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大障碍不解决,印度无法崛起为超级大国

林风小木 2025-03-30 18:02:32

莫迪自上台后,一直想把印度打造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连续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如废钞令和统一税制,但是十年过去了,印度的发展还是不温不火,为何呢?

其实是因为印度社会既得利益集团根深蒂固,有些深水区连莫迪都改革不了。主要突出在劳工法和农业改革法方面。

2020年,莫迪政府对劳动法进行了改革。印度原先的劳动法规定,企业雇员数量超过100人的工厂,进行大规模裁员前需要工会同意,如果处理不当,企业将面临工会的阻挠、工人罢工以及一系列复杂的法律诉讼。

这还没完,诉讼期可能长达七到八年,并且在此期间必须支付工资。

这说明了,对于超过100人的公司,裁员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许多印度企业必须将员工数量控制在100人以内,否则成本难以控制。

这导致了印度小作坊遍地,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也难以吸引足够多的劳动力。 一方面是印度要发展大规模工业化,另一方面则是广大的失业人员。如果雇佣不自由,就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

过于严格的劳动法规会让企业避免扩大规模,也就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工业化自然只是梦中的鲜花。 莫迪在最近的改革中,将裁员规模的界限从100人提高到了300人。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改善,但莫迪能做到也仅仅是如此了,对于雇员300人以上的工厂,依然存在裁员风险。

另一个拦路虎就是农业改革法案了,印度独立以后就走上了苏联计划经济道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政府统一收购,政府又让一些中间商来负责收购。这些中间商就会压低价格,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农民的粮食。

莫迪的农业改革法案包含三条核心内容:

一是废除中间人制度,允许农民将农产品自由出售;

二是农产品价格由市场自由决定;

三是允许企业自由储备农产品。

从字面上看,这些法案没有问题,却在农民那里炸开了锅。长期以来,农民们习惯把粮食卖给中间商,虽然价格很低,但是他们不愁卖。废除中间商制度以后,就靠农民自己拿粮食出去卖了,这些农民没有商业买卖的经验,害怕自己出去卖粮食。

所以农民强烈要求政府允许中间商继续收购农民的粮食,原先的中间商也趁机煽风点火,认为政府抛弃了农民,鼓动农民上街抗议。结果是全印度有几亿农民起来游行示威,在强大压力下,莫迪取消了农业改革法。

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反而是在农民的抗议下取消了,印度农业的长期落后情况将难以改变。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虽然免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但是卖不上价格,打击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即使你很努力去种田了,但不赚钱的话,很难有积极性。所以印度农业单产不到中国的一半。

如果是一个市场化的农业市场,有积极性的农民他们会去种植高价值的农业作物,或者改善种植技术,得到更多的产量和收益,印度农业落后的景象就会改变。

两项重大改革无法推动,莫迪的强国梦短期内就难以实现了。一方面是农业种植不赚钱,年轻人在农村无所事事;另一方面是劳动法过于严格,企业不敢大规模招工,城市吸引不了就业。

两边都堵死了,创造了印度庞大的失业人口,也让印度的治安状况不太良好。

尽管印度的人口已经世界第一,却无法将人口红利化为经济优势,印度向成为超级大国,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短期内就不用想了。

0 阅读:0
林风小木

林风小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