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的这种“渴求”,越压抑越疯狂

张德芬空间 2023-12-27 13:45:43

有读者留言:年纪越大,心里空落落的感觉越发强烈了。

她下班回家,老公躺着刷视频,孩子坐在书桌前打游戏,客厅里的玩具摆了一地,阳台上脏衣篓的衣服都漫出来了,厨房里黑黢黢地等着人去做饭,这一幕让人特迷茫。

不知道是先催老公去洗菜,还是先敦促孩子做作业,或许更应该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每天都被周围的人和事推着走:上班,做饭,打扫卫生,陪孩子写作业……

表面上好像什么都很正常,什么都不缺,但内心时常会冒出一股莫名的空落感。

说无家可归吧,倒也有房子住;说有家可回吧,却没有归属感。

人到中年,平日里埋着头忙忙碌碌,但就是突然会在某个时刻孤独涌上心头,生出一种漂泊之感。

内心空了一个“洞”

像在寻找某一种失去

这种毫无预警、突如其来的悲伤和孤独感,像是在说:

“我的内心,好像空了一个‘洞’,等待着被填补。”

尤其是人到中年,走到人生后半程的时候,你会在生活某个瞬间,感受到委屈、孤独,渴望一种曾经拥有过的爱。

远嫁的朋友小文,前几日跟大家吐槽:

“我一个人嫁在外地,没朋友,没亲戚,有委屈了连个撑腰的都没有。”

她说,老公总是朋友三五成群,虽说都对她不错,但她融不进那个圈子;

公婆说着一口方言,日常生活勉强能交流,可心里话没法跟他们说;

偶尔回一趟家,爸妈对她很好,但微妙的客气,让她有种被隔离在外的感觉。

这些时刻都让她觉得,她没有被谁真正关注着,结婚以后她在哪里都像是一个孤独的外人。

她偶尔会想念孩童时父母抱着她入睡的夜晚,但那已经成为了她内在回不去的“家”。

小文的表姐,也是如此。

她说两家老人都需要她照顾,孩子高考逼近,她每周末都得去送饭、给孩子改善伙食。

两家人她都安排得好好的。

连那个爱钓鱼的老公,藏了一屋子的心爱渔具,都被她安置妥当。

唯独,她没有好好安排过自己。

她闲下来时只想躺着玩手机,刷视频、购物、看偶像剧,明知道这很浪费时间,但大数据比她自己还了解自己,总能让她有“短暂的被关爱的感觉”。

可放下手机后便是无尽的空虚和无力,内心期待着爱,却又无处找寻。

这种孤独的“空落感”,也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愈加明显。

一位长辈也曾说过类似的感受:

她说自己年纪大了,子女都成家了,在空旷的屋子里,内在空落的感觉越发浓重。

于是搬去和子女住,却有种寄人篱下、做什么都缩手缩脚的感觉。

其实,这份缺失,是一份关于“爱的体验”的缺失。

当一个人体验到恐惧、孤独、焦虑的时刻,就是他的心灵在呼唤爱的时刻。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关于爱的“空洞”,等待被填补。

小时候,这份缺失由父母和你成长过程中获取的爱来补给。

长大后,这份“爱的体验”会储存在你的心灵深处,不断给你力量和支持。

每个成年人

都拥有一个回不去的“家”

《稻香》这首歌的评论区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中国大多数小孩,都是被奶奶养大的,每一代人对奶奶有着一段金色回忆。

我的回忆,她就是带我到广场喂鸽子,给我做好吃的饭,把我抱到背上,慢慢地走,一步步走向岁月。”

这个故事下面,蜂拥而至的,都是网友们对童年被细心爱护的怀念:

我的奶奶也是,每年春节带着我去买糖,走街串巷的炮仗声、拜年声、贺岁音乐声,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温暖; 小时候妈妈常带着我去上班,她热火朝天干活的背影,让我感觉生活什么时候都有奔头,每当我坚持不住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妈妈的背影; 爸爸小时候带我去游乐场,会瞒着妈妈偷偷给我买冰淇淋,我骑在爸爸肩头有滋有味地品尝,这让我一直都知道:我曾被人放在最高处偏爱。

大家聊着这些闪着光的记忆碎片,整个评论区都被点亮了。

原来小时候,我们作为小孩被爱,长大后,我们的内在小孩更需要被爱,所以才会共情屏幕里散发的爱意。

而我们一生渴求的,一直都是那个回不去的“家”,带给我们的关注和温暖。

所以,当你的内在体验到孤独、恐惧时,你需要给自己补给的,是关于“爱”的体验。

带着童年温暖的被爱的记忆,构建“爱的体验”,建造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家”

比如那些被别人爱的瞬间、自己的高光时刻、平时的自我欣赏……都是你可以积攒的“爱的体验”。

哪怕只是涂口红时的自我欣赏,都能滋养自爱、自信、自我取悦等一系列美好品质。

这种给人心灵滋养的“爱的体验”,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指的是一个人最初的“归属感”体验。

马斯洛认为,人的归属感需求,是从被重视、被关注的感觉里得到满足的。

真正的归属感,其实就是支持、认同你本来的样子。

比如,我们内在的小孩需要什么,渴望活成什么样,拥有什么样的生活。

支持和认同内在小孩争取这样的生活,便是在给自己创造安全感。

这个全是“爱的体验”、充满了安全感的“家”,是我们内在小孩最向往的地方。

在一则超过4千万人观看的TED演讲里,讲者布芮尼.布朗就一针见血地说:

“真正的归属感,不是与外在世界谈判所得到的东西,它存在于人的内心。

表达真实的自我,永远不为了别人背叛自我。真正的归属感不需要你改变自己,它需要你做自己。

呈现真实且不完美的自己,归属感才会产生。”

外在的家,是房子、车子、孩子、配偶、父母。

内心的家,是爱、接纳、支持、信心与勇气,而这些生长出来所依靠的养分,都源于你储藏的“爱的体验”。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增加“被爱的体验”,重建内在的家,从内心生出根来。

如何增加爱的体验,

重建内在的家?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爱的体验”可以从与人深度链接开始。

这个人可以是父母,将自己心里的爱或压抑,用写信、聊天的形式传递给他们;

可以是配偶,找一个空闲时间手牵手散步,聊聊彼此美好记忆和童年创伤;

也可以是孩子,试着跟孩子讲述自己过去的事,讲讲自己那时都在做什么。

如果家人无暇支持,也可以选择经营友谊。

给朋友发一份生日祝福、送一份贴心礼物、约一顿畅所欲言的局。

确保自己需要支持和照顾的时候,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这些都可以升华父母之爱,使人的内在感到安全。

其次,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回忆。

电影《回光奏鸣曲》里,一名45岁女人特别没有归属感。

丈夫长期不回家、女儿到了叛逆期、婆婆重病要照顾、家里一点余钱都没有……

但她通过照顾婆婆隔壁的陌生病人,经历了“爱的体验”,找到了内在的“家”。

病人蒙着眼睛看不见她,她照顾他,正因为他不知道她是谁。

这份通过照顾他人来感受价值感的记忆,纯粹属于她自己。

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可以得到充盈的安全感来做回报的。

比如:在家里布置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安全港”,感到不安时就躲进去休息;

做一件自己想做、但一直没机会做的事情,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在乎自己快不快乐;

主动为身边的人做一些事,不求回报,只求一份心安。

最后,别忘记给自己温暖,也就是自己从小事开始爱自己。

归属感,其实是一种照镜子。

当我们面对“世界”这面大镜子,看到自己映出来的模样,是不是鲜活快乐的?

能不能从镜映出来的画面里找到真实的自己?

如果能,内在就会有“家”可回。因为无论去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最真实的模样。

所以,挣钱、操劳、育儿、社交固然很重要。

但这些只能缓解不安,想要直接解决不安,得学会自我肯定。

比如,每天抽点时间,练习冥想、正念,稳固充盈自我;

针对性地阅读书籍或电影,有感而发地写作,强大内在力量;

经常夸夸自己,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做得好,也能增强信心。

经由这些日复一日的练习,便能长出自己内在的“根”。

张德芬空间导师温博士和黄博士的3天专注·喜乐体验营,将会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带领大家一步步安顿身心,活出喜乐,欢迎大家参与体验。

如此,当我们审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时,便能感到根深蒂固、脚踏实地,渐渐枝繁叶茂。

而内在茁壮繁茂,盛满“爱的体验”的人,永远有“家”可回,不管遇到什么,内在都是满满的安全感,在哪里都会喜悦快乐。

*本文由芒来小姐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Kiwi

编辑丨一帆

0 阅读:105

张德芬空间

简介:由作家张德芬女士创办,倡导自我负责的个人成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