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猇亭之战,一场让刘备含恨而终,蜀汉早夭的惨败战争!

好奇阿园 2024-12-17 11:04:47

年仅六十四岁的刘备含恨崩逝,白帝托孤,这一幕背后最大的导火索便是猇亭之战。

这场战役不仅让蜀军元气大伤,也让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遭受重创,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诸葛亮六次北伐,最终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的宏愿,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猇亭的惨败。

纵观整个三国时代,是由三大战役贯穿起来的。

官渡之战让袁氏兄弟“中途退场”,曹操稳固了北方政权;赤壁之战让曹魏政权彻底丧失了一统江山的机会,三国雏形基本形成。

而猇亭之战,则是让刘备含恨,蜀汉早夭的关键一战。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作为战略要地,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荆州被魏蜀吴三家瓜分:曹魏占据南阳和江夏北部,东吴控制南郡和江夏南部,而实力较弱的蜀汉只得到了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

两年后,鲁肃从战略高度向吴主孙权建议,将荆州暂时借给刘备,一方面维持吴蜀联盟,另一方面将北方曹魏的威胁转嫁给刘备。

在此期间,蜀汉相继夺得益州与汉中,羽翼逐渐丰满。

而此时的曹操正忙于应对马超,东吴便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以占了凉州再还荆州为由搪塞过去。

吴、蜀两国矛盾日益尖锐,相互之间爆发了数十场大小战役,最终以湘水为界,将荆州平分。

东吴对刘备的背信弃义耿耿于怀,一直在寻找机会夺回荆州。

公元219年,机会终于来临。

当时驻守荆州的关羽正率军北攻曹魏的襄阳、樊城,孙权立刻命令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趁虚而入,一举将荆州拿下。

关羽回防不及,被吕蒙派出的奇兵击败,最终惨死在吴军手中。

得知二弟的噩耗,刘备悲愤交加,誓要踏平吴地,活剐孙权!

不顾手下文武的反对,刘备仓促起兵,率领十万大军对吴展开规模空前的攻击,猇亭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迎战刘备大军的是东吴大将陆逊,他足智多谋,富有作战经验。

双方在巫山、武陵一带对峙。

刘备十万大军士气高昂,求战心切,陆逊则避其锋芒,不与之正面交战,无论对方如何叫阵,他总是避战不出。

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蜀军纷纷躲进山林避暑。

山路崎岖泥泞,多干枯草木,绵延两三百公里的山林间,蜀军营寨星罗棋布,首尾之间难以呼应。

陆逊看到这种情况,欣喜若狂,立即下令每名军士手持火把,夜晚顺风点火,朝蜀军驻扎的山林扔去。

点点星火乘风势迅速蔓延,蜀军被大火围困,高温、热浪、浓烟将他们团团围住。

数万大军顿时变成乌合之众,纷纷向西撤退。

吴将朱然率5000精兵率先突破蜀军前锋,直插蜀军腹心,蜀军身后又被韩当包抄,困于涿乡,无法突破包围圈,无法回猇亭护驾。

猇亭这边,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发动迅猛攻击,短时间内接连攻破蜀军营寨40余座,吴军迅速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

刘备早先劝降的少数民族将领沙摩柯也在这场战役中丧生。

刘备做梦也没想到,吴军会打得自己全线崩溃,他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诸臣的劝谏,贸然发动这场战役。

他只能带着万余残兵败将向夷陵西北马鞍山转移,希望依托山势之险稍作缓冲。

吴军看破了他的计策,陆逊集中优势兵力,对困于山中的蜀军采取四面合围的方式,再次将蜀军打得落花流水,伤亡惨重。

夜晚,刘备乘着夜色快速奔逃,却被吴将孙恒紧紧追赶。

刘备大惊之下,快马加鞭,迅速逃窜,几次差点被孙恒抓住。

一路狼狈踉跄地跑到白帝城,吴军仍在紧追不舍。

后来,陆逊考虑到曹魏可能乘机对东吴后方发动突袭,才决定退兵回吴驻守。

刘备虽未落入东吴之手,但经丧弟之痛,失数城之悲,不听众臣劝阻之恨,猇亭惨败之悔,六十四岁的他面容憔悴,苍颜皓首,已是油尽灯枯之时。

他用尽最后的气力,完美地完成了托孤之事后,便撒手人寰。

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东吴大将陆逊在这场战役中充分展现了其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一战成名,成为一代杰出的军事统帅。

他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最终以五万劣势的吴军击败了兵力占优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

反观刘备的失败,并非偶然。

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

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崎岖山道之中;在吴军的顽强抵抗面前,他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是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最终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猇亭之战对三国鼎立的局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蜀汉来说,这场战役大损国力,基本上摧毁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

对东吴来说,虽然赢得了战争,但也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打破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可能性,为日后吴蜀两国的先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此战后,蜀汉政权遭受沉重打击,大量兵力与物资消耗殆尽,多位名将相继阵亡,而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

丞相诸葛亮花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才重建军队,平息国内四起的叛乱,并提升国力,使其恢复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此后四十年间,三国之间再没有发生过大的战端,三方疆域也无大的变化,进入了相对平和的缓冲期。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编者不禁慨叹,若刘备没有意气用事,关羽牺牲后能够理性看待当时的形势,继续坚持连吴抗曹,那么,这页历史又会出现怎样的精彩呢?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