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被载入史册的战役,被誉为"火枪时代最华丽的战争!"

它代表了法国在北美殖民地的终结,也代表了英法七年战争的结束。
但是最重要的意义不仅于此,而是让我们读懂了英格兰为何能在18世界称霸世界,它优秀在哪里?原因是为何?
今天小编就通过一场战争来揭开这些谜底。
1759年的魁北克城之战,也称为魁北克战役或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是英法七年战争(1754年至1763年)期间在北美战区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战役背景战争背景:七年战争是一场涉及多个欧洲强国的全球性战争,其中英法两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成为主要冲突区域之一。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主要由新法兰西组成,而英国则拥有北美十三州殖民地。


英军舰船
英军计划通过弗伦湾登陆,并占领魁北克城西部的峭壁,进而直抵魁北克城下。


战役发生在魁北克城城墙外一片叫做Abraham Martin dit L'Écossais的高原上(现址为魁北克市的国家战场公园)。
法军由路易约瑟·蒙卡尔姆(Louis-Joseph de Montcalm)指挥,兵力约为4,000人(包括正规军、民兵和印第安土著部队);英军由詹姆斯·沃尔夫(James Wolfe)指挥,兵力约为4,800人。

沃尔夫率领的英军在拂晓前夕利用平底船伪装成法国船只,成功骗过法国哨兵,在Anse-aux-Foulons登陆,并迅速占领悬崖顶。
等法军发现英国时,沃尔夫将英军以两列排开,覆盖城东的高原,等待法军的到来。
法军方面,蒙卡尔姆得知英军登陆后,决定率军迎战,另一种说法是法军此时被困已久,补给不足,只能迎战,但只带了约4,000人出城,剩下的部署在Beauport岸边。
法军以三个纵队向英军前进,并在180米距离上发射了第一次排枪,但效果不佳。

法国人继续向前推进,每前进十二三米就向英军发射一次排枪,而英军始终没有任何反击。因为沃尔夫在会战开始时,已经明确地训示下面的各级指挥官——“必须等到法军进入27米之内,才可以命令射击,违者军法处置!”
在1755年,沃尔夫设计了一种阻止法国纵队前进的射击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英军在等待敌人接近30码(27米)以内时开火,然后再近距离开火。此时法军以3个近乎平行的纵队,一路喊杀着冲向英军,其中2个纵队攻向英军的左翼,另一个则趋向右翼。此时的英军仍旧顽强地站立着,既不后退也不射击。甚至当法军进入36米的距离时,他们仍保持着惊人的忍耐力,不少部队此时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击倒,但是他们还是屹立不动。

当法军进入30米距离时,沃尔夫命令英军开始移动,并在18米距离上发起齐射,成片的法国士兵中弹倒地。
据说那是火枪时代最华丽的战争,数千名英军同时开火,枪声震耳欲聋。
仅仅是10分钟,英军连续实施了三次排枪齐射,就决定了战争的命运,法军战线崩溃,陷入混乱。
英军掷弹兵上刺刀发起冲击,法国士兵完全丧失斗志,四处溃逃。
就在英军第一次开火时,沃尔夫却被3颗子弹击中,其中两颗一颗击中胃部,一颗命中前胸。手下招呼军医急救,不想沃尔夫却说:“不需要了,我已经不行了。”当他听到有人高呼:“他们逃跑了!”的时候,又挣扎着坐起来问:“谁跑了?”他的一个参谋回答:“法军已经到处溃散了。”这时,沃尔夫说了一声“感谢上帝,我可以平静地死了”,随即气断身亡。

双方伤亡大致相同,英军损失了658名士兵,法军则损失了644名。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成为七年战争北美战区的转折点,英军最终占领魁北克城,为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战后影响英军在魁北克城内的战斗和占领,标志着法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终结,为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和加拿大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围城与投降:英国海军在圣劳伦斯河河口展开围攻,城内剩余的守军在五天后向英军投降。至此,魁北克城被英军完全占领。战役结果及影响英国胜利:魁北克战役以英军的胜利告终,英国成功占领了魁北克城,从而掌握了加拿大地区的控制权。

如今的魁北克
这次战役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平原决战,法军为何溃败,英军为何战胜?
正是因为英格兰人的勇气和荣誉,纪律和服从。

面对死亡的勇气,铁的纪律,事实证明不仅是普鲁士拥有铁的记录,英格拉人也是同样如此。
英格兰用此征服了世界,而它留下的制度和管理成为了日后世界的丰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