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长沙会战(1):赣北失守,南昌沦陷,长沙将直面日寇进攻

星辰与大海 2024-06-26 19:02:46

书接上回。前面两期主要讲述了抗战时期战火燃到长沙前长沙城内的局势,以及那场几乎摧毁了长沙城的文夕大火。鬼子与国军围绕长沙先后爆发过五次残酷的会战,本期为第一次长沙会战系列的第1期,将讲述在赣北失利,南昌失守后,国军不得不考虑如何拱卫长沙……

(本期全文约46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调整部署

日军侵占武汉、广州以后,由于在战争初期人力和物力消耗过大,“完全丧失了继续采取攻势的机动能力”,被迫停止战略进攻,保持现有占领区,并极力扶植傀儡政权,加强对华经济掠夺,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从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南岳军事会议上的蒋介石(左二),何应钦(左一),白崇禧(左三)。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国民政府军委会于1938年11月25日一28日在南岳衡山举行军事会议,研讨战局。第三和第九战区的高级将领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由蒋介石主持,他着重阐述了对抗战全过程的设想:此次抗战,依照预定的战略划分,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岳阳沦陷为止,是抗战的第一期。在第一期抗战中,由于中国是在各方面均劣于敌人的情况下作战,因此,这一时期的战略是,不与敌人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机动地使用主力部队,节节抗击、逐次消耗敌人,诱敌深入于有利于我军决战的地域,完成最后战胜敌人之部署。

武汉、岳阳沦陷以后属于抗战的第二期,即“我们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时期”。这是因为,经过第一期的抗战,“敌人兵力的使用……已经到了最大极限,今后他再不能有更多的兵力使用到中国来,而且他已经派到中国境内的这许多部队,随着战区的扩大而力量分散,已疲敝不堪……因此,无论他在形式上是如何获得胜利,他这种胜利,亦已到了最高限度,不能再有增加。所以敌人侵略战争,今后只有一天一天的随兵力之消耗减损而趋于失败。而另一方面,我们过去虽然遭受了挫失,但我们的挫失,客观上也只是到此限度为止;从今以后,由于作战经验的增加、战略布置的完成以及军事实力的增强和敌我实力的消长,士气盛衰的对比,我们胜利的把握和信心,一天一天提高起来”。

根据南岳军事会议的精神,第九战区辖区为赣西北、邪南及湖南,横跨鄱阳湖和洞庭湖之间。

在这一战略设想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军委会确定了第二期抗战的指导方针:“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主力应配置于浙赣、湘赣、湘西、粤汉、平汉、陇海、豫西、鄂西各要线,极力保持现在态势。不得已时,亦应在现地线附近,尽量牵制敌人,获得时间之裕余,俟战力培养完成,再行策动大规模攻势。但第四战区应尽先集中有力部队,转移攻势。”据此,会议决定将全国重新划分为10个战区,“将全国现有部队的三分之一配备在游击区域—敌人的后方,担任游击,以三分之一布置在前方,对敌抗战,而抽调三分之一到后方整训”,以期各部队在打击敌人的同时,弥补一年多来的巨大消耗,恢复战斗力,便于长期坚持抗战。

根据南岳军事会议的精神,第九战区辖区为赣西北、鄂南及湖南,横跨鄱阳湖和洞庭湖之间,有幕阜、九岭、罗霄等山险和湘江、赣江等河流作依托,进可与江北的第五战区相互配合,切断长江航运,威逼武汉,退可利用湘鄂赣边区的山险和岳阳、长沙间的水网地带逐次消耗日军,阻止日军的进攻,保护大后方。全战区共辖22个军又3个挺进纵队,共52个步兵师,为兵力最为雄厚的战区。薛岳代理司令长官后,积极整顿部队,加强防御,并命令各部抽调有力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对日军后方构成极大威胁,因此,日军视第九战区为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而作为该战区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支点的长沙自然就成了日军攻击的首要目标。

为了应对第九战区和鄂豫皖地区的第五战区的威胁,日军将其在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也是唯一的野战军第11军部署在武汉及其周围地区,以确保武汉这个扼南北交通和长江航运要冲的战略枢纽。为加强第11军的实力,日军大本营下令撤销第2军,将其所属的第13、第16师团及华中派遣军直辖的第3、第9师团,均转隶第11军,这就使第11军的兵力增加到7个师团(即第3、第6、第9、第13、第16、第101、第106师团)。

(上图)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冈村宁次,其战后却被蒋介石包庇成为了蒋介石的顾问躲过了审判。

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此人1884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他长期在中国从事军事活动,曾担任过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参与制造了1928年的济南惨案、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1933年参加了长城战役并强迫中国代表签订了《塘沽协定》。此人工于心计,早在十多年前来华担任孙传芳的军事顾问期间,就利用职务之便秘密绘制了赣北地区地图,为日后侵华预做准备。同时,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和不拘一格的指挥风格又为很多日军将领所称道,使军部对他格外垂青。武汉会战前夕,日本军部任命他为新组建的第11军司令官。他原想凭借自己对中国国情和军队的熟悉,定能在中国为大日本帝国建立一番赫赫功业。可是没想到,自己上任的第一仗,就摔了一个大跟头。

1938年下半年,冈村宁次奉命指挥第11军沿长江西上,进攻武汉、南昌,沿途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特别是在南浔线作战中,他指挥的部队在薛岳指挥的第九战区第1兵团的打击下,遭到了惨痛的失败,第101、第27师团被打残,刚调到前线不久的第106师团几乎全军覆灭。要不是及时调整部署,在第2军的策应下,攻占了武汉,否则他还不知道怎样向大本营交待。因此,武汉作战结束后,冈村宁次就磨刀霍霍,准备进攻湘北,寻歼第九战区主力,以雪前耻。

南昌失陷

日军要进攻湘北,南昌不可不攻。南昌位于浙赣铁路和南浔铁路的交汇点,地处赣江之滨,靠近鄱阳湖,是中日两军必争的战略要地:日军攻占了南昌、就切断了浙赣铁路,使第九战区断去一臂,中国军队若占据南昌,既可确保湖南与东南沿海的战略运输线——浙赣铁路之畅通,掩护长沙的侧翼,又可以此为基地,进击长江沿岸日军各据点,切断长江航运。武汉会战中,日本第11军就是在进攻南昌时连吃败仗,被迫放弃了在行进间攻占南昌的计划。1938年底,武汉作战刚告一段落,日本中国派遣军就迫不及待地下达了“来年阳春之际,攻占南昌”的命令。

1939年3月17日,经过一番周密准备,日军第101师团在大量火炮、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开始向修水北岸的中国军队第32军(军长宋肯堂,隶属第19集团军)阵地发起进攻,南昌会战开始。这时,中国方面主持赣北战局的是第九战区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罗卓英从军十多年,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这次,他在南昌、修水一带布下重兵,准备与冈村宁次一决雌雄。

20日,日军第101、第106师团在冈村宁次指挥下,强渡修水。中国军队第76师(师长王凌云,隶属第79军)和第105师(师长王铁汉,隶属第49军)奋勇抵抗,终因实力不济,阵地被突破。次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防线纵深挺进。薛岳与罗卓英见情况紧急,急令第98师(师长王甲本,隶属第79军)、第118师(师长王严,隶属第79军)、预9师(师长张言传,隶属第49军)驰援,但由于大雨滂沱,援军在途中受阻。而日军又以坦克为先导,向南昌猛插。中国守军阵线大乱。21日晚,滩溪失守。22日,日军到达安义附近地区。

23日,万家埠、奉新失守。前线各部溃不成军,薛岳虽令第70军(军长李觉,第九战区直属)、第74军(军长俞济时,军委会直辖)及第1集团军(总司令卢汉)速向高安、奉新、安义方向集结,以侧击南进之敌,但为时已晚。26日,日军进抵南昌。刚刚到达南昌的第32军一部在军长宋肯堂指挥下与日军展开巷战,损失严重。27日晚,南昌沦陷。而后,日军向西追击。29日,武宁陷落。4月2日,高安也沦入敌手。

南昌、高安失守使蒋介石大为震惊。他立刻命令第九战区和位于赣江以东的第三战区组织部队进行反攻。4月下旬,反攻作战开始。中国军队全线出击。而此时,由于冈村宁次正准备在江北发动对第五战区的攻势,将配属第101、第106师团的部分炮兵及机械化部队北调,南昌空虚。因而,中国军队的攻势起初比较顺利。4月26日,第74军克复高安,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隶属第三战区)一部亦一度攻入南昌城。可是不久,日军就清醒了过来。他们迅速调兵增援,利用既设工事,凭坚固守,逐步夺回了主动权。5月6日,第32集团军第29军军长陈安宝阵亡,中国军队的反攻全面受挫。5月9日,蒋介石见收复南昌的目标已无法达成,下令部队停止进攻转入防御。南昌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终。

南昌失陷使第九战区的防线向东扩大。从此,长沙受到了来自东、北两方面的威胁,危象顿生。

备战御敌

南昌失守后,日军进攻长沙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为了对付日军即将到来的攻势,薛岳一面组织前线部队积极实施敌后游击战,打击日军,~-面召集第九战区各将领研究对付日军进攻的策略。

经过深入研究,薛岳发现,日军要进攻长沙也并非易事。第九战区所辖地区西接洞庭湖,日军无法以大部队从这里迁回。长沙以东及东北有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等山脉,地形复杂,如果道路被破坏,则更加崎岖难行。若赣北日军“企图由奉新经上富、甘坊、铜鼓进犯浏阳,必须经过192公里之山岳地带”,而鄂南日军若“由崇阳方面企图经麦市、龙门厂、长寿街,进犯平江、浏阳,必须经过159公里之山岳地带”,只要中国军队依据险要,重兵布防,日军插翅也难通过。

因此,日军主力最有可能的主攻路线是从岳阳到长沙,但这条路线须突破山岳丘陵及水网地带也很困难:新墙河一线为从岳阳南下的第一道天然屏障,东边有海拔约900米的大云山瞰制,日军要突破这条防线势必要付出重大代价,汨罗江一线,东有腾云山、西有神鼎山,中有鸭婆山,三山相连,形成第二道关口:日军南下要通过的第三道关口是粤汉铁路及长(沙)岳(阳)公路两侧的王思岩、达摩山、影珠山、古华山一带,控制这两条重要交通线,为中日两军必争的第三道关口,此外,湘北地区水网密布,只要将道路破坏,日军“陷身其中,实无异自投罗网,弹粮运输皆唯骡马是赖,机械化部队更无法运用”。薛岳认为,这样的地形“正有利于我处处设伏,猛烈夹击”。因此,他对打退日军的进攻信心十足。

根据南昌会战中日军所显示出来在火力和官兵素质方面的优势,薛岳认为不宜在第一线与敌决战,而应该加大防御纵深。因此,他在利用湘北有利地形修筑了两道防线:第一道以新墙河为屏障,西起新墙河口,经九岭镇、南江桥,东迄修水。在新墙河南岸一带筑成纵深6公里的防御工事,碉堡为砖石结构,战壕与交通壕相连,前沿架设有铁丝网,在可以徒涉的河段敷设了地雷。第二道防线西起营田,沿汨罗江向东延至平江经北10公里,阵地以星式碉堡为主,交通要道两侧筑有据点式阵地。薛岳决定:如敌进攻,则利用已设阵地,予敌消耗后,即有计划地向长沙和东面的幕阜山、九岭山转移,待敌进到长沙附近时,再集中大量预备队与敌决战,退到幕阜山、九岭山一带之部队亦同时攻击其侧后。这就是薛岳后来总结的八字战略:“后退决战,争取外翼。”

鉴于南昌会战中,日军大量使用机械化部队和重武器装备,在突破中国军队阵地后,立即快速向纵深挺进,致使中国军队溃败的教训,薛岳于4月号召湘赣战地民众“化路为田,运粮上山”。他说:“在这非常时期,我们需要的是臂膀和腿,公路对我们的需要是稍次的了”",要“办到化路为田,就是古大路也要认真地加以破坏,不要留给敌人利用,还有运粮上山,此时大山即是我们的仓库,不论军民,在战区都应该将辎积搬到山上去,那么,纵使地方被敌占去,也只是光路空城”。在这个备战方针的指导下,短短数月时间,湘赣数十万军民利用湘北有利的山地和水网地形修筑了大量作战工事,并在赣北修筑了很多永久性防御阵地。到8月,湘北的犁田蔷水、化路为田、运粮上山、坚壁清野的工作也基本完成,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在那里已举步维艰了。

【未完待续……】

下期将继续讲述抗战时期长沙会战的战斗战史系列,点关注不迷路

点击主页,更多精彩硬核战史内容等你来看

0 阅读:31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