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相关数据出炉,曾经引以为傲的增程市场,当下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数据显示,增程混动排名前20的车型,合计销量约为20万辆。但聚焦到个别车企身上,增程的“光环”却正在慢慢退却。
所谓的增程“光环”退却,不仅仅体现在车企的销量层面,更重要的是,增程车辆还遭遇口碑遇冷、消费者祛魅,这远比单纯的销量下滑更可怕。
与此同时大电混产品强势崛起,诸多车企纷纷布局,诸如小鹏、极氪等车企凭借长续航、先进架构等优势,正在开启大电混元年。
二者此消彼长的背后,是技术革新的强大驱动,在电池技术、动力架构不断演进的当下,增程技术的短板日益凸显,而大电混凭借前沿科技实现突破,精准切中市场需求。加之消费者对续航里程、能耗成本、智能配置的要求升级,促使车企转型。可以说,当前的新能源赛道竞争版图正被改写。业内人士认为,增程车销量下滑、口碑遇冷的多重困局背后,一个明显的信号已经释放,即大电混时代已经到来。
销量下滑口碑遇冷增程车型光环不再
从整体市场表现来看,增程混动排名前20的车型,合计销量约为20万辆,虽然看似成绩尚可,但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与以往相比,增程车销量同比下降趋势明显,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曾经的风光不再。以赛力斯为例,作为增程车领域的重要代表车企,赛力斯新能源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为5.46万辆,同比下降42.47%。其中赛力斯汽车(含问界品牌)的累计销量为4.52万辆,同比下降46.31%。
深入探究增程车销量下滑原因,不妨通过精真估等平台相关数据可以找出相应答案,根据平台相关数据发现,3月份混动车型(由于增程车型没有专门独立,算在混动车型中)平均保值率为45.4%,处于低位,而且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此外,增程车型的品控问题较为突出。
数据显示,2024年,增程车的投诉量比上一年飙升280%,其中有关续航、油耗和电池的问题占到了投诉量7成多。
虽然车企在宣传时往往强调其便捷节能以及长续航等优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发现增程车的含电量过低,油耗过高的弊端十分明显。如有些增程车型宣称油耗为5L/100km,可这一数据在实际驾驶中,受路况、驾驶习惯等因素影响,很难达成。在城市亏电路况下,部分增程车的实际油耗甚至能达到8-10L/100km,与同级别燃油车相比毫无优势可言。此外,部分增程式汽车存在启动抖动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驾驶体验,无疑让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
针对保险费用,目前新能源车年均保费较燃油车高出21%。但增程车由于自身结构以及维修成本等因素,保费依然不低。例如一款售价25万左右的增程车,其年均保费在6000-7000元,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站在市场竞争与消费者需求变化角度来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些车企靠增程路线实现快速增长,尤其是高端SUV增程路线。但经过三年多的实际验证,这一模式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随着智能化的快速迭代,曾经车企主打的大电视、大沙发、大冰箱等感官配置已不再是特殊优势,消费者对于这些宣传点已经脱敏。消费者如今更加注重车辆的核心性能、智能化水平以及实际使用成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车凭借其日益增长的续航里程、快速充电技术以及更低的使用成本,逐渐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目光。插混车型也在不断优化技术,在油耗与性能方面取得更好的平衡,这都对增程车市场份额造成了挤压。
可以说,曾经打着便捷节能以及长续航招牌的增程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消费者发现诸多弊端。增程车辆已经进入到市场迟暮阶段。车企若想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针对增程车现存问题进行技术革新,提升产品品质,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重新审视消费者需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而大电混无疑是最好选择。
2025年车企正式开启大电混元年
从2024年下半年起,诸多车企便纷纷宣布将于2025年推出大电混产品。所谓大电混,其核心亮点在于将纯电续航从当下增程车企普遍的200公里大幅提升至400公里,甚至更高。如宁德时代发布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且兼具4C超充的增混电池。
在开发架构上,大电混也摒弃了增程车企传统的油改电开发逻辑,转变为电改油,即在纯电平台基础上,通过合理减少整体电池使用量,相对减少成本投入以及车辆自重,进而构建以电为主导的混动结构。从本质上讲,这种大电混的电动化体系相较于增程式更为先进。
其实车企大力发展大电混主要基于两大目的。从消费端来看,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有着更高期待,不再满足于200公里的短续航,同时期望车辆具备更高的节油效率。消费者也希望产品拥有更完善的电动架构,以适配电动化时代下高度智能集成的发展趋势,而非在油改电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修补。
对于率先布局大电混产品的企业而言,降本增效、提升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是关键考量。以小鹏汽车为例,过去其在高端化进程中,在电池一级供应商方面过度依赖宁德时代,致使成本居高不下。成本降不下来,则车的单价也就难以降低,规模化发展受阻。
为了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平衡,小鹏汽车基于电改油开发大电混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对纯电续航以及智能配置这两大强烈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将一款纯电产品的电池应用于两款电混车上,不仅降低了自身成本,减少了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还提升了终端产品的价格优势与市场竞争力,从而满足了更广泛消费者的需求。其实小鹏汽车在降本路上一直从未停歇,目前小鹏汽车采用的5C超充AI电池,从3C提升至5C,SOC从10%充至80%的时间缩短,提升了电池使用效率,减少了电池容量需求,间接降低了成本。
与小鹏类似,极氪也在高端化领域持续发力,即将推出的9X大电混产品备受瞩目。极氪9X计划于2025年年底量产交付,其智能化配置远超理想L9和问界M9。仅以底层算力来看,极氪搭载自研双Thor芯片控制器,算力高达1400TOPS,支持零延时通信与厘米级卫星高精度定位,为安全冗余保驾护航。相比之下,理想L9的理想ADMax智能驾驶系统搭载双英伟达Orin-X算力芯片,总算力为508TOPS。再加上基于正向开发优势,可以说,极氪9X在电混含电量等方面也优于现有增程式车型,市场竞争力强劲。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将成为大电混取代增程的关键转折点。大电混产品凭借长续航、先进架构以及车企成本优化等优势,正逐步改变市场格局,未来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而传统增程车型则需面临技术升级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
大电混是供应链、规模化和成本重叠的最优解
2025年,对于投身电混或增程领域的汽车企业而言,满足消费者需求固然关键,但构建核心竞争力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看似是行业圭臬,实则存在局限性。
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产品更新周期长,变数远不及快消品。就拿电池领域来说,三元电池市场宁德时代占据主导,磷酸铁锂电池则由比亚迪领先。除了像吉利这样具备规模化、体系化自研铁电池能力的车企外,多数整车企业在三元电池一级供应商的选择上,难以摆脱宁德时代的制约。
此外宁德时代的供货模式也称为一种无形制约,其董事长曾毓群曾言:“(车企)付钱包下生产线,我就给你做。或者签一个长期合作协议,承诺产量波动在正负15%以内,大家就没问题。但没有资金支持的承诺,都是不认真的。”换句话说,想要宁德时代供货,车企不仅要投入大量资金包下生产线,还得签订至少五年、甚至长达十年的产能合同。
宁德时代的这种生产线承包供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整车企业的资金流,限制了其应对市场规则快速变化与创新的能力。受此影响,我们也看到了纯电市场市占规模正在被逐步挤压。
在此背景下,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电混产品。电混与增程有着显著区别,电混产品通常具备更高的纯电续航里程,并且基于电动化平台打造。这两大特性,让电混有望整合增程市场份额,形成全新的市场格局。可以说,2025年堪称“大电混元年”,布局早的车企将抢占先机,正如过去布局增程技术的车企收获红利一样,而目前小鹏和极氪便是积极投身大电混领域的典型代表。
此前,小鹏一直专注于纯电领域,但在2024年底推出“鲲鹏超级电动体系”,正式进军大电混赛道,小鹏的增程式动力总成纯电续航可达430公里,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极氪也在大电混领域有所动作,即将推出的极氪9X备受关注,其插混版CLTC纯电续航可达430km,综合续航超1400km。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预计2025年将突破1600万辆。其中,混合动力车型(涵盖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2025年销量预计突破800万辆,增速达60%,在新能源整体销量中占比接近50%。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下,大电混产品凭借自身优势,有望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车企若想在2025年乃至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加速大电混产品布局刻不容缓。而小鹏、极氪在电混市场上的走势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
大司马
增程都是新势力在玩,因为不需要那么高的发动机技术,随便一个发动机都可以发电,技术难度不高成本还低。传统燃油车厂都在玩插混,可油可电,发动机有点技术沉淀,比如吉利,比亚迪,奇瑞,长城。
用户35xxx60 回复 04-13 23:44
插混更费油
用户18xxx09 回复 04-14 07:25
那你去买火车了吗
扬之水
你死,增程车也不会死。立贴为证!
太古 回复 04-11 18:51
废话,老头乐永远有市场
涛声依旧 回复 04-10 21:40
[点赞][点赞][点赞]
A 潘安
稳住表浪,大家都是韭菜,就看谁出头[得瑟]
暖夏光影如画
这个怪胎就不应该来!
caffeecat
数据是有筛选过的,赛力斯销量下滑是因为没推新车型。增程仍然是个好赛道,标准还在提高。
__misanthropy
说点人话,插混是需要燃油车生产资质的,增城只需要纯电车资质,除了传统大厂,没有一个新势力可以造插混。
he
增程电混有区别吗?
熊光仪 回复 04-09 21:15
大部分增程车是属于插混的,你说的大概是串并联插混吧,增程算是串联插混,串并联插混支持发动机直驱也支持增程模式的。增程优点是简单,缺点是高速油耗略高,而且受限于放电倍率电池不能小,而串并联插混可以小电池也可以大电池,可以当电车也可以当油车开。
羁绊 回复 熊光仪 04-10 11:51
说的插混不能当电车油车开一样
吹吹水
还是比亚迪有远见👍坚持dmi
用户28xxx82 回复 04-13 00:03
泰迪的那个一百多万的不就是增城???🤣🤣🤣
用户44xxx09
大电池大油箱,这是嫌电池车主还死得不够快吧。
ㄙぁ微
我书读的少,我问一下什么叫全球超豪华SUV
风再起时
看完了才发现是某车企的广告。真踏马操蛋,浪费我时间
君已陌路
换个说法,继续忽悠吹捧,惯性[笑着哭]
Joker
当你扯下电池的遮羞布,你才会发现电车真的是个天坑
羁绊
插混的变速箱在高速上就是最大的优势,城市基本不需要变速箱,增程小电池反复充放寿命衰减很快,大电池又太贵太重,你就不懂理想的忽悠了[得瑟]
用户35xxx60 回复 04-13 23:45
插混高速费油的多噪音还大
薄瑞良
要想智驾水平高,只有纯电或者增程,插混有变速箱,有先天缺陷
羁绊 回复 04-10 11:53
插混的变速箱在高速上就是最大的优势,城市基本不需要变速箱,增程小电池反复充放寿命衰减很快,大电池又太贵太重,你就不懂理想的忽悠了[得瑟]
大天使拉斐尔 回复 04-13 02:31
说得插混不能用电一样
思考者
一台爆燃的车,还这这里瞎逼逼,400-500万的治疗费你出吗?😀😀😀
暮雨晓渡
对于消费者而言,插混和增程都能充电和加油,增程因串联结构简单反而更不容易坏,维护成本还低一些,你选哪个?简单实用才是王道。
九层腹肌
狗叫没用,现在卖得最好的就是以零跑和理想为代表的增程,消费者拿钱投票。所谓大电混你说出一款车型,看看销量,经不经得起市场检验
百舸争流
市场会打你脸的
鲁夫
纯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
Tom
为什么不搞续航在400公里左右的纯电车足以满足市区通勤日常家用,预留增程模块甚至拖挂式增程挂车。必要时候可以从4s店租用增程模块解决续航焦虑。
淡荡飘风
增城才是王道
铁岭晶哥
十年内三百公里以上纯电的混动必然是车市的半壁江山不信你就看着吧
熊光仪 回复 04-09 06:38
远超出市区消耗的混动卖不了太多,因为远长途还得用油,市区都是用电,只是充电频率下降但贵几万电池钱。
海涛
大电混说了快一年了,没见一辆车真正上市
3937329
要论电混,只有本田和丰田才是真正的,其他什么phev都是扯,毕竟机动车就是讲究一个机动,凡是需要靠充电补电的混动都是扯淡
gfdvfnggfvdhvv 回复 04-09 15:59
那是油混
ppddwoaini
通篇不说理想,说的就是理想,反正1年半的车,电池已经每天充电才行
客官来一卦
增程本来就是大电混,别的插混还在几十公里的时候,增程就是130多公里纯电,主要用车场景就是城市通勤用电,长途出行用油。随着电池技术进步,新的增程纯电里程也升级到200以上,高的也有300多的。
吉星高赵
在电池时间寿命达不到十年以上,什么增程、大混动都是扯淡,轻量化才是王道。
用户18xxx64
瞎整说,当消费者傻啊!一年审车、保险和日常维护、后期维护不得要命啊!
老唐
意淫,梦里狂欢!
秋日的凉风
标题像小丑
感受快乐
要脸吗?增程死不了!
游泳的鱼
国产就没有一款真正合格的混动系统啊,都是满电龙亏电虫的混动车,增程也是一样的。
客官来一卦 回复 04-14 00:48
油车没油还不是一样成死虫一个。
沿途风光
胡说八道
一往无前
因为混动需要资质才能造
羁绊
增程式不如插混,尤其是高速
涛声依旧
胡吊扯什么,增程怎么成了油改电了?不懂不要装懂!
qzuser
增程就是比可直接驱动的混动更适合绝大部分家庭
静候佳音
插混,包括所有的混动模式。
用户16xxx30
油电混动(不用充电),纯电150左右,这样配置最好
我阿爷叫老排
说了,纯电是主流
客官来一卦 回复 04-14 00:51
广东IP!你要是东北IP说这话我就要说你昧良心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