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高手如云。有些人一生败绩累累,但却并不气馁,最终武功臻于绝顶境界,比如郭靖。他早年因悟性太低,结果先后败在杨康、黄药师、裘千仞、欧阳锋、欧阳克等人手里,然而天道酬勤,他越挫越勇,最终武功不在五绝之下。
也有人经历非凡,因其悟性过高,也因其运气不错,所以这一生居然从未有过一败,在金庸笔下就存在四位高手,可说他们这一生基本都没有败过。
张三丰张三丰16岁左右,在武当闭关,十多年后内力大进。其后他广泛阅读道家经典,将其理论与自身武学相印证,实力大进,中年后手持一柄真武剑,在武林中扫荡群邪(详情请参考《笑傲江湖》)。能够称为“扫荡”,足见天下邪魔高手再难抵挡其宝剑凌厉一击。此后,他拼命钻研武学,在七十岁那一年,终于神功大成。
所以,张三丰后半生基本不会有败绩,咱们必须将目光放到他的前半生。张三丰前半生最惊险的两场战斗,一为华山斗尹克西,可以说,张三丰此时跨了好几个“级别”与尹克西交手,因此杨过虽然有帮助,顶多算扯了个平,这一战他虽狼狈,却并未败北。
二是少林寺大战昆仑三圣何足道,此人武功远在张三丰之上,但在与张三丰比武时,二人规定比试十招,十招内何足道没有拿下张三丰,心灰意冷而去。可见,这一战张三丰同样没有败北。
因此,在下认为,张三丰亦可算得上一生未败。
独孤求败“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剑魔独孤求败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聪明在哪里呢?他总是寻找与自己武学相匹配的对手,而非“跨等级”挑战那些武功远胜自己的人,原因很简单,一是遇到武功远胜自己的人,一上手就败了没有意义;二是寻找与自己武功相匹配之人,可以不断磨练自己的武学,可以通过实战来总结经验。
所以,他这一生的武学修为,之所以能够从利剑到软剑到重剑,再到木剑、无剑,原因就是每个阶段都找到了合适的对手,且从未败过。
如此修行,自然能够成为绝顶高手,当他终于达到无剑水平的时候,天下再难找到能与他相匹配的对手,独孤求败的武学之路遂就此而止。换句话说,如果还有凌驾于他之上的高手,那么独孤求败未来的武功会继续进步。
这便是他感叹生平再难遇到敌手的原因,并非矫情。
萧峰萧峰,人称战神。此人出场时,就基本已经“满级”,书中记载萧峰这一生大小上百场战斗,从未有过一败。那些内力高于他、招式比他精妙之人,打到后面往往都输给萧峰一招半式,而且都心服口服。可以看出,萧峰是一个以弱胜强的代表,即遇强则强。
在小说中,即便遇到扫地僧这样的存在,萧峰同样没有黯然失色。扫地僧武功远胜于萧峰,仅仅凭借体外真气,便能将萧峰降龙十八掌的霸道掌力消弭于无形,按理说萧峰必败无疑。
然而二人实战时,萧峰依旧凭借手中的绝顶掌法重创扫地僧,打断了他的两根肋骨,扫地僧心服口服,且给出了至高凭借——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
因此,在下认为,萧峰亦可算作金老笔下从未败北的绝顶高手。
阿青最后一位是《越女剑》主人公阿青,比起独孤求败、张三丰、萧峰等人,阿青更类似神话人物。首先,此女出自《三十三剑客图》,这里面都有谁呢?基本都是神仙,如嫦娥、广成子等,而阿青排名第一位,足见其了得。
其次,阿青的剑术太过惊艳,太过离奇。只需通过书中一段原文即可发现,阿青的武功足以甩独孤求败、张三丰等人几条街——蓦地里宫门外响起了一阵吆喝声,跟着呛啷啷、呛啷啷响声不绝,那是兵刃落地之声。这声音从宫门外直响进来,便如一条极长的长蛇,飞快的游来,长廊上也响起了兵刃落地的声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
一个人,任你武功再高,也难敌千军万马。萧峰武功盖世,区区聚贤庄三百多江湖人士(其中二流高手不过三四十人而已),就差点打死了他;黄药师、一灯大师、周伯通三人联手,天下几乎无人能敌,独孤求败、张三丰遇到他们三人,恐怕也得败北,然而在蒙古大军中,区区几个百人队,就差点要了他们的性命(周伯通还中了一箭)。
反观阿青,一个人几乎瞬间就几百了越国两千高手,注意,这些剑士、甲士武艺都很高,小说开头就有吴、越两国剑士比武的情景,可见他们比之寻常士兵,实力高了非常高。饶是如此,阿青依旧如切菜般虐了他们。
这样的实力,独孤求败如何能比?后世无一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