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重庆男子因夜间梦游落入外墙防盗网的新闻登上了热搜,网友直呼:太吓人了,幸亏没有大碍!
原来清晨一户居民被窗外的一阵踩踏声惊醒,还以为家里招了贼,等透过窗户一看,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正焦急地顺着防盗网向上攀爬,处境非常危险。这名男子便是该户居民的邻居,于是拨打了求救电话。
等民警和消防人员赶到后发现男子只穿了秋裤,站立的雨棚已经塌陷,随时有可能掉落。民警叫来男子妹妹安慰他,劝他别冲动;消防人员则快速抵达距离男子最近的窗户,剪断防盗网,拆出一个供人进出的口子。消防人员拉住男子左手,成功将男子救出。
据知情人透露,男子有梦游的习惯,这次从7楼翻墙跃下,万幸有防护网阻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对“梦游”这一现象发生了激烈的讨论。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梦游讳莫如深,所以总给人一种极为罕见的印象。
其实不然,曾有过梦游的人占到总人口的16%,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历过梦游。统计还发现,6-12岁的孩童最容易得梦游症,偶有梦游症的比例更是高达15%。不过,随着孩童进入青春期、成年,绝对部分人不再发生梦游,只有2%左右的孩童成年以后仍会梦游。
媒体上也时不时曝出有关梦游的新闻。2019年大连中山区秀月街某小区的一名27岁年轻女子突然在家里失踪了。全家人到处寻找却不见踪迹,回家途中竟发现女子在楼道里睡觉,但女子身上沾满了草屑。
据女子回忆,她醒来时正在山腰上,感觉不对劲立马就往家里走,回家后又迷迷糊糊在楼道睡着了,但怎么跑到山腰的却丝毫没有印象。
除了不能记起梦游期间的事情外,有些梦游患者会做出一些简单或复杂的行为,比如穿衣服、上厕所,四处走动,有时还会自言自语或重新回到床上睡觉。当然,有些梦游患者可能会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及行为,曾有梦游患者拿刀具划破大腿,也有梦游患者从高处跳下。
需要指出的是,梦游者并不是像盲人一样到处乱撞,他们的眼睛通常是半睁或全睁开的,但由于缺少中枢大脑的判断能力,有些患者可能因不能及时躲避而发生碰撞。
梦游是什么?能不能叫醒梦游者?梦游又称梦游症,究竟是一种疾病,还是人体的一种特殊机体现象,目前是存在争议的。美国科学期刊《Science》将梦游归入神经学,认为它是一种睡眠障碍,与古人认为的鬼魂附体没半毛钱关系。
最新研究表明,梦游是人的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大脑活动主要有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当人在夜间睡眠时,大脑皮质的大部分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大脑活动低迷。
但对于有些人而言,仍有1组或几组支配人体运动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机缘巧合下就会产生梦游。这几组活跃的神经并不会把信号传递给海马体,导致不能形成有效记忆,这也是梦游患者对自己所作所为无感的原因。海马体是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负责记忆。
关于梦游,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要叫醒梦游者,否则他可能会猝死!”真是这样吗?一位资深医生介绍,猛然叫醒梦游者并会使其疯呆或猝死。
但当梦游者被强制唤醒后,可能导致他的意识短暂错乱,这时梦游者会表现出迷惑、不安,甚至恐慌。部分梦游者被强制唤醒后,可能会有激烈的反抗行为,包括殴打周围的人。
不过,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梦游者被唤醒后突然死亡的情况,这些人以年龄偏大或患有心脏疾病者居多,被唤醒瞬间受到了惊扰而心跳加速,引发了猝死。所以遇到梦游者应轻声细语将其唤醒,或者轻轻拉动胳膊引导他们回床上睡觉。
诱发梦游的几个因素梦游多发生在孩童时期,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梦游在孩童之间明显偏高,这与孩童所处的环境、生活压力、遗传等因素有关。
如果孩童生活规律紊乱,或学业压力大,或与父母关系紧张,容易造成他们情绪不安、性格暴躁。这部分孩童晚上睡觉通常质量不佳,容易产生梦游。
梦游多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所以像高强度体力劳动、连续熬夜、服用安眠药等让睡眠加深的因素,都可能诱发梦游。
遗传与梦游也有关系,统计也显示男性梦游概率远远大于女性。某些梦游患者偏多的家庭,其家族往往有梦游史,而且家族中单卵双生子患有梦游的几率是双卵双生子的6倍。
开篇提到,孩童进入青春期或成年后,梦游现象将大幅减少,但如果大脑皮质因某些原因停止发育,依然维持着孩童时的状态,仍有大概率发生梦游。
原创:博文
用户11xxx82
问题来了,梦游期间作案需要承担刑责不?怎么证明作案时不是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