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大臣在东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杀了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政变”。
政变后的第11个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享年八十二岁。
我们都知道政变是有风险的,武则天明明已经立李显为太子,他只需要再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
为何还要冒着失败被废的风险,发动“神龙政变”呢?
事实上,他不冒真不行!
一、武则天在选太子时,为何要舍近求远放着洛阳现太子李旦不用,反而要接回远在房州的废帝李显呢?
她这么做既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防范。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东北契丹爆发了“营州之乱”。
武则天想趁机提升下武家子弟的名望,于是先后派出武三思、武攸宜、武懿宗等挂帅出征,并且还给配了二十八将,以及仅剩的名将王孝杰。
结果,武家子弟一到战场立马软了,敌人兵马还未到,他们就弃城逃跑。敌人走了,他们就拿当地平民百姓出气,以投降叛军的罪名随意屠杀。
营州之乱后,武家子弟名声大臭,连带着武则天威望大损。武家人想要继承太子之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此时,李家最有竞争力的是皇嗣李旦。
一直以来,那些拥护李唐的大臣守护的对象是主动让位的李旦,而不是远在房州的废帝李显。
这种情况下,武则天要是直接立李旦为皇太子,自己必然会面临被太子架空的可能。武则天还不想放权,自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但立太子之事又迫在眉睫!
武则天当机立断,将李显这个准备已久的备胎从房州拉回来当太子。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秘密接回李显及家人。六个月后,又宣布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
李显是高宗临终前亲自选出的皇位继承人,而李旦只是武则天选出来的傀儡皇帝,从法统上来看李显比李旦纯正。
这点李旦是看在眼里的!
当武则天将李显接回洛阳后,李旦就知道太子之位不保了,于是他主动请求逊位,要将太子之位让给哥哥李显。
李显的太子之位确定后,武则天就恢复了李旦的自由,复封为相王兼领太子右卫率,后又遥领安北大都护。
武则天这招非常厉害,可谓是一石三鸟!
即解决了太子人选,又避免太子做大威胁到自己,还维护了武家人。
由于李显法统比李旦高,一部分拥李派就从支持李旦转向了李显,瞬间就将铁桶一块的拥李派给分裂了。
武则天又趁机给予李旦自由,目的是让李旦去牵制李显。
武家作为争位失败者,面临被彻底清洗的风险,为了防止武家垮台,武则天又果断启用梁王武三思。
李显对武则天的恐惧是发至内心的!
政变发生时,武则天已经81岁了,可是她照样很有震慑力。
当李显站在武则天榻前,武则天的一句话就让李显吓得魂飞魄散、想要逃走,要不是桓彦范拉住李显,李显早就没有当皇帝的机会。
李显如果不是软弱,他根本就活不下来,早就被武则天杀掉了。他在武则天的恐怖高压下生活了二十多年,并被改姓为武。这已经不仅是软弱可以形容的,而是彻底失去了人格。
只有选这样的人当太子,武则天才觉得可以睡个安稳觉。
可惜,武则天还是失算了!
二、“神龙政变”发生的太过突然,很多人是没有预料到的。武则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千算万算,还是失算了。
不仅武则天没算到,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人也没算到,连怎么死都不知道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更是没算到。
至于李显则是被赶鸭子上架,到了关键时刻差点就不玩的主,他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当武则天将李显立为太子,大家都在等时间,等武则天驾崩,权力进行自然过渡就行,没人想要冒险搞什么政变。
从这层意义上看,“神龙政变”好像是没有意义的。
不论有没有政变,江山必然要回归李唐,李显已经是太子,自然可以继承皇位。
问题是,意外发生了!
武则天晚年多灾多病,精力和体力都无法支撑她长时间地处理朝政。但是她又不想就此放权,就将张昌宗和张易之两兄弟从后宫推到了前朝,成了自己的耳目。
两人的权势能有多高?
武三思和武承嗣当着众人的面争着要替二张兄弟牵马,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居然主动上奏替二张封王。武周王朝的两大权贵家族都如此,更别说其他人了。
好在武则天还没有糊涂过头,只是将二张兄弟封为了国公。
按理说,二张兄弟已经贵不可言了,但凡两人踏踏实实当武则天的男宠,完全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两人偏偏要干政。
你干政就干政,只要别做得太过分,别人也不敢找他们的麻烦。
然而,二张兄弟做事完全是不考虑后果的!
三、长安元年(701年)九月,太子李显最疼爱的女儿永泰公主,跟丈夫武延基、哥哥李重润闲来无事,就关起门来唠唠家常。
三人聊着聊着,就扯到二张兄弟的话题去了,越说越气愤,越气愤就骂得越难听,情绪一来也不管会不会隔墙有耳。
骂完后,三人也就将此事给忘记了。几天后,三人的对话就传到了张易之耳朵里。
于是,两兄弟就跑到武则天跟前告状。
原本只是一件类似骂街的小事,谁知道武则天却勃然大怒。立马将太子李显叫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然后给李显留下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
没多久,李重润、武延基、永泰公主的死讯就传遍整个洛阳。
李重润是李显嫡长子,降生时就被爷爷高宗立为皇太孙;永泰郡主是李显最疼爱的女儿,她老公武延基又是被寄予厚望的武家第三代接班人。
三人就因为二张兄弟的一句话被杀,这一次二张兄弟算是彻底把“李武”两家都给得罪透了。
二张兄弟的坏事还不止这些!
御史大夫魏元忠曾经弹劾二张兄弟,二张就向武则天哭诉,反而诬告魏元忠与司礼丞高戬谋反。后来在张说的作证下,才还了魏元忠的清白。
事后,二张兄弟不仅没被处理,魏元忠和张说反而被外贬了。此后二张兄弟更加放肆、贪赃枉法,朝堂上正直的大臣都对二张兄弟心怀怨恨。
武则天却不管不问,就算洛阳城里出现了“张氏兄弟要谋反”的传言,她也是充耳不闻。武则天的态度让拥李派感到了恐惧,他们知道二张兄弟是不会让李显顺利继位的。
那些攀附二张兄弟的武家子弟,也有想要利用两人来阻止太子李显继承皇位。
四、长寿元年(692年),武承嗣因为做太子的幻想彻底破灭,忧愤而死。
原本武则天很看好武承嗣的,她觉得武承嗣是最有资格跟李家争太子之位的人。所以在立子、立侄为太子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
后来发生了“营州之乱”,让世人看清了武家人的无能,在朝廷大臣李昭德、狄仁杰、吉顼等人的不断劝说下,武则天终于做出立子不立侄的最后决定。
武承嗣作为争位失败者迅速被边缘化,武三思则被武则天推上了前台,成为了武家新的代表人物。
武三思上位后也起了争夺太子的心思,同时武则天也有立他的想法。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欲立武三思为皇太子,询问宰相们的意见。狄仁杰劝谏说,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若立太子非庐陵王不可。
武则天听完大怒,不过没多久还是顺应天意,立李显为太子。
武三思跟武承嗣不一样,失去太子之位并没有就此颓废下去,反而一直在找机会让李显无法继承皇位。
二张兄弟虽然害死了武家第三代接班人,但那是武承嗣的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帮了武三思的大忙。
所以,武三思是有跟二张兄弟合作的可能的。
一旦两者合作,武三思利用二张作为武则天代言人的身份,趁武则天病重的时候,发布不利于李显的圣旨,将李显的太子之位给撸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显继位后,武三思竟然敢勾搭李显老婆韦氏,而且还是正大光明的给李显带绿帽子,可见武三思一直没有放弃搞掉李显。
这是拥护李唐的大臣不愿意看到的!
想要让这些情况不出现,拥李派只能是通过发动“神龙政变”,先将二张兄弟除掉再逼迫武则天退位来实现。
有意思的是,政变过程中太子李显差点就临终脱逃了。
李多祚率领几个禁军将领前往东宫迎接太子,没想到事到临头李显突然害怕了。一想到母亲的铁血政策,李显不由得双腿发软,当场撂摊子就不干了。
这下子,参与政变的众人就傻眼了!
如果太子不出面,这次政变也就彻底失去了正义性,就成了造反行为了。后来在张柬之等人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下,李显才硬着头皮接着干。
换言之,如果不发生“神龙政变”,李显大概率是活不到登基的时候。
calculus
长寿元年(692年),武承嗣因为做太子的幻想彻底破灭,忧愤而死。----他698年去世的。小编让他少活了6年
炽天使
小编,李显是神仙吗?还是你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