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老旧的照片,它触动着无数人的心弦,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尽管岁月无情摧残,它已然泛黄且破碎。
但里面人那不服输、不怕苦的顽强精神,似乎还能从照片中透出来,深刻地感染到每一个看过它的人。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 年,拍摄地点正是现今的陕北保安县。
而照片中这个身穿一身破烂衣服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此时,他刚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还没来得及坐下歇歇脚。
但是,虽然他整个人看上去疲惫不堪,却依旧隐约透露着一股傲气。
而他背后的那处破旧的窑洞,就是毛主席在长征后短暂的栖身之所。
看了毛主席当时这身装扮,也难怪老蒋总是带着轻蔑的语气,说我党我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确实,相比蒋介石那群中饱私囊的“官老爷”来说。
我们作风清廉、和战士们同吃、同住的指战员们,确实相当清贫。
可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就是这群他所看不起的“乌合之众”。
不仅将他打得屁滚尿流,更是吓得他窝在宝岛几年都不敢动弹。
而看了毛主席刚走完长征后的这个状态,也让我们更加深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毕竟从照片上就能够看出,毛主席此时除了穿不上一身好衣裳,估计连饭都吃不饱几顿。
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他的脸都变得瘦削了不少,和我们印象中的毛主席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当然,长征这一路毛主席他们走得也是异常艰难。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可谓是九死一生。
但尽管如此,毛主席的眼神依旧坚定,信念感依旧十足。
如此看来,长征对我军我党而言,不单单是考验,更是新生,是历经磨难之后的涅槃。
至于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是毛主席带领着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成功历经长征的艰难险阻后,顺利到达保安县吴起镇后拍的。
至于目的,可能也是为这段艰难却难忘的岁月,留下一些存在过的痕迹。
那么,毛主席当年跟随着部队长征,都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战士们又是如何克服的?
要说到这点,就不得不提到当年红军横渡乌江时。
那时红军前有天堑堵截,后有追兵追捕,处境可谓是艰难异常。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在数十万敌军的包围下,采用穿插迂回战术,创下了不少的奇迹。
当时红军在横渡乌江,因为湘江战役的损耗。
此刻,中央红军的人数规模锐减至三万余人,形势极度危急,已至存亡之秋。
为守护这最后的希望之火,我中央红军果断抉择,放弃之前商定的与红6军团、红2军团的会合计划,转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方面进军。
敌人反应迅速,我方部队刚踏入贵州不久,国民党军便紧跟其后,穷追不舍。
据我方情报处传来的讯息,此番前来阻截我军的,竟是国民党军薛岳所部。
该说不说,这也算是老蒋部队中的精锐。
因此,可见老蒋为了将红军扼杀在摇篮里,也是费了不少的心思,投入了绝对充足的兵力。
在渡江作战正式打响前夕,为确保部队能够安全渡江, 诸多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为了让部队安全渡江,在渡江作战正式打响之前。
朱老总还亲自现身战场,为战士们做了突破乌江天险的战斗动员。
随后,我红军各部在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带领下,分三路开始突破乌江。
至于有哪三路,分别是红1军团的1师、2师,以及红3军团这三部分。
其中,杨成武与耿飚所率之部,乃此次渡江作战的主攻力量。
而他们选择的渡江突破口,就位于江界河渡口。
但因为这里地理位置显著,所以在此之前,敌人就已经派出了重兵把守。
因此,我们前几次的试探性渡河,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但好在,第二天我红军部队再次渡河时。
因为对面阵地已经被我军成功组织小队偷袭,所以最终在我军的里应外合下,抢占江界河渡口的任务圆满达成。
但随后,更大的困难摆在了我军的面前。
虽然之前小股部队突袭,可以采用小船将主要兵力运送到河对岸。
但如今渡河的通道已经打开,大部队该如何一口气渡过乌江,成为了摆在我军面前的最大难题。
要知道,当时乌江边虽然也有不少的船只,但在如此规模的部队面前,运力显然并不充足。
最后,还是我军指挥部当机立断,决定采用竹筏强渡乌江!
毕竟当时我们已经发现,为了阻止我军渡河。
早前的国民党军队,不仅大量收缴船只,甚至把能用于造船的木料也集中予以摧毁。
因此,也只有靠着江边茂密的竹林就地取材,然后造出竹筏才有过江的机会和可能。
即便如此,于首次渡江的尝试里,我军仍有 8 位战士壮烈牺牲。
好在,最后在一些熟悉水性的战士们的带领下。
而且有周围的百姓为我们引路,对岸终于成功响起了枪声。
天险乌江,也最终被我们大无畏的红军给顺利突破。
当下我军仅是暂时休整,欲彻底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唯有采取迂回之策,并再度横渡乌江。
但什么时候再渡,以什么样的方式再渡,都对我军高层的英明决策有着极高的要求。
毕竟此时敌强我弱,并不是和敌军正面交手的好时机。
若于回转途中和劲敌相逢,这于我红军而言,形势将极为不利。
最后,我军高层终于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
那就是假冒蒋介石发布作战命令,忽悠他们的大军团避开我军出击的路线。
随后,我红军趁着敌军被假消息误导之际,立马将主力隐蔽并疾速南下。
而为了保证部队最后能成功脱险,毛主席还专门在此时安排了一支“战略奇兵”。
以红9军团的兵力,掩护红军主力行动。
最后,在毛主席抓住蒋介石部署错误以及判断失误的前提下,我红军主力部队终于摆脱了敌人长期的追捕。
此刻,国民党军追兵的主力,皆已被我方凭借假命令,悉数调遣至乌江以北区域。
而至此,蒋介石在黔北、黔西地区苦心设计的全歼我红军的作战计划,也再次宣告破产。
1935 年 10 月,在毛主席引领之下,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实现会师,正式宣告长征圆满落幕,胜利的曙光就此绽放。
而事后毛主席也曾对长征做出过这样的评价: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毛主席本人也在长征中历经艰难险阻。
但却没有将长征看作是苦难,反而是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
而在长征途中,毛主席无论身在哪里,都坚持以身作则,不搞特殊。
为了和战士们同甘苦、共患难,大部分情况下,他都和战士们挤在一起,或者是住在简陋破败的窑洞中。
只有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毛主席才会偶尔打扰到周围的居民,借住在当地的农户家中。
但说借住就是借住,除此之外,毛主席不会因为自己个人的需求,去打扰到周围的百姓。
有的时候百姓们看毛主席吃得清汤寡水,一点营养都没有,害怕他的身体受不了。
便将自己家母鸡下的鸡蛋拿过来给毛主席补身子,但都被他一口气回绝。
对此毛主席表示,百姓们和他一样,都需要这些营养的东西,他可不能因为自己让老百姓饿肚子。
所以大部分时候,毛主席都是跟着战士们一起吃糠咽菜,偶尔能吃一顿烧土豆、烤红薯,已经算是奢侈。
因此,在长征结束后,在毛主席拍下的这张照片中,才会有如此瘦削的模样。
而且,事后据毛主席的警卫员们透露,当时毛主席的行李也十分简单。
除了两床陈旧多年的毯子,剩下的不过两套军装与一件残破的毛衣,全然不见领袖该有的气度与风采。
结语:感谢伟大的毛主席以及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他们勇敢无畏地引领红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
正是他们的英明领导与无私奉献,为我们开辟了光明的未来,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心怀感恩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