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奇(1944-2005),四川梓潼县人,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大师和中医学专家。
1960年,何绍奇师从名医陈新三、肖安相和郭崇智学医,毕业后在县、乡医院工作,由于理论水平很高,被调入梓潼卫校任教。
1978年,他成功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成为中国第一届中医研究生,通过刻苦努力荣获硕士学位。由于成绩非常突出,得以留校任教,并在附属医院门诊,从此开启了他作为中医教育者、研究者、临床家的崭新篇章。
何绍奇医术极为高明,用药非常大胆,在临床上屡收奇效,特别是在治疗各类疑难杂症上,往往出奇用药,病到病除。所以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称之为“神医何”,他所在的门诊,往往都是医院患者人数最多的科室。而在遭遇危重病患时,何教授也是面不改色,大胆诊治,常常收到起死回生之效。
何教授不仅在国内中医界声名鹊起,而且在国外也有较大的影响力,1994年至1996年,他受荷兰邀请,到荷兰中医院工作3年。2003年,被香港浸会大学聘请为终身教授。
何教授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在中医理论上造诣极高。何绍奇没有任何其它爱好,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中医典籍,他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等源头经典,历代名医名家的著作都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一一融会贯通,成为体系。
由于知识极为渊博,所以他在中医界有“中医通才”“中医活字典”之美誉。很多专家教授遇到疑难问题,往往找他进行交流和探讨,常常让对方茅塞顿开,对他敬佩有加。
除了临床治疗患者,何教授是非常著名的教育家,积极将中医知识传递给后人。不仅他参与了多项学术交流活动,而且在课堂上讲授中医经典,早在研究生毕业时就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讲授《金匮要略》和《中医各家学说》,深受学生喜爱。
他的课堂堂爆满,为了听他的课,很多时候都要提前占位。何绍奇教授特别注重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他认为,中医是一门需要继承、探索、发展和实践的学问,对于后世学医者来说,经验的传承与交流是极为重要的。
何绍奇特别注重写作,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学者,一定要给后世学医人留下些东西,让中医学能够更好继承和发展。他的主要著作有《实用中医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等。
注:图片来自网络
用户13xxx95
望梅止渴!垃圾不如![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