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我“史上最难就业季”情况,看完令人沉思

老白的文艺小酱 2023-09-06 16:40:34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史上最严峻的就业”局面和形势,让人充满深深的焦虑和无言的叹息!

8月28日,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新加坡华文报纸《联合早报》着重关注和报道了中国内地遭遇的毕业大学生就业困境。报道的题目也不弯弯绕,干脆利落就叫做《中国名校生遇到“史上最难就业季”》。

编辑记者首先跟读者们娓娓地讲述了一个中国名校毕业生“心力交瘁、狼狈突兀”的求职故事。看似轻松直白的文字背后,却折射出一股难以名状的沉重和压迫感。透过这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个体样本的遭遇,报道抽丝剥茧、以小见大地窥探中国目前正在渡劫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全貌。

来自广东东莞的24岁女毕业生张同学,本科就读于中国内地顶尖的政法大学、硕士就读于著名的香港大学。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她投出了数百份的个人求职简历,只换取了区区三个面试的机会。本来,她通过了其中的一家投行多轮面试与考核,并得到对方发出的录用通知。但因该投行董事会否决年度招聘计划,她最终还是被“放了鸽子”。

为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张同学动用了家族和她自己所有能用的各种人脉和关系,但都没有结果。直到如今,张同学仍然被迫“家里蹲”,无奈地做起了爸妈的“全职女儿”。

该报道犀利地指出:

“在中国经济复苏乏力、企业招聘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就业压力从一般的院校,渐渐传导至处于就业金字塔顶端的“985”“211”。“985”和“211”是中国教育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重点建设39所和115所名牌大学,但许多像张同学一样的名校生也面临找工作困境。”

报道还披露了一组数据,让人明白“最难季”究竟有多难:

2023年中国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16岁至24岁青年失业率今年首六个月逐月攀升,6月达到21.3%,是官方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高值。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数据,这引起各界对国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深切忧虑。

中国青年的“就业难”还呈现一个显著的特征现象,就是高学历失业。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年7月发布《中国宏观金融分析》报告表明,2021年中国城镇青年失业人群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就占比高达42%以上。

愈发严峻、不容乐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或许不可避免地让曾经铮亮发光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黯淡不少,成色多有亏欠,大学的分量也随之不再那么让人感觉沉甸甸的了。

大学教育不再是高高在上,大学生也不再受社会的追捧欢迎,多数大学生落入“毕业即失业”窘迫境况也是不争的现实。今后社会上的大学生只会越来越多,就业压力恐怕短时间内无法解除,不降反升。“大学要不要上”,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对家境平常的普通人家而言。

记得年初疫情刚解封的时候,人们还感慨万千,以为最糟糕苦涩的日子终于要过去,可以引吭高歌、放手一搏了,以弥补“失去的三年”。结果,一波变更加凶猛的“就业难”狂澜巨浪呼啸而至,打得人们措手不及。

请输入描述

看完这篇报道,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个人以为,造成眼下就业困境的原因,除了疫情拖累甚至打乱经济发展的步骤这个外部作用力外,更为关键的是以下两点:

[1].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运动式狂飙,导致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成为一种全民的普及教育,大学生的数量增长过快,人员过滥,超过了国民经济可以承纳的范畴。高校转向以“创收”和“产值”为主,“育才”反而沦为次要,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导致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些年肉眼可见下降很多,仅仅是一个光环,如今这个光环褪色不少。

[2].一些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脱节较严重,多数学生操作技能不足、动手能力较弱、心态摆不正、眼高手低,也是“就业难”的一个客观因素。

凡此种种,引人深思。未来将何去何从,目前人们尚未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0 阅读:46

老白的文艺小酱

简介:从文艺和善的视角,看待纷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