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日本展出的新型激光武器,和珠海航展LW-60一对比,差距不小

绝望的可乐 2024-11-21 21:04:52

文|莫非的定律

编辑|莫非的定律

前言:

激光武器正逐步走进现实战场,而最近日本还高调展示了自己最新的激光电子战车,称其为未来战场的防空利器。

而几乎与此同时,在珠海航展上,中国展出了多款激光武器,其中LW-60激光系统也是性能出众。

把两个武器放一起一对比,确实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信息来源:千龙网-《日本高调展示新型激光战车》

高调展示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日本陆上自卫队以庆祝成立70周年的名义,公开展示了10千瓦级高功率激光电子战车。

这款战车基于8×8中型轮式装甲底盘研发,搭载了日本近年来投入巨资研制的激光系统。

而且日本官方声称,这套系统能够在短距离内对无人机及其电子组件进行干扰甚至物理破坏,是日本应对现代无人机威胁的“尖端利器”。

从技术角度看,这款激光武器的主要亮点在于低成本、高灵活性。

因为一般来说传统的导弹系统成本高昂,而激光武器的单次发射成本仅需数百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几十块钱。

这对于现代战争中“人海战术”式的无人机群攻击,也就是说只需充足的能源支持,理论上这个战机可以实现长时间连续作战。

而日本方面对此寄予厚望,甚至将其视为“未来战场的变革者”。

他们认为,这款激光战车凭借高度的机动性和精准性,可以在多种复杂地形下快速部署,用于防范无人机群、制导弹药等低空威胁。

但是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还是得等以后实践了,这次的战机亮相,让我想起来之前日本展示的那个激光武器。

早在2023年初,三菱重工就在国际防务展上亮相了其20千瓦级激光武器系统,这款系统以其高功率、高精度闻名,可以在短时间内击落1200米外的无人机。

相较之下,10千瓦级激光战车虽然更加便携,但输出功率不足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如果遇到无人机的材料更耐高温、体积更大,那新出来的这个10千瓦的激光可能就“烧不透”了。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激光武器:隐秘的“狙击手”》

这种性能差距直接影响了实际作战效能,在近距离打击无人机时,10千瓦系统可能还能应付一二。

但面对成群结队、结构复杂的无人机蜂群,20千瓦甚至更高功率的激光系统显然更有胜算。

日本此时选择推出10千瓦战车,或许更多是“练手”之作,是为后续更高功率的激光武器研发积累经验。

那跟这款战车相比,我们的激光武器的优点又在哪呢?

航展上的LW-60

珠海航展今年的亮点之一,便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的LW-60激光防御系统。

这款装备从外形到性能都让人眼前一亮,展现了中国在高能激光武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

从外观上看,LW-60激光武器系统安装在一辆6×6高机动卡车底盘上,简洁大气的设计下,隐藏着复杂的技术结构。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珠海航展|激光武器走向战场,中国水平如何?》

激光发射装置位于车厢顶部,集成了光电跟踪与瞄准系统,支持全向发射能力。车体后部装载了指挥控制系统及配套能源设备,整个系统紧凑而高效。

而且这套系统能够单车独立作战,也能与其他车辆组网协同,形成强大的集群防御能力。

相比以往的激光武器,LW-60在技术上最直观进步就是其60千瓦的输出功率。这一数值不仅远远超过了日本10千瓦级激光战车,更使其具备了硬杀伤能力。

所谓硬杀伤,就是说LW-60可以在6公里范围内摧毁无人机或其他轻型飞行目标,而在10公里范围内进行致盲或电子干扰更是轻而易举。

另一个技术亮点是其多功能性。

LW-60不仅仅是一件激光武器,而是一套完整的战术防御系统。系统配备的雷达指挥通信车,可以快速探测并锁定目标,激光发射车则执行精准打击。

这种软硬结合的设计,使得系统能够适应更复杂的作战环境,从野战防空到要地防御,都有不俗的表现。

从持续作战能力来看,LW-60也算是业内翘楚。

传统防空系统受限于弹药储备和装填时间,而激光武器不需要实弹,仅依靠能源即可持续运行。

LW-60的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合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充能并保持高效输出,这种特性在应对无人机蜂群攻击时尤为重要。

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无人机群已经成为现代战场上最棘手的威胁之一。而传统的防空系统在面对这种廉价、灵活、数量庞大的目标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从战术角度看,LW-60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多层次防空网络。它可以与导弹系统、高炮等传统武器协同作战,实现从高空到低空的全面覆盖。

而在战略层面,这套系统的意义更为深远。凭借强大的硬杀伤和干扰能力,LW-60还能够针对低轨卫星实施打击,为我国在空间领域的军事部署提供支持。

再加上与高昂的导弹防御系统相比,LW-60激光武器的运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以小博大”的优势,使其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补充。

说到这,好像我们的武器也是毫不逊色,那和日本那个“高调”的战车相比,到底谁更厉害呢?

差距在哪

其实激光武器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输出功率,这也是衡量武器毁伤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从功率来看,日本的10千瓦级激光电子战车明显处于“入门级”水平,而中国的LW-60激光系统则高达60千瓦,整整相差六倍,这种差距直接影响了两者的实战能力。

而功率差距背后其实就是技术水平的不同,60千瓦的激光输出需要解决多项核心难题,包括能源管理、热量散发和光束稳定性。

而10千瓦级激光战车虽然轻便,但显然在这些技术上仍然处于试验阶段,所以这不只是单纯的“数字差”,更代表了我们的厉害之处。

除了功率外,日本激光战车的外形设计注重机动性和隐蔽性,8×8轮式装甲底盘为其提供了较好的越野能力,适合在多种地形条件下快速部署。

整体造型小巧,显得更像一款“灵活的防空工具”,而非威慑性武器,从战术用途上看,这样的设计确实有利于快速反应和单点防御。

与之相比,中国的LW-60激光系统更具“实战派”风格,6×6高机动卡车底盘不仅保证了越野性能,还为大型设备的搭载提供了足够空间。

这种设计让激光发射器、指挥控制单元和能源系统能够高度集成,尤其是其光电跟踪和瞄准系统,以及激光发射装置的全向发射能力,为作战场景的多样化提供了支持。

通过对比,其实不难发现日本激光战车和中国LW-60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功率、外形设计还是用途定位,日本10千瓦系统都显得有些“单薄”。

而这仅仅是现在的一个对比,未来的趋势我们也只能是基于现在进行猜测而已……

未来趋势

就现在这个国际形势来看,未来的激光武器肯定会不再仅仅局限于反无人机或低空防御。

而且高功率激光技术其实已经在不断成熟了,美国正在测试的300千瓦级激光武器,已经具备摧毁巡航导弹的能力。

而俄罗斯和以色列也在积极研发针对卫星和洲际导弹的激光系统,这些都预示着激光武器将成为一种从战术到战略的全能装备。

信息来源:央广军事-《聚焦作战!航展参展装备的“攻”与“防”》

与此同时,小型化和平台多样化也是激光武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之前的激光武器仍然依赖较大的载具,如卡车、舰艇甚至固定基站,但是现在的需求则更需要更小、更灵活的激光武器。

这样可以极大提升战场灵活性,使得激光武器能够覆盖更多的作战场景。

而我们国家激光武器的未来其实也不用很担心,毕竟从LW-30到LW-60,再到更高功率的激光系统,中国的技术积累和研发速度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所以从技术角度看,中国的激光武器已经展示了强大的硬杀伤能力,未来的武器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要时时刻刻保持自信,等待时间给我们答案即可……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