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关系潜规则:“越渴望灵魂伴侣,越容易孤独终老”

亦开怀说心理 2025-02-17 22:58:59

人性的弱点是什么?

越执着于什么,就越容易被什么所困;

越贪恋什么,就越容易在冲动之下失去理智,吃大亏;

越相信什么,就越容易陷入“信息茧房”。

就像有人相信“左眼皮跳财右眼皮跳灾”,于是每一次眼皮跳动时,都会胡思乱想。

关于灵魂伴侣也是如此。

倘若一个人陷入灵魂伴侣的执念之中,举着放大镜照看每一个接近自己,向自己示好的异性,那所有到来的缘分都将变成“有瑕疵的”。

就像你拿着放大镜去市场里买茶具,每一个都会被你认为有瑕疵,是残次品。

-01

当你对灵魂伴侣的执念太重,就会错失缘分

这类人,最擅长打着“宁缺毋滥”的旗号,不断拒绝一次次缘分。

事实上,人这一生感情里的缘分是有限的,你不得不信。

比如说:你25岁的时候,有很多人给你介绍相亲对象;

可你每次跟相亲对象见面了解时,都拿着“灵魂伴侣放大镜”去考核对方,就像工作考核kpi;

这个时候,对方在你眼里就充满缺点,每一个相亲对象都被你拒之门外。

等你30岁,35岁,就没有人愿意给你介绍相亲了。

本来还有的缘分,就这样被你亲手推走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认知闭合理论”。

跟信息茧房的意义相似。

当一个人过度渴望某个答案,期待某个结果,执着于某件事,就会拼命去寻找证据自我验证。

就像你怀疑对方背叛了你,对你们的感情不忠诚;

你就会不断试探对方,找一个又一个机会,用各种手段试探对方;

直到你试探出了一些真实存在的证据,才能完成你思维的认知闭合误区。

当你执着于灵魂伴侣,你会发现你看着每一个异性,都带着有色眼镜;

就连对方说话的语气,吃饭的姿势,走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都要经历你的考核。

-02

是坚信能遇到灵魂伴侣,还是孤独终老?

在《亲密关系质量报告》中有一个数据:

执着于灵魂伴侣的人群,在5年之后单身的比例仍然超过60%;

而那些结婚的人群,离婚的概率也是普通夫妻的2倍以上。

为什么?

当你单身,当你期待灵魂伴侣,你就陷入了这个困境。

“我已经等待那么久了,我不甘心凑合,我相信一定能遇到灵魂伴侣”

而那些结婚后,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的灵魂伴侣,就会想:

“我不甘心和这样的人过一辈子,没有共同语言,没有灵魂共振”。

于是,要么继续单着,要么结婚了也想要离婚。

但感情的本质,是你跟人谈而不是跟大数据谈;

你是跟具体的,有自己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一起,而不是跟你脑补出的灵魂伴侣度过。

当你长期处在“遇不到灵魂伴侣,我宁可单身”的观念下,你整个人都会散发出“生人勿近”的高冷感,疏离感。

久而久之,你甚至会变成“爱无能”,丧失跟异性接触,相处,了解,产生感情的能力。

-03

真正的灵魂伴侣,其实就藏在你身边

你去过菜市场吗?

你去过乡镇上的小医院吗?

你去过某些留守老人居多的农村吗?

到了这些地方,你会发现真正的灵魂伴侣是“具象化的”。

牵着手的老头老太太,步履蹒跚,但却能成为彼此的依靠;

一个嫌弃对方走得慢,一个嫌弃对方说话难听;

但下一秒,两个人的距离又靠得更近一些。

我一直跟读者说,你要明白灵魂伴侣的两个真相:

第一:灵魂伴侣,可遇而不可求

有些人穷尽一生,也遇不到灵魂伴侣;

即使遇到了,可能你们也没有机会互相了解,而是擦肩而过。

第二:灵魂伴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你要拥抱身边真实的感情,而不是执着于“虚无缥缈的等待”。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完全相同的灵魂,就像不存在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

只有两颗心肝胆相照,互相依偎,吃到一起,睡到一起,聊到一起;

在彼此身边几十年,嘴上嫌弃,还能不离不弃。

这不就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灵魂伴侣吗?

放下执念,放下期待,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情感的升华。

话题:你对灵魂伴侣的执念深吗?

作者亦开怀: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识~

0 阅读:34
亦开怀说心理

亦开怀说心理

两性情感心理学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