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转专业似乎一直是个无法忽视的热门话题。
毫不夸张地说,每年都有这种情况发生,但绕来绕去不过“专业选择”。
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23级学生(原大一)有179人申请转专业,其中不乏一些热门学科领域。
转出率为何如此高?是兴趣与现实的落差?亦或是就业前景的迷茫?还是难以适应?
这个答案从来没有定论,但最起码不能忽视市场需求、行业变化等现实问题。
接下来咱们就其中部分专业详解,最大限度为师生家长提供参考依据。
01 工商管理单看专业名字,相应画面随即脑补——在整个商业界运筹帷幄。
细说专业本身,集管理、经济、营销等多技能于一体,可谓知名“全能型”专业。
从企业运营到管理、从市场分析到财务报表,每门课程都为学习者的未来打下基础。
以此来看,确实是万金油般的存在,似乎下一秒就要成为商业大佬,但事实总是出乎意料。
随着学业深入,学生们发现课程虽包罗万象,实际应用却缺乏深度。
换句话说,感觉自己是“万事通”,其实是“无一精”。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只会纸上谈兵,完全不符合企业所需的拥有深厚技术背景的高端人才。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如果你有一家公司,会交给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管理?
答案不言而喻,更何况专业毕业生远远多于市场提供的岗位。
行业前景如此不明朗,转专业也成“意料之中”。
02 健康服务与管理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上升,健康产业一度被视为朝阳行业。
这个大前提下,健康服务与管理应运而生。
无论是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还是社区医疗服务,看起来都是极为光明的职业道路。
但话说回来,专业主要研究管理学、健康服务、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
这里并非抬杠,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是生病后进行医治,如果能预防,又何来生病一说?
由于缺乏真正的实用技能,许多学生毕业后会陷入迷茫。
既竞争不过拥有医学背景的毕业生,也没有管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系统,最后只能手足无措。
正因如此,不少学生选择转向更细分、或以技术为导向的学科。
03 电子商务不可否认,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
从网购、线上支付到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紧贴时代发展的脉搏。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学生们抱着“钻风口”心态,走进了电子商务的课堂。
细说课程内容,涵盖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数据分析等,几乎囊括了电商生态链各方面。
看似有着广阔的前景,但行业发展极为速度,让学生们感到压力重重。
比如,大厂越来越青睐有丰富经验、能立即上手操作的人才,而不是仅有理论的应届毕业生;
再比如,很多人通过上班就能立足于行业内,正如某句话所言:学电商不如直接干电商。
归根结底,领域实践大于专业理论,毕业生面临的将会是重重挑战。
加之,近年来多所学校拟撤销或停招电子商务,专业填报者选择“转专业”似乎不难理解。
04 化学工程与工艺不瞒各位,这是一门充满严谨与挑战的学科,也是踏入技术创新前沿的绝佳选择。
无论是能源开采、化工生产,还是新材料研发,专业应用范围遍布于当下各个角落。
作为领域刚需,专业前景格外明朗,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适合。
落脚学科自身,整个课程难度极大,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
看似知识储备高大上,实则是“脑体”双重考验。
每天与分子结构、化学反应式、设计图纸打交道,失败与挫折几乎是专业学习者的常态。
细细想来,专业学生选择转专业,原因很大概率为:难以适应专业学习强度。
当然并非否认各位对化工的热情,但各位在填报时务必考虑清楚,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这条路。
05 物流管理第一反应并不陌生,在电商行业浪潮下,物流管理成为热门之选。
包括仓储管理、运输调度、供应链优化等,每一项都离不开专业科学决策、高效执行。
正因如此,很多学生将其视为一片“蓝海”,希望进入大企业、甚至成为“幕后掌控者”。
不过等真正开始学习时,梦想与现实差距才显现出来。
尤其课程抽象理论,使学生在执行性、操作性方面,感到相距甚远。
换句话说,看不到未来职业发展希望。
更何况,物流行业正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传统管理人才提出了全新挑战。
对于出入社会的毕业生,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基层岗位,才有可能获得升迁机会。
如此情境下,就得重新思考行业的现实情况,“转专业”恰是有效改变途径之一。
写在最后上述提到的5个专业,虽然有着高转出率,但并不否认领域价值。
只能说,相比其它学科而言,存在的风险会略高一些。
至于是否要规避,还需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职业理想做决定。
与此同时,转专业不代表失败,反而折射出的是“未来规划再思考”。
愿每位学生都能勇敢面对挑战,走向属于自己的光辉未来!
这篇文章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而作。
如果觉得有共鸣,别忘了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