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好品”推介系列—山亭羊肉汤

信息参阅吧 2025-02-16 03:49:00

为不断扩大山亭农特产品网络知名度、市场影响力,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途径,助推我区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商投局将推出“山亭好品”推介系列,带大家领略“山亭好品”的魅力。本期推介“山亭好品”—山亭羊肉汤。

山亭羊肉汤,枣庄名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被誉为“鲁南第一汤”,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亭羊汤的历史,可追溯至 5600 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建新遗址陶鼎中发现有煮过的羊骨,而前掌大出土的商代贵族墓葬里,也有一个铜釜里放有熬煮过的羊猪等兽骨。这说明,当时以羊肉汤为主的饮食文化就已非常普遍。山亭有“膻肠子”风俗,就是小孩断奶时,第一次喂饭前,先来碗羊油熬的羊汤,润润肠胃,才能吃其他食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俗也养一方人。山亭人爱喝羊汤,是从祖辈、从儿时就刻在骨子里的。正所谓“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山亭”,若要请客,一般不直接说请你吃饭,而是说请你喝羊汤。喝羊汤,几乎成了山亭人请客吃饭的代名词。

山亭羊肉汤特点:汤白、味鲜、肉质滑嫩,无羊杂,纯羊肉。一年四季可饮,常饮可大补。吃“伏羊”是山亭最著名的饮食文化之一。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当年的雏羊,膘肥体健,肉嫩味美,趁着暑热,喝上一大碗羊肉汤,通身大汗淋漓,之后犹如久病初愈,周身畅快,神清气爽,宛若又一新人。山羊吃百草,百草即百药,百药入羊肚,药效在羊身,吃了山羊肉百病不缠身。《本草纲目》载:山羊味甘、性热、无毒,主治暖中、虚劳寒冷,补肾益气、镇静止惊、止痛,益养产妇,可开胃健脾,医治五劳七伤。实践证明,入伏后吃伏羊更是人们追求健康美食的正确选择。山羊在伏天吐故纳新,净身排汗,其肉味更纯正。

山亭羊肉汤,有清汤和肉汤之分。所谓清汤,就是不加任何调料的原汤,乳白如奶,入口清香,不膻不腥,沁人心脾;所谓肉汤,就是把煮好的羊肉切碎,放入辣椒、花椒、生姜、大蒜、香菜、葱花、味精、精盐、香油等佐料,兑清汤同饮,当然,肉汤回锅稍煨,回锅羊肉汤味道更佳。

山亭羊肉汤在选料上特别讲究,一般只用本地养的10千克至20千克左右的幼小山羊。先文火细烧,让尽可能多的蛋白质释放于汤中。待汤发白时,再猛火加煮,直至羊肉熟透,至此把肉捞出。待食客到,把大锅里的羊汤舀进砂锅,猛火炖之,然后再放进切成块的羊肉,花椒面、盐、味精等调和,锅开后大海碗盛上,撒上红彤彤的辣椒油,绿油油的蒜苗、葱花、香菜,酸溜溜的陈年老醋,香辣酸咸俱全,再来上几张老面烧饼,啧啧,绝了!汤浓肉香、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夹块羊肉轻轻咬,满嘴都是香味,那香味暖暖的,顺着咽喉,滑到肠胃,再传到肢梢,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悠然欲仙之美。

山亭饭店众多,羊汤馆更是多如繁星,城里,几乎街巷都有;乡下,几乎镇村皆有。家家爱喝羊汤、人人喜喝羊汤。要问山亭哪家羊肉汤最好喝?各有千秋!有“名驰鲁南三千里,誉满桥头第一家”的山亭于三羊肉汤,有“不喝巩二羊肉汤,枉来山亭走一趟”的巩二羊汤馆,还有郭家羊肉汤、顾家羊肉汤、老车站巩家早点羊汤、何家西集第一汤等等,数不胜数。其中,西集镇是鲁南山羊的发源地之一,西集羊肉汤久负盛名,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了集体商标。近年来,西集镇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肉羊产业,目前,全镇有1000多人从事肉羊养殖、贩运、屠宰和羊皮加工运销业务,每年销售商品山羊50多万只,还把羊肉汤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组建“游伏羲故里,喝鲁南名汤、赏土陶艺术”发展大平台,举办山亭区第二届伏羊文化节,先后接待中外游客20万人次。以“西集羊肉汤”为龙头的相关产业,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

0 阅读:2
信息参阅吧

信息参阅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