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毅力,从瑞士手表业中可见一斑

林风小木 2025-04-10 16:58:33

发展高科技容易被人视为一种神话,但实际上任何高科技,都是由一件件低等科技叠加而成。我们今天看起来欧美有大量的高科技产业,其实并非都是某个天才一拍脑袋就发明了,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精细打磨而成。

以瑞士的钟表业来说明,瑞士手表今天看起来是了不起的奢侈品,有不少黑科技。但是在早期,瑞士手表只是普通的日用品,是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打磨,才一步步变成今天的模样。

中世纪的瑞士,本来只是一个贫穷的山区小国,土地贫瘠,物产并不丰富。瑞士人的主要谋生方式是出去给别人当雇佣兵,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

最终给瑞士带来改变的是法国的宗教战争,从1562年-1598年的法国宗教战争中,大量新教徒逃往瑞士的日内瓦避难。

这次法国的宗教内战给瑞士带来了两大产业,一个是帮助难民保护财富的银行业,另一个就是手表业,这些难民中有不少人是制作钟表的工匠,直到今天这两大产业仍然是瑞士经济的支柱。

不过早期瑞士的手表业并不出名,当时主导欧洲高端制表业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伦敦和巴黎才是制表业的中心。为了和英法竞争,瑞士手表只能走低端亲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廉价日用品牌。

为了压低成本,瑞士钟表商会在冬季农闲时,把制表的原料发给各地的农民,等原料加工完毕再送回城里进行组装成为产品。依靠这种廉价的生产方式,瑞士手表业在和英法的竞争过程中艰难的站稳了脚跟。

然而这种乡镇企业的生产方式,虽然价格低廉,但是质量不稳定,饱受非议。更让瑞士不安的是,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开始崛起,并大量使用机器制表,依靠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打破了瑞士的廉价生产模式。

农民在农闲时的生产模式,败给了机器生产,不得已瑞士也开始引进机器进行生产。原先的农民分工生产模式被机器生产和流水线所取代,不过机器生产谁都会,美国和德国是新兴的手表制造大国,瑞士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搞差异化竞争,因此不断向高端市场迈进。

长期的手工生产,让瑞士积累了一批工匠师傅,他们通过不断的打磨精细的零部件,制造出一批优质的手表品牌,适合那些不满足于流水线产品的高端人士。从南北战争到二战前夕,经过近百年的不断迭代升级,尽管低端廉价产品仍然是瑞士制表业的主流,但也诞生了一批国产的奢侈手表品牌。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70年代,瑞士制表业遭遇了石英危机,石英电子表的准确度是机械表所不能比的。一块最廉价的电子表,在记录时间的精准度上也超过了最昂贵的机械表。

虽然世界上第一块石英电子表是瑞士人在1967年研发出来的,但瑞士人自己不重视,或者说就算重视了也没作用。因为日本的制表企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大量廉价又精准的电子表,迅速把瑞士机械表挤出中低端市场。

比人工成本,瑞士再怎么比也比不过日本,最终的结果是从1970年到1988年,瑞士手表业进行了大裁员,就业人数从9万人下降到2.8万人,制表企业倒闭了三分之二,中低端机械表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瑞士制表业要完蛋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瑞士的高端机械表的销量突然增加了。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瑞士奢侈品牌的亚洲门店数量占总门店的比例,从20%增长到30%,日本顾客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原来亲手毁灭瑞士低端机械表的日本人,反过来拯救了瑞士高端机械表。从1970年到1990年,日本的人均GDP 由12948 美元增长到26506 美元,富裕人群的大量增加,对奢侈品的购买力随之水涨船高。

富人们不想要一块人人都买得起的电子表,他们想要的是一种别人买不起的满足感,体现自己的阶级精英的身份。因此那些继续坚持手工生产的高端奢侈品牌开始逆势扩张,同时继日本之后,东亚经济继续起飞,富裕人群的数量显著增加。

从1995 到2010 年,瑞士手表的出口数量从5090 万件减少到3190 万件,而平均单价却提高了五倍多。瑞士机械表巩固了在高端奢侈品牌的主导地位,以至于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小作坊,靠高仿瑞士手表也赚得盆满钵满。

但中国为什么做不出瑞士那样的高端机械表呢?答案真的不是中国人没有天分,而是做的时间不够长。瑞士手表早期也是从廉价日用品起步,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才创造出现在高端机械表的垄断地位。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经济上的起飞,时间积累不够,假以时日,中国在机械表上积累的经验够多,一样能制造出好的高端机械表。

那么就有人问了,机械表这种富人把玩的东西,造好了有什么用呢?这么说吧!现代工业很多技术是相连的,最早的燧发枪就是法国人马汉发明的,马汉本身又是一位钟表匠,靠在钟表业上的灵感,创造了能改变历史的燧发枪。

机械表有相当多的精密零件,加工这些精密零件要用到很多黑科技。瑞士靠在加工精密零件上的经验,运用到工业机器人身上,诞生了世界著名的机器人公司ABB。利用富人的消费,分摊了很多黑科技的成本,转化为其他工业领域的竞争力。

瑞士做为一个内陆山国,却在精密机床和自动化设备上有强大的实力,不能说跟他们的制表业毫无关系。

但这些成就并非靠某一个人的天才灵感,而是靠一代又一代技术工人的经验累积,不停的打磨迭代,从而产生看起来高不可攀的黑科技。

0 阅读:30
林风小木

林风小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