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说黄芪为什么拔肾气呢?
因为黄芪:虽然补气固本,但是它的药性是上升的,要防止它过犹不及。
尤其是在肾精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拔肾气”的问题。意思是过度调动下焦肾气,导致肾气耗散,出现尿频、腿软、咳喘等肾虚症状。
所以在用黄芪时,要注重配伍。对于肾精不足的人,要搭配上如熟地黄、山茱萸等,稳固根基。比如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经典方,就是既发挥了黄芪的补气功效,又兼顾了中焦脾胃的调养,实现了气血同补。
2.那为什么说柴胡劫肝阴呢?
因为柴胡能疏肝解郁,其升散之性,有助于疏通气机,缓解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情绪不畅等症状。但如果患者本身就肝血不足,柴胡的升散之力就可能成为“劫肝阴”的诱因,导致阴血进一步耗伤。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于肝血虚兼肝郁的患者,柴胡的使用应适量,并配伍白芍、生地黄等滋阴养血。制约柴胡的升散之性,达到疏肝而不伤阴的目的。
3.那葛根竭胃汁又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葛根可以生津止渴,有鼓舞胃气、促进津液生成的作用,对于胃热津伤者比较对症。
但是对于胃阴本已不足的患者而言,葛根虽能生津,但其鼓舞胃气的作用可能加速胃阴的消耗,导致“竭胃汁”。
所以使用葛根时,对于胃阴虚、胃虚火旺盛者,需要搭配上石斛、麦冬等滋阴清热,调养胃阴,胃阴恢复后再考虑是否用葛根。
总之,黄芪、柴胡、葛根虽为良药,但需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用户83xxx63
瞎扯蛋,不会用就不要误导别人。
用户10xxx12
再不要搞什么标新立异,奇谈怪论的东西了,好好学习学习伤寒论吧,真正能解决问题,治病有效果还是伤寒论,其它那些理论,都是狗屁,一文钱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