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人民资讯——吴三桂手握重兵 满清和李自成竞相拉拢他 为何却投靠满清?
史书上,吴三桂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复杂之人。作为大明王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他却在两军对垒的紧要关头,放下武器与骨气,引满清入关,举双手投降。
后大明覆灭,满清坐享天下,而他则因引路有功,被册封为藩王。本以为他会抱着这沾染“罪恶”的荣华富贵,安享余生之时,他却又拿起武器,起兵反清,光复大明。
因此,他被满清史官描写成一个反复无常,首鼠两端的小人。而他为何要做如此令人匪夷所思之事,也是一个迄今为止争论不断的谜题。
就在近期,日本声称发现了吴三桂讨清的反叛檄文。而这篇檄文,彻底将清朝的黑暗面,揭露开来。同时,也解开了吴三桂投降清军的真正原因……
01
大明作为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自然是承载着很多汉人的情感寄托。而吴三桂也因放清军入关,背叛大明,被钉在耻辱柱上,承受了几百年的谩骂与恶意。
很多人认为,当时的大明,完全有可能在吴三桂关宁铁骑的抗击之下,守住岌岌可危的江山。可这个念想,却随着吴三桂的投降,而彻底烟消云散。
最终,大明在清军的践踏之下,成为一片废墟。如此惨象,也成为众多汉人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痛。所以他们对于吴三桂的恨,可能永远也无法消解释怀。
但其实,吴三桂并不是导致大明覆灭的罪魁祸首,他只不过是改朝换代的加速者,或是助推者。因为当时的大明国力衰弱,颓势尽显。被满清代替,已是大势所趋。
大明皇帝崇祯一向勤俭节约,可在清军兵临山海关下的危急关头,却无法拿出足够的军饷,来应对这来势汹汹的侵袭。
无奈之下,他只能在朝堂之上,请求大臣们捐款相助,以度过此艰难时期。可惜的是,大臣们都是贪得无厌的自私自利之人,他们目光短浅,不懂得“唇亡齿寒”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所以每人只拿出几百两银子,应付了事。
而当崇祯皇帝愤怒质问之时,这些大臣则是厚颜无耻地回复道:“这几百两,已是微臣变卖家产而来,实在是拿不出更多了。”
甚至有一大臣,还曾得到过皇后丰厚的赏赐。可哪怕他曾承蒙皇恩,也未在此关键时期,尽心尽力,助大明一臂之力。
后来,是皇后气不过,主动上门质询,他才将捐款数额,提升至两万两。本应是拯救国家于危难,挽救江山于水火的壮举,最终却演变为了一场闹剧。这种走向,实在是令人唏嘘与叹息。
而这,也很好地印证了崇祯皇帝临死前,泣血遗书里的那句话:“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试问,一个连军饷都无法凑齐的王朝,一众连饭都吃不饱的士兵,真的能打赢装备齐全,弓马娴熟的满清铁骑吗?
更令崇祯绝望的是,大明的危机,并不只有驻扎在关外,虎视眈眈觊觎着中原王朝的清军。还有在李自成带领下,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正朝着北京进发的农民军。
所以崇祯皇帝当下的处境,是前有狼,后有虎,已是困兽之斗。
当时,吴三桂掌握着数万精锐铁骑,镇守在山海关下。这是唯一能与满清抗衡的正规军,也是崇祯皇帝最后的希望。
为了突显对其的重视程度,崇祯赐予吴三桂尚方宝剑,并册封其为平西伯。此时的吴三桂,还是一腔热血,雄心勃勃忠贞之士。
他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助大明再延续上百年之久。可故事的结局,却令所有人始料未及。想必,那也是他权衡之下的无奈之举。
皇太极忌惮吴三桂的军队,所以三番两次上门劝降,并许以利好,以示诚意。可吴三桂并未为之所动,而是坚定自己的初心,只为大明效力。
因为他对大明,还存有一丝希望。他认为,只要大明能抵抗得住李自成的农民军,稳住内部冲突,他便可依靠自己的关宁铁骑,与外敌清军掰下手腕。说不定,就赢了呢?说不定,能保住大明江山呢?
可没多久,便发生了一件事,令他改变了这个想法,进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02
李自成攻破洛阳之后,便剑指京城。朝廷见势头不对,于是紧急召唤吴三桂进京勤王。可当他的军队行进到唐山地区时,李自成却提前一步,带领着农民军,占领了北京城。
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于是为了自己的气节,自缢在煤山之巅。而大明江山,也随着崇祯皇帝的离去,彻底崩塌,并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吴三桂进退两难,夹在清军与李自成之间,不知该何去何从。此时摆在他眼前的,只有两条道路,第一是投降清军,背叛大明。第二是归顺李自成,加入农民军。
历史的走向,大家也都清楚。吴三桂最终,选择了投降清军。相传,是陈自成的部下头脑发昏,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掳走,并因此激怒了吴三桂。
所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做出了悔恨终生的决定。他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了关。
当然,此等说法只是谣传,不可当真。毕竟一代枭雄,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如此冲动行事。可能陈圆圆只是他降清的一个合理借口,仅此而已。
或许他未料到,这一决定,将会给中原大地,带来多大灾难。想必后来,他也确实有过后悔,所以才会在尽享荣华富贵之时,再次起兵反清。
清军入关之后,率领一众铁骑,横扫中原大地,并迅速建立了清朝。随即,清政府便对汉人颁布法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汉人面对压迫,只能剃发易服,以保性命。但也有诸多不愿屈服的汉人,起身反抗此等“文化阉割”,甚至以命相搏。
除此之外,八旗军在征服南方时,一旦遭遇反抗,便会肆意屠杀,毫不留情。据记载,满清在入关以后,共发生过大大小小,近二十次屠城事件。大约有五千万汉人,惨死于清军的铁骑之下。
汉人在清军的肆虐之下,对吴三桂的恨意,达到了顶点,无一不在诅咒于他。
直到此时,吴三桂才惊觉,自己不仅成为了大明覆灭的“背锅侠”,还成为了汉民中的大罪人。甚至在历史上,都只会留下一个叛国的恶名。可事已至此,他也无力再去改变。
满清对吴三桂封王封爵,极尽厚待,算是履行了之前的承诺。不过康熙上位之后,便开始集中权力,着手削藩,并意图夺取吴三桂的兵权。
作为一个汉人藩王,兵权就是他的底气,也是他的立身之本。如若兵权被收,那无异于是断其后路,令其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到那时,是死是活,就全凭人家的一句话了。
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便密谋其他两位汉人藩王尚可喜与耿精忠,一同造反。只不过,他曾是个降将,并背负了叛国的罪名。
03
所以此时,他不想再次背负叛将之名,留下口舌。于是思虑过后,便打出正义之旗,借“兴明讨虏”的口号,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他的反清复明,或许是真的有所悔恨,也或许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但不管哪种,他确实迎合了当下汉人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毕竟异族当政,汉人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压迫。
所以在吴三桂起兵之后,各地省市的起义军均揭竿而起,遥相呼应。没有人去深究吴三桂的真正目的,只为了汉人的尊严,去舍命一搏。
而这些起义军,也确实给满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不过,作为一国之主,康熙对此情形早有预判,也早就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他从各地调取兵力,对以吴三桂为首的起义军进行镇压,并最终大获全胜,成功平定叛乱。
值得一提的是,吴三桂为了师出有名,在反清之前,写下了一篇讨清檄文。只不过在兵败之后,这篇缴文被大清禁止并销毁。
但没想到,写这份檄文的原作者,将原版草稿保存了下来,并带去了日本。后来,这篇檄文被发表在《华夷变态》一书中,从而为世人所知晓。
这本书,是江户时代的官员,向德川幕府报告中国局势变化的汇编。其中一篇,就记录了吴三桂讨伐满清的檄文。
在中国历史上,发兵之前大多都会先起草讨伐檄文,是为了证明出师的正当性,也为了合理化此次战争,获得百姓以及各方势力的支持。
而这篇檄文内容,将满清入关以后对汉人的残暴恶行,以及清政府的黑暗内幕,全部写了下来。言辞之激烈,之愤慨,足以令当时的汉人为之共情。
清政府自然是不会让这样一篇对自己不利的檄文,流传于世,所以吴三桂发布的那一篇,应该早已被焚毁殆尽。
不过,日本流传的这一檄文原稿,也不排除是伪造而成。只不过事情过去这么久,再去追究真假,已无任何意义。
而吴三桂,也只是历史车轮下一枚小小的印记。是非功过,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