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这幅对联相传出自宋代文豪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有一次去一寺庙游玩,初到寺庙时,和尚见他衣着朴素,态度冷淡,只说了声“坐”,并对小和尚喊“茶” ;当得知他是当地有名的苏东坡时,态度立刻转变,恭敬地说“请坐”,并吩咐小和尚“泡茶”;最后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苏学士,更是满脸堆笑,连声说“请上坐”,急忙让小和尚“泡好茶” 。临别时,和尚请苏东坡题字留念,苏东坡便写下此联。此联以简洁直白的语言,通过对和尚三次不同态度的生动描绘,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以貌取人、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揭示了这类人嫌贫爱富、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省。

一色水天秋,却难洗三字污秽
双清风月夜,正好分两世精忠
该联中的“三字污秽”指的是“莫须有”,这是秦桧等人为抗金名将岳飞所捏造的罪名。岳飞一生精忠报国,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为保卫南宋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却遭奸臣陷害,冤死风波亭。上联借西湖水天秋色,感慨即便如此广阔浩渺的天地之景,也难以洗去“莫须有”这三字所承载的千古奇冤和对忠臣的污蔑;下联以清风明月的高洁之景,赞美岳飞和岳云父子两代人的精忠报国精神,他们的忠诚如同清风明月般皎洁,光照千秋。此联将自然之景与历史人物命运紧密结合,既抒发了对奸臣的愤恨,也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崇敬与惋惜之情 。

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
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慈禧太后在晚清时期垂帘听政长达二十多年,在其统治期间,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列强的侵略,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致使大量国土被割让,国家主权丧失,严重损害了民族利益。“尊号十六字” 指慈禧太后拥有众多尊崇的称号,如“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等,这些华丽的尊号看似彰显尊贵,实则与她丧权辱国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讽刺她徒有尊号,却无治国安邦之能,反而祸国殃民,所谓尊号不过是欺世盗名,欺瞒上天与百姓。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1923年,曹锟为了当上总统,以重金收买国会议员,通过贿选的方式“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上联说百姓和国家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变,无论南方北方,都在混乱之中;下联直接痛斥曹锟的总统之位来路不正,他根本不是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的“东西” ,有力地揭露了曹锟贿选的丑恶本质和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腐朽,表达了民众对其行为的愤怒与不满。

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
这副对联从多个角度刻画了腐败官员的形象。“官大,权大,肚子大”描绘了腐败官员凭借手中权力,肆意享受,生活奢靡,大腹便便的模样;“口袋更大”则直白地指出他们贪婪敛财,将大量钱财收入私囊。“手长”指他们利用职权大肆谋取私利,伸出贪婪之手;“舌长”表示他们巧舌如簧,善于为自己的腐败行为狡辩,同时也会搬弄是非;“裙带长”反映了他们通过各种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然而,下联“好景不长”则点明,这种腐败行为终究不能长久,腐败者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历史的审判,警示意味浓厚。

大老爷过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红白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高粱未熟,青黄两不接,送甚东西
此联以百姓的口吻,辛辣地讽刺了县太爷的贪婪和对百姓的盘剥。县太爷过生日,不顾百姓死活,金银钱财一概搜刮,无论是红事(喜事)还是白事(丧事),都不放过敛财的机会,搜刮范围广,毫无底线。而此时的小百姓,面对庄稼未熟、青黄不接的困境,生活难以为继,根本拿不出东西来供奉县太爷 。对联通过鲜明的对比,将县太爷的贪婪残暴与百姓的困苦艰难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吏鱼肉百姓的丑恶嘴脸,表达了民众对贪官污吏的强烈不满与愤恨。

民国万税,牛头喜得生龙角
天下太贫,狗嘴何曾出象牙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满足私欲,政府不断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几乎到了“万税”的地步,沉重的赋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导致民不聊生,天下一片贫困景象。“牛头喜得生龙角” 用夸张和戏谑的手法,讽刺政府各种奇葩税收如同牛头长出龙角般荒诞离奇;“狗嘴何曾出象牙”则进一步嘲讽政府的这些税收政策根本不可能给百姓带来好处,只能是对百姓的无尽剥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政府的腐朽统治。

冬迁南国,夏选北疆,会不背时令
彼避严寒,此消酷暑,风正合人心
此联针对社会上一些不良会风进行讽刺。一些会议组织者不注重会议的实际内容和效果,而是将会议地点的选择作为享受的机会,冬天将会议安排在温暖的南方,夏天则选在凉爽的北方,美其名曰“不背时令”“正合人心” ,实际上是借开会之名,行游山玩水、避寒消暑之实,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也助长了不良风气。对联以看似褒扬实则讽刺的语气,对这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的会风进行了有力批判,呼吁树立务实、节俭的良好会风。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这副对联采用反讽的手法,表面上夸赞贪官“爱民若子”“执法如山”,实则揭露其贪婪本质。贪官嘴上说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子女,可实际上在他们眼中,金子银子才是真正的“子女”,对钱财的贪婪远超对百姓的关爱;所谓“执法如山”,在贪官那里,金钱堆砌而成的“钱山”才是他们依靠的“靠山”,法律在金钱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只要有钱,就可以肆意践踏法律。对联以幽默诙谐又尖锐犀利的语言,将贪官虚伪贪婪、徇私枉法的丑恶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明脉理,开口动手便错
胡用药方,居心何日能良
在旧时的街巷坊间,有这样一群医者,他们本应悬壶济世,却因医术浅薄、医德沦丧,成了病患的噩梦。他们对脉象病理似懂非懂,仅凭一知半解便轻易开口诊断、草率施治,误诊错治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求私利胡乱开具药方,将患者的安危抛诸脑后。百姓们深受其苦,愤懑难平,于是以联为刃,写下这副对联。短短两句,以犀利的笔触、直白的语言,将庸医医术拙劣、道德败坏的本质暴露于世人眼前,既是对庸医的严厉批判,也是对医德医术的深切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