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希特勒是靠选举上台?错了,魏玛从来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林风小木 2025-04-03 17:15:22

现在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那就是希特勒的纳粹党是靠民主选举上台的,所以民主选举无法避免极端主义上台。但真相是,希特勒如果在自由的选举体制下,根本无法上台,纳粹党上台的关键恰恰是魏玛的反民主设计。

魏玛共和国其实是一个怪胎,是在德国革命发生后,皇室流亡到荷兰,帝制无法再维持下去,所以德国军方被迫搞出了一个共和体制,来搪塞人民的要求。但国防军从来没有放弃恢复帝制的企图,因为普鲁士军官团跟皇室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因此,国防军在魏玛宪法上设计了很多反民主设计,故意留下漏洞,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复辟帝制。

首先一点,魏玛共和国有一个超级总统制,总统有权任命总理,并在内阁和议会陷入混乱的时候,总统可以绕过议会发布紧急命令,中止人身自由和政党活动。这套体制在特殊时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但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不受议会制约的总统,就会有国王一般的权力。

其次,魏玛国防军不受议会制约。这点和日本帝国有点类似,又或者说旧日本帝国宪法就是德国人帮助制定的。一个不受议会制约的国防军存在,本身就不是民主的设计。但跟日本军方经常刺杀内阁首相相比,德国军官团还是有点道德底线的。

一个超级总统制,一个不受政府制约的军队,这个魏玛共和国,很难称得上是民主的共和国。军方故意设计的这套宪法,就是把总统当作皇帝来看待的,作为复辟帝制的一个台阶。

虽然国防军不会直接参与选举,但他们希望找到一个政党来帮助自己复辟皇室,最终选择了前陆军军人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

不过希特勒虽然当过兵,参加的却是巴伐利亚军队,他本人又是奥地利人,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加入德国后,巴伐利亚一直保留自己独立建制的军队,并以巴伐利亚军队的名义参加一战。所以希特勒对德国王室的复辟并不感兴趣,与国防军的合作只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但威廉皇储却信以为真,亲自为希特勒站台,让纳粹党从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党,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虽然希特勒本人很有演讲才华,但没有皇储的站台,他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支持率。

按原本的剧本,威廉皇储竞选总统,纳粹党竞选议会,在威廉皇储当上总统后,接着继续高升皇帝,再度复辟霍亨索伦皇室。

不过这时意外出现了,已退位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突然让皇储退出选举,皇储虽然很无奈但还是服从了。威廉二世为何下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命令,已经无法考究。但这一事件足以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皇储退出后,接替皇储竞选总统的是兴登堡元帅,兴登堡元帅固然德高望重,但他已经80多岁高龄,随时都可能嗝屁。

最终在1932年的议会大选中,纳粹党获得了33%的选票,而这些选票中大部分来自东德普鲁士地区,他们之所以投票给希特勒,是因为他们以为纳粹党会复辟皇室,他们效忠的是皇室,而非纳粹党。没有皇储站台,他们根本不会投给这个奥地利小子。

如果是在真正自由的选举中,像纳粹党这样的极端政党,不会得到主流选民的支持。即使在保皇党的全力支持下,纳粹党也无法得到单独组阁的机会。最后在内阁的宫斗中,排在希特勒前面的巴本和施莱歇尔两位总理先后倒台,这才轮到希特勒出任总理。

好巧不巧,希特勒出任总理后,兴登堡总统突然去世,希特勒兼任了极为重要的总统职位,正是这个超级总统职位,让希特勒拿到了独裁权力。希特勒拿到总统权力后,借国会纵火案,禁止了其他政党活动,纳粹党成为德国唯一政党,希特勒大权独揽于一身。

这时候能够制衡希特勒的就只有国防军了,但希特勒跟国防军达成了交易,那就是发动战争,报复凡尔赛条约。军方不在乎是不是民主,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就这样一个独裁的元首体制建立了起来,这样的元首体制根本不是德国的民意选举出来的。

经过复盘后我们发现,希特勒的纳粹党能够上台,根本不是民主选举产生的,而是国防军在幕后操纵导致的。

第一,魏玛共和国就是为了复辟帝制而设计,拥有一个权力非常大的总统。

第二,国防军和保皇党全力支持纳粹党选举,从而进入议会。

第三,兴登堡突然去世,让希特勒拿到总统和总理二合一的权力。

这几个环节任何一个坏了,希特勒都无法单独上台。如果一战后,协约国直接清算国防军内部的普鲁士军官团,那么就不存在后来的纳粹帝国了。在三十年代,法西斯运动遍布全欧洲,但在英国和法国这样的成熟民主国家,法西斯运动一直都无法通过民主选举上台。

纳粹党在国防军和保皇党的全力支持下,才达到33%,平时的支持率长期处在10%以下,没有国防军这个幕后黑手,纳粹党上台执政只是一个梦想。

0 阅读:37
林风小木

林风小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