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冬天有多可怕?屯粮千斤腌菜百罐,还得砍柴一个月

诺言的卿史录 2024-11-12 11:59:11

在我们的印象里,世界上最冷的两个人类聚居区:一个是美国的阿拉斯加,一个就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在历史上,我们经常能见到“某某人群被发配去西伯利亚”的记载。

当年反抗苏联的车臣人去过,二战战败后的日本人也去过。

在人们的印象里,那里是绝对的苦寒之地,比中国的“宁古塔”要艰难万倍。

那么,西伯利亚的冬天,到底可怕到什么地步呢?

那种艰辛的程度,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

西伯利亚与中国古代强盛一时的鲜卑族、锡伯族都有很深的关系。

从矿产和粮食生产的角度来看,这里是毫无疑问的天堂。

但是在气候方面,西伯利亚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人类聚居区。

由于靠近北冰洋,这里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

零下50度的寒冷天气,在那里并不罕见。

甚至在某些极端村落,气温在零下65度左右也属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出门活动,就成了一件艰难的事。

首先是交通工具方面。

我们如今已经用惯了的汽车,在西伯利亚就需要面临相当严酷的考验。

由于电解质的关系,新能源汽车在那里很难启动。

就是皮实的油车,也有可能因为油路被冻住而无法打火。

只要汽车在空旷的地方放上一晚,再想发动,就有可能需要火焰喷枪的帮助。

所以,很多司机宁可费油,也不敢让汽车熄火。

更有甚者,还会给发动机裹上厚厚的棉被,以防止失温。

私家车出行困难,那么公交系统呢?公交车在那里,也是不敢熄火的。

但是相对的,乘客会好过得多。

西伯利亚的公交站,普遍都拥有一个结实的候车室。

候车室里通着强力的暖气和地暖,乘客在车来之前,都会在这里等待。

什么时候车到了,他们什么时候再出去,这样就可以让乘车人尽量减少待在户外的时间。

因为在这里,每在户外多活动一秒,都是对人类生存极限的考验。

对于游客来讲,西伯利亚的寒冷,很可能是超乎想象的。

在这里,他们每次出去,都要穿上厚厚的衣物,再拿上便携的暖水袋、保暖贴甚至是小毛毯。

但是这些沉重的衣物也会造成一个麻烦:上厕所时穿脱不方便。

如果是在户外,上厕所更是一种煎熬。

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少喝水,以减少如厕的次数。

当然,当地人早已习惯了这种天气,也练就了一身抗冻的本领。

他们不管在哪儿,都没有上厕所的烦恼,甚至有些人,还能在露天洗“雪澡”。

只不过,这种“享受”只限于少数身体非常健壮的人。

冬天的西伯利亚,大部分的农牧业工作都停止了。

仍在进行的,也只有捕鱼和伐木两项工作。

伐木是一个可以全季节进行的工作,工人只要穿戴好保暖衣物就可正常进行。

而捕鱼,就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了。

就如同中国的查干湖一样,这里的人也会在厚厚的冰层上砸出窟窿,然后进行冬捕。

刚出水的鱼活蹦乱跳,还带着一丝热气。

但是仅仅几秒之后,它们就会被冻成“冰棍”。

渔夫们在分拣鱼类时,一定要带着厚厚的防水手套,以免手和鱼被冻在一起。

我们经常看到我国的东北人,在冬天里身穿厚重的棉服,头戴“狗皮帽子”。

而在西伯利亚,人们更习惯于穿着毛皮大衣。

这种衣服不同于时装界的皮草,而是一种毛在里面、外观并不好看但保暖性能极好的实用性大衣。

传统的西伯利亚毛皮大衣非常宽大,以熊皮和驯鹿皮为最佳材料,长度有的时候连腿都能包住。

不过在现代纺织业的加持下,西伯利亚的毛皮大衣现在也在慢慢变化。

就比如说,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公布了一部分度假照,他就穿上了短款的毛皮衣物,而且还能分上下身。

为何西伯利亚人不穿棉大衣或者羽绒服?因为这两种衣物都有各自的缺点。

棉大衣的重量太沉,如果再穿上一些打底衣物,活动起来会非常不方便。

而羽绒服则是防风性能太差,在西伯利亚的大风雪下,羽绒服的保暖性能会急剧下降。

除了毛皮大衣之外,西伯利亚人出门必备的装备,还有帽子、围巾、手套等等。

围巾以棉毛围巾为主,而帽子和手套,也是以动物皮毛的为佳。

只有穿戴上这些,他们才可以在外出时,避免在碰到诸如石头、金属等物体时造成冻伤。

另外,他们还有一种驯鹿皮毛制作的靴子,既能防风也能防水,保暖性能极佳。

中国东北有“猫冬”的习惯,人们会在冬季到来前,储存足够多的生活物资。

以便他们在冬天出不去门的情况下,也能生存下来。

而西伯利亚人,也有类似的习惯。

只不过,他们的物资储备规模,比东北人还要大上不少。

西伯利亚人的生活习惯,融合了东西方的饮食文化,所以在粮食的储备上,就显得五花八门。

中国东北人会大量储备稻米、白面和玉米。

而西伯利亚人则是会储备小麦制成的面粉,和大麦加工的麦片。

面粉是用来烤面包用的,而麦片则主要用来加工那种粥一样的浓汤。

他们这里的乳制品也非常丰富,有时候用热奶冲泡麦片,就是很好的一餐。

这些各种各样的粮食,他们往往会储备上千斤。

之所以准备这么多,是防止天气大变、大雪封路的。

虽然现在有了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当地人的生活保障力度已经提高了。

但是那种防微杜渐的习惯,仍然让当地人热衷于储粮。

除了粮食之外,西伯利亚人还会准备很多蔬菜。

蔬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寒冷的冬天,蔬菜很容易就会被冻烂,所以必须以腌菜的方式来储存。

在西伯利亚人的地窖里,随处可见泡菜用的玻璃瓶,瓶子里装着卷心菜、甜菜根、胡萝卜、小黄瓜等等。

冬天的时候,西伯利亚人就靠这些腌菜,调节自己的营养均衡。

当然,也有些蔬菜可以直接储藏,比如说土豆、白菜、萝卜等等。

这些东西的储量,也都非常之大。

有了菜和粮食,自然不能少了肉。

传统的西伯利亚人,会储存一些驯鹿肉、牛肉或者兔肉的肉干,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他们也会储存干鱼,以搭配食用。

只不过,如今当地的供应已经越来越好,鲜肉和鲜鱼在市场的货架上也不缺乏。

这些也让西伯利亚的冬天,有了更多生鲜的滋味。

除了吃之外,西伯利亚人还很重视烧火。

很奇怪的是,西伯利亚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当地人却更热衷于烧木柴。

每次到了秋天,人们就会开始着手准备柴禾。

他们往往会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劈大量的木柴,然后堆在自己房屋的后面。

从远处看,这些柴垛就像是小山一样绵延不绝。

有了这些木材,他们就可以自行生火取暖。

即使冬天时停了电,供暖系统全部失效,他们也能生存下来。

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西伯利亚人的生存方式,势必会有所改变。

但是,他们为过冬而储存生活物资的习惯,相信仍然会继续保留。

毕竟在这个可以被称为“极地”的地方,生存下去相当地不易。

但同时,这些习惯,也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人力薄弱,不能和天气作对,那么想尽办法生存下去。

让自己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矿产资源带来的财富,这也同样是一种难得的乐趣。

0 阅读:0

诺言的卿史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