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龙记》中,读者朋友知道了一个坏消息——郭靖、黄蓉战死襄阳。这里贴一下原文——“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一代大侠终于陨落,这是武侠时代的悲剧,也是历史大势所趋,谁也无法改变。
在《神雕侠侣》中金老曾说过,当蒙哥被杨过杀死后,忽必烈便赶着回去与阿里不哥争位,后来虽然忽必烈得胜,但蒙古军已然元气大伤,无力南攻,一直到十三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军才再度进攻襄阳。所以从时间线上看,郭靖战死时,年纪大概在70岁左右,不算英年早逝,想必大家比较能接受一点。
一书中记载,郭靖一家子中,他与夫人黄蓉双双殉难,儿子郭破虏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糊里糊涂也死在了襄阳城中,屠龙刀因此失去了踪迹。大女儿郭芙和女婿耶律齐,书中没有交代他们的结局,但是从郭芙维护父母的表现来看,她的结局恐怕也不理想。在《神雕侠侣》中,郭芙虽然脑子不行,性格一塌糊涂,但毕竟还是有一颗孝顺的心。
面对金轮法王的威胁,郭芙宁死不离开受难的母亲;破庙之中,当尼摩星现身时,郭芙自然而然就站在了妹妹郭襄身前。郭芙虽笨,但维护家人这件事,谁也比不上她。
所以,郭靖、黄蓉战死之时,郭芙岂能独自苟活?因此在下认为郭芙的结局也不理想。此外,耶律齐这个人也是一个关键,在《神雕侠侣》结尾襄阳大战时,耶律齐与手下被蒙古大军围困,当杨过出现要救他走时,耶律齐说了这样一段话——“杨兄弟,多谢你相救,只是我尚有部属被围,义不能独生,我要跟他们死在一起。”襄阳城破,耶律齐部下死战,他又岂能独自逃生?
因此,在下认为,后来襄阳城破之日,郭靖一家子,除了郭襄,全都罹难。为了襄阳、为了南宋、为了天下百姓,郭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更奉献了自己的家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天下更有何人比得上郭大侠?痛哉!
二不过苍天有眼,毕竟还是为郭靖一家留下了一条血脉,此人就是郭襄。很奇怪,论武功,郭襄远不及自己父母,甚至连姐姐、姐夫都不如,为何偏偏就她没事呢?只能说造化弄人,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郭襄能够活着,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在下却认为这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
在连载版《倚天屠龙记》,金老曾比较直白的交代了郭襄的无脑行为——此后数十年中,郭襄足迹遍于天下,到处寻访杨过和小龙女夫妇,当真是情之所钟,至老不悔。但杨过夫妇竟是从此不知所终,再不在人间一现侠踪。郭襄足足找了杨过数十年时间,这恐怕已经不是痴情了,而是因为过于喜欢杨过,产生心魔了。
或许金老先生也觉得不合理,于是在新修版中给予修改,没那么无脑,但也令人无语——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也许是因为寻找杨过不得,也许是因为为情所困无颜再回襄阳,襄阳城破那日,郭襄竟然没有在襄阳城中!原文是这样写的——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这是郭襄一生最为丢脸的一件事!且容在下分析。
三襄阳城破非朝夕之功,不是说忽必烈来攻打襄阳城,然后一下子就攻破了这座危城。作为郭靖、黄蓉的女儿,当襄阳城再度面临危机时,她定然能收到消息(黄蓉还给她准备了倚天剑),况且凡事皆有预兆,忽必烈难道是天降神兵突然落在襄阳城外吗?显然不是,他来攻打襄阳,必然要经过许多地方,而各地探子必能将忽必烈的去向报知襄阳城,试问谁人不知?
郭襄走遍天下,且朋友满天下(大都是因为杨过),忽必烈率军赶往襄阳的消息,她如何能够不知?如果不知,她在西川又怎能得知襄阳有危险?
所以结果只有一个:她在明知道襄阳会再度发生战争的情况,依旧待在西川,无动于衷!直到襄阳城破,她才迫不及待赶到襄阳,这又有什么意义?
各位不妨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襄阳城下,烽火连天,战鼓雷动,郭靖带着黄蓉、耶律齐、郭芙、郭破虏等人于万军之中拼命厮杀,境况之惨烈,可谓血流成河,尸骨成山。而画风一转,这边呢?郭襄正在西川某一所在,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排遣内心对杨过的思念。
这是郭襄此生最为丢脸的一件事,很难想象,出生在郭靖这样一个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理念的家庭中,郭襄竟然因为个人的小爱,在关键时刻没有与家人站在一起,这是最为丢脸的一件事。
当然,这件事自然也成了郭襄一辈子的遗憾,所以灭绝师太转述遗言说:“她老人家生前曾竭尽心力,寻访屠龙宝刀,始终没成功,逝世之时,将这秘密传给了我恩师风陵师太。”
郭靖、黄蓉之死,对郭襄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同时也让她彻底明白个人小爱根本无关重要,遂真正放下了对杨过的爱意,在四十岁那一年大彻大悟出家当了尼姑。可以说,从那一刻起,郭襄就是在为父母的遗命而活——寻找屠龙刀。因此,她生前竭尽全力,在武林中寻找屠龙刀的下落,只为弥补当年自己犯下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