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时值小米十一周年之际,雷军的年度演讲也如约而至,这也是雷军第二场公开演讲。
此次,雷军的演讲主题是“我的梦想,我的选择”。在整个演讲中,雷军第一次向大家揭秘他最艰难的10个选择,以及小米是如何排除万难茁壮成长。
三年内小目标:全球第一
今年是小米创立第11年,也是新十年战略的第一年。
刚开场雷军就介绍了10年来小米及小米手机取得的成绩。
7月16日,Canalys发布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小米凭借17%的份额超越苹果首次跻身全球第二,同比增长83%。
根据2020年财报,小米2020年实现营收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2021年一季度,小米营收达769亿元,同比增长54.7%;经调整净利润达到61亿元,同比增长163.8%。
在近3个小时的演讲中,雷军陈述了小米上市、遭遇股价破发乃至腰斩、立志突破高端等艰难决定。
雷军说,尽管取得了这些成绩,但小米还是一家年轻的公司,要非常冷静地看到与世界巨头的差距,继续夯实基础稳扎稳打。
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站稳全球第二。
下一步目标是:三年拿下全球第一。
雷军坦言,小米手机高端战略的成功来自“相信米粉”。
在全国1亿多小米手机用户,有没有2%的用户相信我们,愿意给我们一次机会呢?
只要把产品做好,一定会有。
当年“吹的牛皮”如今实现了
时间来到2018年7月9日,小米港交所上市敲钟,遭遇股价破发。
雷军说自己很不好意思,最终躲进了港交所的一个杂物间。
但在当天的晚宴中,他还是鼓励大家要好好干。“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能亏别人的钱。”
雷军当时说,“今天破发,我对不住大家了。我们会努力工作,一定要让IPO投资者至少赚一倍!”
雷军还回忆了小米股价腰斩的时候:“2019年9月,小米集团港股股价跌到8.28港元的时候,跟IPO价格比已经腰斩,当时跌到几乎所有人都快崩溃了,甚至有人认为还会跌到4港元。
在那段时间里,我特别不愿意见投资者。有一个投资者执意要见我,一坐下来,只寒暄了几句,他就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怎么让我赔了这么多钱,我真的不知道你们怎么干的。接着,他从小米的战略,到小米的产品、再到小米的管理,把我当小学生一样训了1个多小时。
我当时的衬衣都湿了。
会后,我一个人坐在会议室,坐了很久,那一刻,我特别绝望。”
尽管曾质疑“资本市场为什么不认可小米”,但雷军还是选择“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并决定用36亿港元回购股票。
2021年1月,小米股价达到34港元,雷军说:“当年上市晚宴上吹过的牛终于兑现了。”
布局未来,“芯片”为王
对于小米手机来说,三年拿下全球第一,比拼的不仅是市场份额和品牌,更有供应链特别是芯片的创新力。
自2014年开始,小米亲自“下场”做澎湃芯片,2017年,小米发布芯片澎湃S1,首款搭载澎湃S1芯片的手机小米5C一同发布。
今年3月,小米发布了最新款图像信号处理芯片——澎湃C1。
业内人士预计,类似澎湃C1这样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芯片,以及AIoT物联网芯片的开发是小米未来比较可行、也更具有规模效应的芯片自研方向。
与此同时,小米加快了资本系在芯片领域的布局速度。
仅2021年以来,小米参与投资的芯片公司数量已经超过20家,涉及AI芯片研发、显示驱动芯片、射频及高端模拟芯片、传感器芯片、功率器件研发等方面,其中不乏连续多次投资的案例。
围绕整个芯片产业,小米累计投资公司数已超过60家,包括无线半导体射频前端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元通信、无晶圆核心通信芯片设计商深圳无限数科技、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商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等。这些标的公司具备产业集聚性,多集中于上海张江、武汉光谷等具有产业聚集效应的“芯”高地,这些地方也是小米重点发展和布局的地区。
其中不少公司产品能够为小米生态链产品提供芯片或相关解决方案,涵盖了手机智能硬件供应链、通信基带、新材料及新工艺等领域。
有半导体行业人士曾经用“扫货”来形容小米的芯片投资布局,除了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外,顺为资本、金米投资、People Better等关联基金也成为雷军布局芯片产业的抓手。
对小米而言,芯片产业链的投资既是战略协同,也不乏财务投资。不少被投公司已经上市或者正处于IPO过程中,包括乐鑫科技、聚辰股份、恒玄科技等已登陆科创板。
此外,小米还投资了超过300家生态链企业,其中多家被投公司已经登陆资本市场或正在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