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多处硬伤

苹苹看体育 2024-03-26 07:20:42
我喜欢看战争片,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 拍摄抗美援朝电影,这绝对是个绝佳的战争片题材,可挖掘的内容太丰富啦。 该片场面宏大,气势宏伟,战争场面极其惨烈,特别是现代摄影技巧(航拍、特效等)的加持,使得该片有相当程度的突破。 特别欣赏作战部李参谋化装成美军,勇闯美军军营的场景设计,这一段开始有点美国大片的味道啦。 但是,该片还不能称得上最完美的战争片。存在着一下需要改进之处: 一、面对归国科学家的灵魂拷问,影片并未给出正面明确的回答,显得底气不足。历史证明,顽强的战斗意志,巧妙而合理的战略战术,完全可以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 二、在党中央高层,虽然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策,但是,也同样未能给出只要用兵得当,志愿军照样有可能给予美军以沉重打击。这样的处理,很容易让观众留下一个印象:在当时,还没有人能够预见到后来志愿军所取得的巨大军事成就。 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宏大场面,被特别遗憾地忽视掉了。记得在影片《大决战》中,导演成功地演绎了黄维兵团进入中原战场12万大军时的宏大场面。各路大军齐头并进,车队、炮队、坦克部队组成的钢铁洪流,一眼望不到头。就连后来观看该片的国民党将领都感慨道:如果当时的国军能够走出如此气势,淮海战役肯定输不了! 同样道理,完全可以想象一下,第13兵团兵强马壮的16万大军,跨过鸭绿江时的场面会有多么的壮观。相反该片所拍摄的过江,不仅匆匆忙忙,而且,计划性不足,不仅如此,还刻意强调了彭德怀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的鲁莽,这个噱头的价值开发效果为零!! 中国战争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流行用细节代替宏大场面,比如该片就用三四个连长之间的打闹来渲染气氛,不仅小儿科,而且,毫无亮点! 比较而言,大规模战争宏大场面的烘托效果,苏联影片达到了极致,特别值得借鉴。 四、解放战争刚刚结束,能够参加抗美援朝的解放军官兵,个个都是老兵油子,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尽管重武器落后,但是,轻兵器的使用更加娴熟,各种作战技巧更是信手拈来,运用得炉火纯青。因此,一旦,脱离了飞机、大炮的轰炸之外,只要是短兵相接的战斗,志愿军不仅不吃亏,甚至还应该狠狠教训一下美国佬。然而,该片在这个问题上的文章很显然做得极其不足。 将老兵油子演绎得最出色的影片就是英国二战影片《伦敦上空的鹰》。 比较成功之处,是113师巧妙过江时的战斗场面,特别有味道。 40军118师与美军的遭遇战,绝对是一个败笔。 1、身处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所到之处,居然连哨兵都没有布置,荒谬至极!不仅如此,通讯连的战士们,看到美军,都像新兵蛋子似的楞在原地,可能么?!这还是参加过极其惨烈的解放战争的官兵么?! 记得在德国影片《古堡幽灵》中,当幽灵从地下现身的一瞬间,在场的六个建筑工人,立马呈战斗队形散开,一下子极其熟练地寻找到了有利地形,隐蔽起来。那种素质,至今都难以忘怀。 2、如果说通讯连在遭遇战中吃了亏,那么,集中了全师精兵强将的警卫连的出场,如此近距离的短兵相接,就不应该让美军占到丝毫的便宜。但是,影片中,丝毫没有感受到警卫连的干净利落。 对此,强烈建议导演多多借鉴南斯拉夫的二战影片《桥》中游击队精英们巧妙打击德军的精彩场面设计。五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战争影片依旧没有达到人家的那种出神入化的境界,遗憾至极。 五、抗美援朝战争是敌我双方投入了上百万兵力,在一个狭长的半岛上进行的大规模现代战争。除了战争的惨烈之外,应该说这场战争将志愿军高层将领们的战争智慧发挥到了极致。第一次战役的突然性,第二次战役的诱敌深入、请君入瓮,绝对堪称现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就最初的这两场战役而言,麦克阿瑟的美军完败,简直将美军在二战中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高大上形象丧失殆尽。 然而,该片并未就这个志愿军占尽优势的谋略过程,加以渲染,换言之,该片只注意到了彭老总个性化的鲁莽形象的艺术处理,从而极大忽视了彭老总的军事才华的巧妙施展,这是该片的又一大硬伤! 六、从中国战场上走出来的解放军士兵,通常面临着弹药不足的窘境,而单发击发的各种栓动步枪的优点,就是精度高。所以,在这样的战斗环境里千锤百炼的解放军战士们,应该是通过影片刻意演绎他们中的神枪手各种精彩场面。在此,可以有些抗日神剧的影子。难道志愿军的神射手张桃芳们只能够在最后时刻出现么?! 七、一般而言,只有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才不得已拼刺刀。而志愿军首战,是一场伏击战,由于突然性,所以,敌军都应该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铺天盖地的手榴弹和突如其来的机枪、冲锋枪子弹击毙,刺刀再长,也没有子弹射速快,所以,根本轮不到刺刀见红。这样的设计,无非就是更加充分展现战场的惨烈而已,在子弹够得着的地方,去拼刺刀,难道是为了显示志愿军的愚蠢么?!该片刻意渲染战争的惨烈,只会让观众感受到更多无谓的牺牲。 总之,该片精神层面过多,而战斗技巧方面偏少,很难给观众留下地球上最强陆军的光辉形象,这一点特别的遗憾。
0 阅读:2
苹苹看体育

苹苹看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