头条都很费劲。
写2000字的小作文对我来说太难了。
我的舒适区是只看不写,就很轻松。
逼自己走出舒适区,每天写500字很难,但是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写一篇500字的微头条。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一天可以写三篇微头条了。
写一篇微头条对我来说就是舒适区。
如果每天都只满足于写一篇微头条,就是在舒适区打转,写再多都没有进步。
后来就规定自己每天写一篇2000字的小作文。
刚开始真的很难。每天绞尽脑汁,坐了一上午,又一下午,有时候可能到晚上才能完成。
虽然难,但是可以做到。
写了几个月之后,看见别人每天写一万字的任务,我给自己也定了每天写三篇小作文的要求。
真的很难,也很累。
每天都不知道写什么,每天都很焦虑。
写一篇文章对我来说,会很舒适。
写三篇,有点心力交瘁。
很难,但是能做到。
我现在还在这个阶段。每天完成任务之后,就感觉如释重负。
到了晚上就会一半轻松,一半又开始焦虑。
轻松的是,终于完成当天的任务了;
焦虑的是,明天又要重新开始了。
现在写几篇微头条对我来说,轻而易举。
写微头条就是我的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才能够有进步和提升。
去年一年,也是我这一辈子收获最大的一年。
我知道我很努力,我也知道,我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为生活费而发愁;
今年的我,对于养活自己,很有信心。
只要走出舒适区,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37498a530bfb6d8011f71d9c28ffd24.jpg)
很多人都很焦虑,就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提升行动力是治愈焦虑的最好的办法。
不必去想明年,后年会怎么样。
只要把今天过好,就可以了。
以前都说做人要脚踏实地。
意思很浅显易懂,但其实并不知道脚踏实地应该怎么做。
总是会给自己定很多高大上的目标。
给自己定很多的计划,但是,常常又做不到。
于是,更加焦虑。
我现在几乎没有给自己定多少计划。
就是每天给自己定一些切实可行的任务。
比如,每天写三篇小作文,每天看书。
我只要每天把这两件事情做到了,就觉得一天没有虚度。
我觉得提升行动力,就是想到了,计划了,也做到了。
比如我知道少吃会更健康,现在几乎不再乱吃东西。
我宁愿空腹,也不想把很多食物塞进嘴巴里。
比如,我知道跑步对身体健康有益,每天早上都会下楼跑步。
跑步就像是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生活的必选项。
比如,情绪稳定对健康有益,我现在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就自己劝解自己,不再轻易起情绪。
我觉得提升行动力,就是在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里。
知道了就去尽量做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1b7b14c45ec90ec42d8753a59f936f.jpg)
五十岁之后,越来越觉得心态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心态好,生活就会好;
生活好,身体就会更健康;
身体健康,就更能感觉到活着的幸福和美好。
保持平和心态,并不是说说这么容易的事情。
不容易,但也不是不能做到。
活着,就是一场修行。
心态修好了,什么样的生活,都能过得平静,幸福。
心态平和,就不会焦虑,也不会急躁。
不会因为结果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也不会因为没有达到预期,就自暴自弃。
我以前会为老了没有退休金,又没有存款而焦虑;后来又因为没有流量而坐立不安,焦虑难眠。
现在就觉得,好像都不是大问题。
没什么好焦虑的。
就连有时候和老公生气,我都不会再心态崩溃。
他对我好,我就对他好;他要是让我不满意,我就忽视他,只对自己好;这样一想,也就没什么好难过的了。
没有退休金没有存款,现在对我来说,也不是问题。
只要身体健康,很少的钱就能活下去;如果身体不健康,活着也是受罪,有没有钱,又有多大关系?
流量不好,也能做到心态平和。
经历了几次起伏之后,明白流量起伏是正常的。
有高的时候,也会有回落的时候。有回落的时候,也一定会有上来的时候。
流量不可能只青睐你一个人。
这样一想,也就能够坦然面对了。
当我把钱,把生命,都看得通透的时候,也就没什么想不开的了。
也就能够心态平和的面对一切问题。
心态好了,心情就好;心情好了,生活就好;
我不再想以后要怎么怎么样,而是更加专注地把当下的每一天都过好。
只要每一天都过得开心了,有没有以后,也不会后悔。
以后过得怎么样,那就等以后再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676430fb1ba0aa347e28bffbad69ea.jpg)
▽
五十岁的年纪,人生半坡。
五十岁的年纪,也是为自己而活的最好的时候。
五十岁的年纪,能够想通了,能够每天把自己照顾好,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满足。
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五十岁之后,做对3件事,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