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美食故事(6)—酸菜不烂汤

油烟机评美食 2024-05-14 00:32:35

在晋城,有一种疙瘩汤,只要是晋城人几乎都吃过,那就是酸菜不烂汤。其实说是不烂汤,实际就是疙瘩汤,只要是北方吃面的省份,估计都吃过它,只能说叫法不同而已。

晋城的不烂汤主要是根据配菜的不同而说的,里面放酸菜那就叫酸菜不烂汤,放西红柿就叫西红柿,当然放其他也可以,只是比较少见一点,但凡晋城人说要吃不烂汤,基本上都是酸菜居多,然后才是西红柿。

古代的生活条件可不比现在,一到冬季,哪有什么反季蔬菜可吃,基本上都是用盐腌制的咸菜为主,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人宣扬自己泡菜文化的时候中国人都是嗤之以鼻的原因。

晋城这一片在入冬前做腌制菜,基本上都是以白萝卜和芥菜为主,而且还是以白萝卜腌制的多一些。

在白萝卜即将成熟的时候,把萝卜缨砍掉洗净,上火煮后沥水切丝,再配上白萝卜丝,放入干净容器,再把煮萝卜缨的水放凉后倒入其中,淹没萝卜菜为止,还得找块石头压着避免菜飘起来,过上一段时,酸菜就成了。

不用说古代,现在的晋城很多农村在冬季的时候还是会做很多萝卜酸菜,供冬季食用,笔者小的时候可没少吃这东西,现在看见它胃里面有会都不会很接受。

至于不烂汤,其实没有说谁家有专门传承什么的,几乎晋城只要会做饭的都会做它,不过在很多人心里,估计只有妈妈的味道才是自己喜欢的味道。

传说在明朝时期,有几年晋城大旱,地里庄稼不长,不说颗粒无收吧,总之是不够吃,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

阳城有个程姓人家,家有一女,嫁给了泽州一个普通人家,自嫁过去后正好赶上连年大旱,民间盗匪横行,故有两年没有来往,毕竟古代可不像现在,见一面很容易。

程家母亲思女心切,总想去泽州看一下女儿过得怎么样,可山匪横行,也不便来往。恰逢村里有人要去泽州送铁器,母亲得到消息后自愿报名前往,只有一个目的想看看女儿,送铁器的主家知道情况,说了几次路上会遇到的危险,可程母非要去,主家只好带上一起,索性一路平安。

到了泽州后,趁着主家送铁器的时间,程家母亲跑到女儿家里,女儿见母亲自然高兴,母女俩马上聊了起来。

可时间有限,母亲还要随着村里送铁器的主家一起回去,女儿再是万般不舍也无法,赶忙说再怎么也都得吃点饭再走。

到了厨房女儿可犯了难,连年大旱自己家也没有什么吃的待母亲,况且做其他时间也赶不及。

于是从酸菜缸里捞出一些酸菜,加了水放锅里煮,待煮开后,把缸里仅剩的一点面粉取出,用筷子把面粉加水调成絮状,下入锅内,熟了之后,拿勺子热了点油,加入蒜末炝锅,搅拌均匀后就乘了出来。

母亲本就走了一早上,饥渴交加,端起碗吃了起来,没想到味道还不错,连忙问女儿这是啥饭,以前也没见过,女儿不好意思,忙说这是婆家学到的不烂汤,完后又把做法告知给母亲,母亲说这个饭好,有汤有干,吃着非常舒服,还很适合老年人吃。

吃完饭后,母亲便和村里送铁器的主家回去了,自然不烂汤的做法也带了回去,自此不烂汤就被人人相传,一直到整个泽州府治下都会做这道家常便饭。

后来西红柿传入我国后,大家发现拿西红柿做不烂汤也好吃,于是不烂汤在晋城就分为了两个主要吃法,酸菜和西红柿,想补充营养的还会在西红柿不烂汤里加几个鸡蛋,味道更香。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