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鲜电商第一股”站在了悬崖边。
7月28日,每日优鲜“就地解散”的消息在各个微信群开始流传,“资金链断裂”、“强制离职停薪”等消息相继登上新闻。随后,每日优鲜作出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关停30分钟极速达业务,部分员工离职。
尽管声明尽量积极,但关停核心业务,强制裁员停薪,股价跌破红线面临退市......无论哪一个消息的流出,都在将每日优鲜向悬崖边缘处逼近一步,更何况是各种消极消息的组合拳,更是表明每日优鲜大势已去。
曾经获得百亿融资,并在纳斯达克风光上市的生鲜巨头陨落,不禁让人感叹,生鲜电商这条无数人走过的路,真的看不到头吗?
资本前仆后继,生鲜电商的吸引力网上卖菜这件事,十几年前就有人做了。
2005年,易果网上线,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平台正式出道。彼时,淘宝网才成立一两年,网购也还是个十分新鲜的词,“易果生鲜”的出现,在今天看来具有十足的前瞻性。这时,没有竞争对手的易果一路坦途,市场越做越大。三年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渐渐步入正轨,线下水果连锁品牌百果园也开始尝试线上经营。但此时,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还不成熟,勉强从起步期进入探索期,产品单一和时效慢的问题突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009年,中国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年,中国电信业正式进入3G时代,移动互联网接过PC互联网的大旗,对改革未来互联网格局摩拳擦掌。同时,随着居民收入逐渐提高,对生鲜的市场需求也有所提升,这让生鲜电商这一领域的竞争之战正式打响。2010年,中粮我买网、天天果园成立;2012年,本来生活网借助褚橙打响知名度,在成立第二年营收就突破6000万元。同年,顺丰优选、京东生鲜等垂直电商平台相继成立。进入到2013年后,生鲜电商平台数量快速上升,不少资本也持续涌向这一行业,不仅垂直电商企业快速崛起,一些行业巨头也开始跨行进军生鲜市场,赛道变得炙手可热。这一年,每日优鲜、一米鲜接连成立并获得融资;紧接着两年内,天猫、一号店等电商企业布局生鲜领域,京东到家、美团等生活服务O2O平台也高调入局。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扩张和并购,我国生鲜电商行业逐渐从小而美向大而全转变。
在无序膨胀之后,行业洗牌期席卷而来。2016年开始,一边是许鲜、鲜品会、美味七七等小型生鲜电商企业接连倒闭,另一边则是盒马鲜生、7FRESH等新业态的兴起,以及资本逐渐向头部集中的格局初现。但是调整后的市场依然逃不过不盈利的魔咒。
直到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作为每日必需的生鲜品类突然迎来了线上市场的大爆发,需求量的激增使得原本处于崩溃边缘的生鲜电商迎来了“重生”。每日优鲜、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永辉到家等生鲜电商在疫情期间订单大增。
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6.8万亿元。生鲜线上零售占比一直在增长,从2019年的8.8%达到2020年的14.6%。这让本来已经暗淡下来的市场看到了一丝曙光。
叮咚买菜开始借助地推进入大众视野,每日优鲜也不断引进战略融资;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带着团长切入下沉市场,社区团购使这场买菜大战再升级;2021年上半年,兴盛优选、十荟团等接连完成数亿美元融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几乎前后脚相继敲开美股大门。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生鲜电商迎来高潮。
然而,就在旁观者都觉得生鲜电商潜力无限的时候,当局者却倒下了。从风光到低谷,从大肆进军到悄然撤退,生鲜电商的发展史让我们唏嘘不已。
但有一点很多人都深信不疑,生鲜电商确实是一门市场前景广阔的生意。相关调研结果表明,与2021年相比,2022年65.4%的消费者在生鲜电商方面消费频次增加,51.6%的消费者消费金额增加。 疫情只是加快生鲜电商发展脚步的催化剂,底层的消费逻辑是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新鲜食材的需求加大显而易见;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获取新鲜食材的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且近两年国家政策也一直在鼓励生鲜电商的发展。从2021年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到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在农产品、冷链建设、产销合作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间加强紧密合作,加强基础设备设施建设等,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鲜零售行业健康发展。
那么,有政策的支持、市场的需求、技术的支撑,为什么每日优鲜还是失败了?
每日优鲜敲响的警钟让每日优鲜不断获得资本青睐的,是其提出的“半小时极速达”业务,这项业务则是靠“前置仓模式”支撑着。
所谓前置仓,即平台在居民小区或写字楼附近,开设小型仓储配送中心,面积在200-300平方米左右,备货1500个SKU左右。用户通过APP、小程序等在线上下单后,订单通过智能系统下达到就近的前置仓,产品将在1小时内、最快30分钟左右送达消费者手中。
在六七年前初现江湖时,前置仓被认为是生鲜电商最好的运营模式。于是在2015年,每日优鲜开始推行前置仓模式,在最高峰的2019年,每日优鲜有超过1500家前置仓,覆盖20座城市。
但是,光鲜的前置仓配置的背后,是血淋淋的高成本代价。前置仓属于重资产类,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从诞生之日起,前置仓模式就一直处在赔本赚吆喝的阶段。有报告显示,前置仓模式能不能跑通,需要一个订单平衡点,即每个仓每天1000单,客单价60元。但现实是能够实现高客单价的区域市场并不多,也就是说,目前前置仓模式只能依靠资本输血,很难实现自我造血。
这也导致一门心思搞极速配送的每日优鲜被拖累得气喘吁吁,不断亏损,其前置仓数量也从高峰期的1500个,缩减到2021年二季度末的625个。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每日优鲜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30.18亿元,累计亏损超98亿元,几乎等同于上市前的融资额。
和每日优鲜同样玩法的叮咚买菜同样不好过。财报显示,2019年到2021年,净亏损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64.3亿元,2022年一季度的净亏损4.774亿元。还有美团、盒马等其他生鲜电商平台,这些年来都面临着投入不见回报的质疑,作为昔日同赛道的竞跑对手,如今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意味。
当然,除了盲目扩张前置仓之外,大额补贴、探索无人货柜、菜市场改造、平台模式,甚至涉猎了后端供应链和农业数字化等,导致每日优鲜的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加重了亏损。每日优鲜用自己的惨痛经历再一次证明,过去10年互联网企业“先烧钱再赚钱”的套路也有失败的时候。若是没有长期主义的规划,探索不出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那么它的生命周期也不会太长。
生鲜电商企业,要打造自己的护城河首创前置仓的每日优鲜倒下了,但不代表前置仓模式就是错误的。零售业有句老话:起势靠流量,生死靠供应链。生鲜电商的角逐实质是深耕供应链下的商品竞争,因此生鲜电商的困境,也反映出了目前行业内供应链不通畅的问题,打通了供应链,有了稳定的产品,企业就能够建造起自己的商业护城河。那么,如何打通供应链,降低生鲜产品的运营难度呢?
第一,加强冷链物流建设。
生鲜农产品易腐易损是产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冷链物流贯穿于生鲜电商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是支撑生鲜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
当前,中国冷链物流还存在交通网络不完善、基础设施少、冷链物流企业竞争力低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发展高质量农业园区、深化基层路网建设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的建设。同时,由于我国生鲜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过一些完备的冷链资源,但是没有被很好地整合利用起来,因此,如何整合利用好已有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也需要进一步考量。
第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生鲜电商损耗大,有一部分原因是产品需求不稳定,因此拥有稳定的商品需求和产品来源,会大大降低损耗率。
提高产品稳定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调研分析,针对他们的主要需求和市场偏好进行选品,将体现同质性的品种数量进行压缩,间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稳定性,同时方便定价。
二是电商平台要细化采购标准,选择可靠的生鲜生产者,通过“收购—加盟—自有”的转变,逐步提高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控制。通过这两个方式提高生鲜产品的稳定性,从而也能降低随 SKU数目增加而产生的各项成本,也就是对前置仓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
第三,线上线下相协同,促进电商和传统渠道的融合。
电商与传统市场在生鲜农产品的选购中存在一定差异。在生鲜电商市场中,消费者最看重的是性价比,而在传统市场中,由于消费惯性和传统观念的限制,消费者对产品品相要求更高。因此,要推动电商与传统渠道的融合,就要鼓励电商企业和传统商超及农贸市场加强业务联结,使收购的产品规格相互错开,尽量避免发生冲突;同时提高传统渠道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减少两类市场之间的摩擦,促进电商与传统渠道的融合。
第四,创新商业模式,跑赢商业闭环。
为快而快的前置仓模式导致履约成本居高不下,实际上,很多人买菜也不必非得“极速达”。2019年,兴盛优选以“社群预售+次日门店自提”的模式创新,成功在湖南等局部地区跑通了生鲜电商的商业闭环。
之所以被视为一种更容易“跑通”的商业模式,在于预售+自提规避了前置仓与仓店一体模式中较高的履约成本,兴盛优选在城市周边以及乡镇成熟地区,社区团购的履约成本平均每单可以降至1块钱,差不多是前置仓的1/20。随后美团上线的买菜上线,拼多多推出的多多买菜也都试图通过这一模式,为企业带来新增长。
第五,打造平台特色产品,增强品牌影响力。
目前,生鲜电商的产品同质化使得价格趋同,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偏向选择价格更低的商品,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素就在于打造王牌产品的独家供应,如目前市场上已获得普遍认可的丹东草莓、大连樱桃等。并且,在结合现有区域特色的同时,鼓励农户打造自己的IP,独家绑定个性化产品,成为平台的流量密码。
每日优鲜的崩塌,反映出的并非只是个体的经营困顿,而是整个生鲜电商赛道的窘境。回顾这一赛道过去这十几年的风云变幻,从无到有,从零星几个到资本爆发、巨头抢滩,从激烈竞争到遍野哀鸿,从广阔的蓝海进入到人头攒动的红海......如今,大刀阔斧的失败模式摆在面前,对于接下来的企业来说,精耕细作,解决痛点,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