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陷资金困局,前CEO离职引争议,228亿融资去向成谜

鱼俊讲车 2025-04-17 16:53:36

哪吒汽车困局:烧光228亿后的多米诺骨牌

曾经风光无限的哪吒汽车,2022年销量还突破15万辆,直接挤进了造车新势力前列,让“蔚小理”都得捏把汗。可这才几年光景,怎么就突然不行了呢?哪吒汽车,现在到底怎么了?

说白了,现在的哪吒汽车,用一个字形容就是“难”。财务危机缠身,经销商哭着喊着要维权,工厂也跟着停摆,核心问题就俩字:没钱!而且亏得那叫一个惨,烧光了228亿,这钱都花哪儿去了?

哪吒汽车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和它早期的“低价高配”策略脱不了干系。这招在初期确实奏效,靠着性价比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但你品,你细品,这“低价”和“高配”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配置上去了,价格压下来了,利润空间自然就小了。长此以往,资金链不出问题才怪。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4年第二季度,银行突然抽贷,这直接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贷款一抽,资金链彻底断裂,上市计划也泡汤了。这下好了,想翻身都难了。

面对困境,哪吒汽车也不是没想过自救。2025年3月,他们搞了一波内部改革,又是调整组织架构,又是搞全员持股,还想着大力发展海外业务。这些措施能不能起作用,现在还真不好说。

除了内部改革,哪吒汽车还搞了一波“债转股”,拉来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134家供应商,把欠他们的20多亿债务转成了股权。还引入了泰国金融机构的战略授信,拿到了100亿泰铢(约合21.5亿元人民币)。这波操作猛如虎,但能不能真的解决问题,还得看后续发展。

说到海外市场,哪吒汽车也算是下了血本。2023年10月,他们的泰国工厂就投产了,想着靠海外市场来拯救自己。但海外市场这块“蛋糕”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竞争同样激烈。

更让人浮想联翩的是,前CEO张勇突然被曝“跑路”到英国,虽然他本人回应说只是去当顾问,还到处奔波融资。但这事儿一出,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再加上创始人方运舟接任CEO,宣布要“二次创业”,这其中的故事,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哪吒汽车的经销商们日子也不好过。全国300多家经销商,二十多家代表集体维权,哭着喊着要赔偿损失、返还欠款,还要恢复售后服务体系。这些经销商跟着哪吒汽车一路走来,现在却落得这步田地,确实让人唏嘘。

供应商们也跟着提心吊胆。债转股协议对他们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哪吒汽车如果真的倒了,他们的股权岂不也跟着打了水漂?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比亚迪一骑绝尘,蔚来、小鹏、理想、小米等一众品牌紧随其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就说了,未来的汽车行业,将是各种模式之间的竞争,什么比亚迪模式、华为模式、互联网造车模式等等。哪吒汽车到底属于哪种模式?这种模式又有什么优劣势?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下威马汽车。威马汽车破产重整,给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敲响了警钟。新能源汽车行业,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2024年4月,哪吒汽车的母公司还增加注册资本,从22.5亿元人民币增至35亿元人民币,也算是增加一些抵御风险的资本。

2023年上海车展,哪吒汽车还发布了浩智战略2.0,想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发力。但这技术到底能不能落地,能不能提升产品竞争力,还是个未知数。

2021年,360集团还领投了哪吒汽车的D轮融资。现在哪吒汽车出了事,360集团会不会继续支持?支持力度又有多大?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哪吒汽车的命运。

一句话,哪吒汽车现在的情况,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扣一环,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它能不能成功“闹海”,摆脱困境,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 阅读:201

评论列表

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

2
2025-04-19 08:50

就是老板自己赚够跑路了

鱼俊讲车

鱼俊讲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