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太子大多都是人人自危,虽然已经是储君的身份,但无情最是帝王家,像稳坐太子之之位舅舅都是丞相、母亲是皇后的李承乾,还不是死在了父皇的猜忌和兄弟的谋害之下。
但要说位置坐的最稳的太子,更是皇帝和满朝文武公认的太子,那仅有朱标一人,这位皇子不光深受文武百官喜爱,并且从不受自己老爹忌惮,毫不夸张的说朱元璋自从上位后,第一件事是怎么将自己的皇位坐稳,第二件事就是怎么让朱标的位置坐稳,别的皇帝都忌惮自己的儿子私交党羽篡位,而他亲手给儿子拉拢无数党羽。
并且兄弟们都不与他相争,就算是朱标不做皇子,老朱也会让他的儿子当皇帝,那朱标为何这么受宠呢?他最后又因为什么死去,这位“最佳继承人”去世后老朱又该如何?
不一样的父子情愫当年朱元璋还是起义军小首领的时候,郭子兴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而老朱和马氏其实早就互生爱慕之心,所以这桩婚事来的十分凑巧,佳偶天成。
老朱是苦孩子出身,年少时期父母都离他而去,期间当过乞丐和尚,幸得一个契机才能让自己在红巾军内扎根有所成就,不光和汤和等好兄弟都共谋大业,还守护了爱妻马氏。马氏对他极好,不光无条件的支持他,还不顾自己身体伤痛给他烙饼送饼吃。
两人在婚后的第四年终于有了第一个孩子,便是儿子朱标。其实老朱在朱标出生前就有了几个儿子,不过都是他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收下的义子。比如当时的何文辉,就是他为了牵制战场局势;而其他的一些义子则是队伍中将领部下战死后留下的遗孤以及亲戚家的孩子。
但总归说养子和亲生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并且朱标是自己的发妻所生,马氏对老朱来说不光是黑暗当中唯一的光,更是在家中和队伍里帮衬他的一把好手,还帮助他在郭子兴那边说了不少情面调和了两人的关系,所以爱妻的孩子必定是最受宠爱的。
加上他是长子,初为人父的老朱自然更加珍爱。当时长子出生时老朱正是在红巾军中大展头角的时候,冥冥之中老朱也会觉得这是老天爷给他日后的事业安排继承人了。
老朱在当时是吴王,而在朱标稍微大一些后他立马就将他立为世子,并且毫不掩饰的就按照继承人的方向培养他,不光给他请来名师指导还亲自问候功课和武学。
稳坐位置的因素而朱标结合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十分刻苦又乖巧懂事,所以是越长大越被父亲喜爱,连同跟着老朱的好兄弟们都拿他当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对待,而朱标也是极其懂事的对各位长辈回报。
他跟着父亲长辈一直打天下,等到老朱称帝后自然太子的位置也是他的。他坐上这个位置众人也是合乎常理的,在称帝后老朱在政治上有什么重大决策,都会和朱标马氏两人商量,一家三口不分君臣后宫。
老朱还经常将奏折放在儿子面前让他处理看看,为的也是测试他的能力,古往今来皇室哪有这样融洽的父子关系呢?但偏偏这样的父子日常经历了二十五年,这也足以说明他在治理上面是有真东西的,不然老朱早就“掀桌”了。
朱标有这样的能力离不开父亲的培养,他身边的亲近之人全都是“老朱甄选”的,比如辅佐他的李善长,徐达都是他的老师;太子宫内还有常遇春、刘伯温等人辅佐。并且在朱标长大后他亲自给儿子挑选了太子妃常氏,就是常遇春的长女,这下不光让他和常家绑在一起,连同太子妃的表弟家蓝玉都成了一家亲戚。
除了外部的因素和深受父亲喜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兄弟跟他争风吃醋,孩子多了难免争宠计较,这样的事在老百姓家都是很常见的,但在朱标这里从没发生过。
只因朱标善良,未当太子的时候他和弟弟们相处都是“长兄如父”一般,甚至在老朱想要责罚他们时经常站出来替弟弟们说话挨罚,别人家的皇子都是巴不得互相打起来好坐收渔翁之利,但朱标看着弟弟们不和睦还会从中调解。
他的学识和胸怀在兄弟们之间也是受到大家敬佩的,所以别的皇子没必要跟朱标去争。第一根本争不过,朱标在朝臣和皇帝那无法撼动;第二是心服口服,并且不用去争抢朱标都会善待他们,所以根本没必要折腾。
而关于明朝的历史上有个十分有趣的记载,朱元璋在后期性格十分暴躁,所以有大臣忤逆他的意思跟他对着干的时候他都当堂提着剑喊打喊杀。但如果朱标在场阻拦一下,你的命就一定保下来了。要是你忤逆皇帝是事出有因确实合理让马皇后知道了,还会说服老朱同意你的纳谏。
朱元璋在外征战的时候就让朱标给他监国,回来了朱标就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满朝文武都是看着朱标长大的,对他跟自己的亲儿子没区别。所以朱标这个太子的存在可谓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天妒英才朱元璋给他铺路准备迁都时便派朱标前去,毕竟这样的大事经过他的手后为他以后登基也有好处,但可惜天妒英才,在朱标考察完毕回南京的路上染上了风寒,回宫后一直医治不好,不久便病逝。
长子去世老朱哀痛不易,他不光失去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也失去了大明王朝的继承人,而在朱标生病期间还没忘记父亲派给他的迁都任务,一直撰写奏折给父皇呈递。
朱标的病逝让后期的明朝动乱不堪,而新的帝王人选朱元璋也在他的儿子中选择,为朱标的儿子再次铺路,也造成了许多惨案的发生。
所以在明朝历史上朱标的逝去是可惜的,如若他还活着自然没有后期削藩起义的事情发生,相信明朝的寿命也会随之增加,对此您这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