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消毒七步骤,紫外线灯配置,养殖场专用,经验值得推广

淡月疏影说娱阿 2025-02-19 21:21:49

林蛙消毒七步骤,紫外线灯配置,养殖场专用,经验值得推广

在特种养殖的世界里,林蛙可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养殖对象。林蛙主要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像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那里的气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夏温差大,而且有大片的山林湿地,这为林蛙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环境。林蛙在养殖方面确实有不少独特之处。

林蛙的经济价值可不少。林蛙油(雌性林蛙的输卵管),可是传统的滋补品,在市场上价格可不便宜呢。一只成年雌蛙所产的蛙油,经过加工后在市场上可以卖出不错的价钱。林蛙肉也富含营养,味道鲜美,无论是炖汤还是红烧,都别有一番风味,市场需求也不小。

不过呢,在林蛙养殖过程中,消毒可是个关键环节。就拿南方的林蛙养殖来说吧,我有个朋友在湖南的山里搞林蛙养殖。那边气候比较湿热,病菌繁殖得快。刚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重视消毒工作,结果林蛙大量生病,损失惨重。

林蛙养殖消毒有七个重要步骤,每一个都很关键。

第一步就是场地消毒。如果是天然的山林养殖场地,在引进林蛙之前,要用生石灰对场地进行全面的喷洒。量大概要掌握好,一般每平方米大概使用200克左右的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会产生高温并且有强碱性,可以杀死很多病菌。像我家在山区边缘养殖林蛙,周围有一些闲置的小池塘和林地,刚开始养殖的时候,对池塘周围和树林里都洒了生石灰,刚开始还担心会影响林蛙的生长环境,但后来发现,只要适量,对林蛙生长并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反而能有效抑制病菌。

第二步是养殖器具消毒。像饲养林蛙的容器、网箱等,可以用高温煮沸的方法。一般煮沸30分钟以上就可以有效杀灭大部分病菌。有一次我邻居家,看到煮沸费时费力,就想用冷水泡洗一下养殖器具了事,结果没多久,林蛙就开始出现异常,后来才意识到是消毒没做好。咱们养殖户可不能图省事啊。

第三步是水体消毒。如果是家养少量的林蛙,用点漂白粉就可以。但是用量一定要控制好,每立方米水体大概用0.3克到0.5克就足够了。要是大规模养殖场,像东北一些大型的林蛙养殖基地,他们就会用到专门的鱼类养殖消毒水。我朋友在湖南养殖林蛙的时候,因为水质比较肥沃,里面的微生物多,他就得根据水质的检测情况来调整消毒水的用量。

第四步是饵料消毒。林蛙吃的饲料,像蚯蚓、黄粉虫之类的,要提前消毒。蚯蚓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般浓度在0.1%就可以了,浸泡5分钟左右就可以。有个网友给我分享说,他在北方养殖林蛙,用蚯蚓做饵料,一开始没有消毒,很多林蛙吃了蚯蚓之后拉肚子。后来他采用浸泡消毒,林蛙的健康状况就好多了。而且南北方的蚯蚓在生长环境和抗病能力上也有些差异,北方的蚯蚓相对体型更大,在运输和处理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绿植在林蛙养殖场地周围种植的选择。比如薄荷,它有清新的气味可以有效驱虫,而且薄荷在南方和北方都能生长,不过南方的薄荷生长速度会更快一点,北方冬季可能会被冻死,如果冬季也想要薄荷起到驱虫作用,就得做好保暖措施。还有薰衣草,它能驱赶蚊虫,薰衣草在南方的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花朵会更加茂盛,花香味也更浓郁,但是它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北方的土壤可能比较板结,需要改良一下土壤才能种好薰衣草。薄荷叶狗牙根这种绿植,它的根系发达,可以起到固土的作用,在南方的潮湿环境和北方的干燥环境下都能稳固地面,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对林蛙养殖场地的蚊虫也有抑制作用。三叶草在南方可以四季常绿,提供一定的覆盖度,在北方冬季会枯黄,不过它在生长季节可以给土壤补充氮肥,南北种植时要注意不同的施肥管理。

第五步是日常的池边消毒。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养殖池的边缘、进出水管等地方。就像我之前在东北的一个林蛙养殖场,那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用酒精棉球对养殖池的关键部位擦拭消毒,虽然每次用量不多,但是长期坚持下来,林蛙很少有因为池边病菌感染而生病的。

第六步是空气消毒。这在一些大型的林蛙养殖场很重要。可以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那紫外线灯要怎么配置呢?其实要根据养殖场的空间大小来决定。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紫外线灯的瓦数大概在1.5瓦到2瓦左右。比如说一个100立方米的养殖车间,大概就需要150瓦到200瓦的紫外线灯。这紫外线灯要装在合适的高度,距离地面2米左右比较合适。在东北的一些养殖场,冬天室内寒冷,紫外线灯在运行的时候周围的温度也会降低,所以要把养殖的一些怕冷的小生物提前转移到其他地方。

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毒步骤,就是对进出养殖场的工具和人员进行消毒。对于工具,可以在专门的消毒室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人员要穿上专门的消毒服,经过消毒通道进入养殖场。我听说过一个南方的林蛙养殖户,他的养殖场附近有个村庄。有一次村里有人来看林蛙,这个人身上带了一些外面的病菌,因为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就进入养殖场,结果导致一场疾病爆发。

林蛙养殖周期比较长,从蛙卵到成品蛙,一般需要2年到3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消毒工作必须持续做好。

在林蛙养殖的不同阶段,消毒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林蛙的蝌蚪阶段,水质消毒要求更高,因为蝌蚪的抵抗力比较弱。而在成年蛙阶段,虽然抵抗力强了一些,但是如果养殖场的整体环境病菌多,也容易生病。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湖南的朋友,他那里的气候和东北的养殖环境就有很大的不同。湖南湿度大,霉菌容易滋生。他在养殖林蛙的过程中,发现养殖场的墙壁和地面很容易长霉菌,他就得经常用专门的除霉剂进行清理,然后再进行消毒。而在东北干冷的环境下,主要是防寒的时候防止因温度骤变引发林蛙生病,消毒相对侧重于预防一些低温高湿环境下容易被激活的病菌。

所以说,每个地区的林蛙养殖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消毒的方法和频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林蛙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建设对消毒工作也有影响。如果周围有很多野生林蛙或者其他动物,容易带来病菌。所以养殖场最好有一定的隔离带,这个隔离带可以用绿篱或者栅栏来实现。像我在云南看到的一个特种养殖区,他们用茶树做成绿篱,既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茶树本身散发的味道也能驱虫。

在林蛙养殖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调整消毒策略。在春季,是林蛙开始活跃的季节,这个时候病菌也开始复苏,我们要加强消毒工作,尤其是在雨后,要及时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夏季,在南方炎热潮湿,是病菌繁殖的高峰期,要多进行水体消毒和饵料消毒。秋季,虽然温度开始降低,但也要注意对养殖器具和场地的定期消毒,防止病菌残留。冬季,在北方要做好保暖的同时,也要对一些保暖设备进行消毒,避免病菌滋生。

在林蛙养殖这个领域,消毒虽然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但它关系到林蛙的健康生长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每个养殖户都应该重视起来,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环境、养殖场规模和养殖阶段,合理地做好消毒工作。

说到这里,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在一个既有山区又有湖泊的地区,要建立一个林蛙养殖场,你会如何根据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来配置消毒措施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