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中建三局以4481.44亿元营收首次问鼎湖北企业百强榜首,成为中部企业“大哥”,终结了东风汽车连续13年的霸主地位。
这一突破,不仅刷新了湖北经济格局,更让外界将目光投向这家建筑央企的硬核实力。

中建三局总部
从中建排头兵到湖北新龙头,中建三局如何实现跨越?尤其是在建筑业整体形势式微下滑的2024年,中建三局是何以逆市上扬?
在中国建筑集团旗下八大工程局中,中建三局长期稳居前三强,以“高难度、大体量、快速度”著称。
2024年,中建三局通过“平台化履约”“智能建造一体化”等改革举措,推动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成型,并加速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形成“房建+基建+创新业务”三条增长曲线。
中建三局智能建造研究院发布的行动方案中,将BIM技术与机器人施工深度融合,项目效率提升超20%。这些创新使其在中建系统内成为技术标杆,更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接了111亿元海外工程,彰显出了国际竞争力。

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
在湖北,中建三局不仅是规模上的“巨无霸”,更是效益的“领跑者”。
2024年,其营收同比净增476亿元,利润总额居湖北百强企业之首,远超第二名东风汽车。
这一成绩得益于其在武汉的深度布局。武汉69家百强企业中,中建三局带动建筑业占据18席,与葛洲坝、中铁十一局等共同撑起湖北4.16万亿总营收的9%。
此外,中建三局研发投入位列行业前列,着力推动智能建造转型。湖北建筑业研发前十强中,半数来自中建三局关联企业。

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周圣
尽管2024年建筑行业新签合同额下滑,中建三局仍然实现多项突破:
营收与利润:全年营收4481亿元,利润总额超百亿,人均效能提升15%。
项目履约:深圳等重点项目实现“零延期”,平台化管理系统覆盖191个分会场,管理效率提升30%。
资产优化:通过结算催收和存量资产盘活,现金流同比增长18%,负债率下降2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拓展:参与30余个“一带一路”项目,海外收入达111亿元,同比增长24%。

广州南沙文体综合体项目
2025年,建筑行业将呈现“总量承压、结构分化”的特点。新签合同额下滑趋势或持续,但政策驱动的基建投资和科技赋能的智能建造将成为新增长点。
对此,中建三局已有提前布局:
市场策略上: 聚焦住宅改善型需求和新基建,强化与华为、海尔等企业的数字化合作。
推进技术升级: 投入10亿元加码智能建造平台,目标是拟将装配式建筑占比提升至40%。
加强风险管控:针对房企资金链问题,建立客户信用分级体系,严控地产项目风险。
业内预测,凭借头部央企的资源整合能力,中建三局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5000亿元,进一步巩固其“湖北经济压舱石”的地位。

中建三局在建工程
中建三局的登顶,不仅是企业个体的胜利,更是湖北经济结构优化的缩影。在传统建筑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建三局通过科技赋能、管理革新和全球化布局,为行业转型提供了范本。
未来,能否在智能建造与绿色低碳领域持续领跑,也将决定这家建筑铁军能否从湖北冠军迈向全球标杆。
印迹
有多少合同额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