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战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看德国陆军兵种设计上的缺陷

苹苹看体育 2024-03-26 00:53:44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虽然二战早已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对许多经典战役深入分析,即便是今天,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众所周知,苏德战争胜负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未能顺利拿下斯大林格勒,随后,德军的第六集团军被围歼,从此德军一蹶不振,战场主动权易手,最后失败。 在德军中,第六集团军并非普通的集团军,而是一支拥有30多万官兵,足以比肩规模较小的集团军群的大型集团军,即便在被围歼的时候,还拥有22万之多。 在这支集团军的司令中间,出现了两位德国陆军元帅:赖歇瑙、保卢斯。 特别是赖歇瑙元帅,在德军陆军元帅里,也属于顶级元帅之列,因为他可以像资历最老的龙德施泰特元帅那样,佩戴荣誉步兵团团长领章的个性化十足的元帅,这比一般级别的德国陆军元帅的级别更高一级,在德国陆军元帅里,只有三人拥有这样的资格。 后来的保卢斯之所以被授予元帅,也还是因为第六集团军的战功:独立支撑着一个主要战线,一直攻到了斯大林格勒城下。要知道,德国元帅军衔的取得,难度极高,甚至就连闪电战的鼻祖古德里安,由于没有重大战役作为主帅的战功,最后都未能获得元帅军衔。 笔者分析,第六集团军之所以未能如愿拿下斯大林格勒,就是因为巷战。因为巷战,使得德国陆军无法施展自身优势:闪电战、单兵素质、各兵种间的紧密协调能力、机动灵活的战术素养等,而苏军的英勇抵抗,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苏军战斗力弱于德军的劣势,像这样的消耗战,正中苏军下怀,从而使得苏军不仅能够一边不间断地消耗着德军有生力量,同时,还可以一边悄悄布置反攻、反包围的战略部署,最终一举歼灭第六集团军。 实际上,无论是最后来的布达佩斯的巷战,还是最终攻克柏林的巷战,德军都是失败者。 虽然二战德军陆军建立了许多特种作战的兵种,比如掷弹兵师、山地师等,直到今天,这样的兵种设计,依旧非常先进。但是,如果德军能够拥有先见之明,率先组建相当规模的一批巷战师,那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布达佩斯、柏林,就很可能不会让苏军讨到半点便宜,而二战最后的走向也很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在今天的特种兵作战中,巷战毫无疑问是其中最重要的作战方式之一。
0 阅读:0
苹苹看体育

苹苹看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