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周总理邀请卓别林吃饭,席间卓别林指出想带茅台酒作纪念

夜色独舞影 2025-03-29 09:10:24

很多人都不了解,周恩来总理其实与喜剧大师卓别林有过一次会面,这件事让人感觉就像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突然相遇了。1954年,周恩来总理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日内瓦会议,住在花山别墅。期间,他在这里与喜剧大师卓别林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面。

卓别林的喜剧片刚进入中国,周恩来总理就已经看过他的演出,对其表演风格颇为赞赏,可惜两人始终未曾谋面。直到这次参加日内瓦会议时,周总理才有机会观看卓别林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城市之光》。周总理事先得知,由于卓别林参与进步电影事业,受到美国反动派的打压,被迫带着全家离开生活了近四十年的美国,在偏远的小村庄安家。为此,周总理特意邀请卓别林一家前来相聚。

接到邀请电话时,卓别林激动万分。他对中国并不陌生,早在30年代初期,他曾在东方旅行途中乘船经过上海,并在那里短暂停留。在那段时间里,他结识了梅兰芳等中国艺术家,但与周恩来这样的高层领导人尚未有过直接接触。尽管如此,他对周总理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意。卓别林万万没想到,他和家人刚到花山别墅,就看见周总理已经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台阶上等着他们了。这让他既惊喜又感动。

周总理首先打破沉默,他早在四十年前就从电影中认识了卓别林。总理紧紧握住卓别林的手,连连称赞他的艺术才华,特别提到了卓别林的《城市之光》,这部揭露资本主义问题的电影。听到这些,卓别林感到心里暖洋洋的,因为当时美国政府已经禁止他的电影上映,还不允许他再次入境。今天能得到周总理的认可,卓别林觉得与总理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坐下后,两人愉快地展开了对话。

周总理与卓别林聊起了日内瓦会议的情况,还按照卓别林的意思,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卓别林听后深受触动,感叹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真诚地表达了想去新中国看看的愿望。周总理热情地邀请他来中国访问,卓别林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卓别林看着满桌的美味,目光立刻被眼前的茅台酒吸引。他指着酒瓶称赞道:“这才是真男人该喝的酒,像中国的香槟!”接着,他试探性地问,能不能带一瓶回去当作纪念。周总理爽快地答应送他两瓶。后来,香酥鸭上桌,卓别林吃得停不下来,连连夸赞味道太棒了。

卓别林用餐时心情愉悦,唯一遗憾的是他有个孩子未能到场,无法品尝中国美食。这番无心之言被周总理留意,他立刻让工作人员打包了一只备用的香酥鸭和烧饼,请卓别林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卓别林深受感动,初次与周总理会面,这位大国领袖竟对他这个身处困境的人展现出如此真挚的关怀。这次会面持续了整整七个小时,临别时,周总理特意与卓别林及其家人拍了一张合影作为纪念。

那次会面深深印在卓别林心里,让他对中国的感情更加深厚。后来在瑞士,他观看了我国拍摄的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对中国记者说:这种片子拍得真好,希望中国以后能多制作一些这样的作品。卓别林搬到瑞士生活后,日子过得挺舒心。后来,他妻子替他回了趟美国,参加联美公司的董事会,顺便把卓别林在美国的所有资产都处理掉了。她还把卓别林的手稿、电影这些重要的东西统统打包带回了瑞士。此后,卓别林仅有一次重返美国,那次行程的唯一目的是接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殊荣。

提到卓别林为何离开美国,这个原因想必大家都还记忆犹新。1947年12月,卓别林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我对好莱坞宣战》。他在文章里说:我下定决心要跟好莱坞以及那里的人彻底翻脸。我讨厌那些在背后说三道四的家伙……用不了多久,我大概就会离开美国了……卓别林一边在好莱坞公开表达对抗,一边也展现出他对美国随意侵犯民众尊严和基本权利的强烈不满。在这个国家,连他最基本的权利都难以得到保障。

之后,卓别林也仔细思考过,为什么他在美国会引发如此强烈的负面情绪。卓别林自己都认为,他最大的“问题”除了没成为美国公民,就是不肯跟着大家走。尽管他不是共产党,但他也不愿意跟着大众去敌视他们,这让不少人对他非常不满。1958年,卓别林公开表示不再拍电影,搬到日内瓦湖边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那段日子里,他着手撰写《我的自传》,这本回忆录前后用了五年时间才写完。

19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卓别林颁发了大不列颠帝国勋章。两年后,卓别林在瑞士去世,终年88岁。他去世一年后,有人偷走了他的遗体,企图以此向他的家人勒索钱财。不过,盗墓者最终被抓,11周后,卓别林的遗体在日内瓦湖附近被找到。

0 阅读:9
夜色独舞影

夜色独舞影

夜色独舞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