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进忠:永历政权的国之干城,从反明流寇到抗清名将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4-16 10:05:57

马进忠,人称葵宇,老家在陕西延安。早些年,他带着一帮人四处闯荡,主要在陕西、河南、湖北这三个地方活动,手下人多达十来万,因此有了个外号叫“混十万”。到了崇祯十一年,也就是1638年,明朝的官军在陕州把马进忠打得大败,他的队伍伤亡很重。没办法,他只好带着剩下的人跑到信阳、光山那边去了。后来,实在没路可走了,就被明朝的一位猛将左良玉给收编了。从那以后,马进忠在战场上表现得很出色,立下了不少功劳,慢慢地就成了左良玉的得力助手。

在1645年,也就是弘光元年那会儿,左良玉突然死了,他儿子左梦庚就带着好几十万的明军投降了清军。本来马进忠是不想投降清朝的,但清军势力太大了,没办法,他只能先暂时投了清军阿济格那一部。后来阿济格往北撤的时候,马进忠瞅准机会,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了清军,占了岳州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南岳阳,后来又挪到了常德。转眼到了1646年,隆武二年的八月,清朝那边派出了不少大将,像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续顺公沈志祥,还有右翼的固山额真金砺、左翼的梅勒章京屯泰等等,他们带着大批清军,浩浩荡荡地去攻打湖广和两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广东和广西。

清军打得明军落花流水,长沙、岳州这些地方很快就失守了。马进忠和堵胤锡他们没办法,只好带着队伍跑到湘西的大山里头,先躲过清军的猛烈攻势。到了十一月,广西那边有个巡抚叫瞿式耜,他支持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当上了皇帝,定了个年号为永历,这就是南明的最后一个朝廷,永历朝廷。马进忠一听说,立刻就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靠了过去。永历朝廷的第二年,也就是1648年,马进忠和王进才从两个方向一起动手,一边是九溪卫,大概在现在湖南慈利县的西北边,另一边是永定卫,就是今天的大庸县,两路大军一块儿攻打常德,一下子干掉了七千多的清军,把常德城给夺了回来。打完这场大胜仗,马进忠因为功劳大,被封为了鄂国公。

在公元1649年,也就是南明永历三年的时候,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他们带着好几十万的大西军,投靠了南明的永历皇帝,这让南明反抗清朝的势头一下子就旺了起来。到了永历五年,也就是1651年,马进忠跟着李定国去打桂林,他还成功劝降了以前的明朝将领王允成,这王允成啊,还是马进忠的老同事呢。这么一来,明军就很顺利地收回了桂林,还逼得清朝的定南王孔有德没办法,最后自己烧房子死了。桂林这场胜仗之后,清朝那边急了,派了敬谨庄亲王尼堪当统帅,带着满蒙汉八旗的精锐部队,还有绿营兵,浩浩荡荡地往南打过来。看到清军这么大阵仗,李定国不慌不忙,他想了个法子,就是先把敌人引进来,然后再收拾他们。

马进忠按照战前的安排,带兵撤到了宝庆那边,就是现在的湖南邵阳。而李定国呢,他在衡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南衡阳,悄悄布下了埋伏。他的打算是让冯双礼和马进忠这两位将军从后面偷袭清军,然后他自己再从前面进攻,这样南北夹击,一下子就能把清军给消灭干净。结果,清军那边的尼堪太过大意,被李定国给当场斩杀了。李定国一看这是个好机会,清军主帅一死,他们的士气肯定就低了,于是他就打算趁机把清军给包围起来,一举歼灭。但没想到啊,孙可望这家伙嫉妒李定国的战功和名声,就偷偷命令他的心腹冯双礼撤退,然后又找了个打仗的借口,把马进忠的部队也给调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样一来,李定国的计划就全乱了,最后没能成功。更糟糕的是,清军一看有机可乘,马上就反扑了过来,李定国没办法,只能放弃刚刚打下来的衡州。

在1657年,也就是永历皇帝在位的第十一年,孙可望挑起了一场内战,他亲自带着十多万的军队去攻打昆明。那时候,马进忠虽然名义上归孙可望管,但他心里头其实还是向着永历皇帝的,所以他不愿意跟李定国对着干。开打的时候,马进忠带着自己的人马在战场上来了个大变脸,让士兵们大喊“欢迎晋王李定国”。结果,孙可望手下的士兵们一听,也跟着倒戈相向,都跑去投奔李定国了。孙可望一看这架势,没办法,只好扔下大军自己跑了。这样一来,南明就躲过了一场内乱的大出血。事后,永历皇帝很高兴,就下旨封马进忠为汉阳王。可孙可望呢,他打不过就投降了清朝,把西南那边的情况一股脑儿地告诉了清廷。清廷一听,马上派洪承畴去管南方五个省的军队,准备攻打云南和贵州。李定国和马进忠一看这形势,赶紧商量对策。但可惜啊,老天爷不帮忙,偏偏在这个时候,马进忠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没多久就去世了。他临终前说:“我这辈子打仗打过来打过去,能对得起自己名字里的‘忠’字,就足够了。”李定国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不行,叹了口气说:“老天爷啊,你这是让我少了个得力帮手啊!”

2 阅读:19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3

用户10xxx33

2
2025-04-17 22:44

[doge][doge][doge]

鲜衣怒马讲文史

鲜衣怒马讲文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