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和上海市长江沙洲三岛争夺始末

大坎看历史 2024-11-11 15:42:52

长江每年都要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奔流到海,对东海海岸的形成和长江口一带的自然地貌,自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河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停滞沉积在江河的河口地区,使海岸线变化频繁。长江口距今5000至6000年时还在镇江,扬州一带。近2000年来,长江南岸边滩约以平均每年25米的速度向海延伸,北岸的沙岛相继并为陆地,长江口门宽度从180公里束窄到90公里。在上海的土地面积,60%以上的陆地是由近2000年长江带来的泥沙沉积所形成的。崇明岛成陆不过500年的历史,横沙、长兴两岛成陆的历史仅百余年。清末以来,长江口每年平均新淤面积9平方公里。在径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长江口水下浅滩的演变异常活跃,常给航运造成困难。

长江口处的沙洲岛,主要是长江泥沙冲积淤涨而形成的。而世界上最大的沙洲岛崇明岛,就诞生在长江出口处。它东临东海,北望黄海,像人的一支肺管,连通着陆地与大海的气脉。

崇明岛唐初才始露水面,以后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至宋、元以后逐渐形成。近代因东西两端淤涨很快,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它东西长近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面积为1083万平方公里。上海崇明岛与江苏启东市正是在这样成形之下的长江口北支边界的三个沙洲岛,有着长期悬而未决的纠纷。这三个沙洲岛的名称为:永隆沙、兴隆沙(上海方面称为黄瓜沙)、海永沙(上海方面称为新开沙)。

启东市地处江苏省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端,南通市东南端,东临黄海,南滨长江。清代为长江口的沙洲,名外沙,又名北沙,属崇明县。1920年设外沙行政公所,1928年由崇明县析置启东县,因滨江临海,沙洲扩涨无已,遂取“启我东疆”之义而得名。1941年9月与海门县合并为海东行署,1946年复置启东县。1989年11月13日,撤销启东县,设立县级启东市。市区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人口为120余万人。

启东与崇明争执的有两个沙洲岛,即均位于长江北支南岸崇明岛附近的永隆沙和兴隆沙(黄瓜沙),另一个海永沙(新开沙)则是与江苏海门县存有争议。苏沪双方争议的三个沙洲岛,一般高2至5米,面积却不小,最大的永隆沙约为2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6公里;其次为兴隆沙(黄瓜沙),长约13公里,宽1至3公里,有土地4万余亩;最小的海永沙(新开沙)也有约六七平方公里。

永隆沙于同治年间才露出水面,1920年坍陷,1937年前后又涨出;此沙从1956年起,不断北坍南涨,渐渐往崇明岛这面靠近;过了10年,仅与崇明岛相隔一条800多米宽的泓槽;70年代初,它就完全与崇明岛相连到了一起。海永沙(新开沙)位于永隆沙西侧,60年代末期,比崇明岛离永隆沙的距离还近,现在不但已与永隆沙连为一体,而且还与崇明岛紧密地相拥在一起;兴隆沙(黄瓜沙)虽然还没与崇明岛连接到一块,但非常可怕的是,它的最近距离之隔与崇明岛仅为700多米!有朝一日,它离启东的长江沿岸越来越远,离崇明愈来愈近,并且最终与崇明岛“打成一片”时,人们用不着大惊小怪。因为从启东县志和长江北支江岸的变迁图上便可发现:启东与崇明历史上是以扬子江北道江心为分界线的。

早先的永隆沙等14个沙洲,基本上成为一体,位于长江北支的北侧。以后随着水流和沙洲的运动,永隆沙与北侧同为一体的沙洲之间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一条深泓,由于启东沿岸不断坍塌,而崇明北岸又过分淤涨,深泓逐步加宽,并成为长江北支的主航道,永隆沙也随之渐渐向南岸靠近。兴隆沙(黄瓜沙)是永隆沙东侧淤积而成的沙洲,并随着永隆沙快速向南移动,结果就出现了兴隆沙及其延伸的沙洲兴隆一沙.二沙等系列沙洲;崇明北沿江岸线,也已从1954-1973年的20多年间,向北推移了3.5公里。我们之所以说这些“沙洲漂移”“可怕”,就在于这些有主的沙洲一旦与另一个有主的沙洲-崇明岛相碰撞在一起,界线该如何区分?

海永沙(新开沙)与崇明岛相连后,最先上岛开垦种地的是江苏省海门县的居民。1971年,海门县已在这个沙洲岛上开垦种殖了荒地300多亩;面对这块漂移过来的“新大陆”,精明的上海人哪里肯让它白白的闲置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1972年,派人上岛垦荒400多亩,比海门还多了100亩。在开垦的过程中,双方虽有“在归属未定的情况,暂时将围垦搁置起来,先由双方省、市研究处理’的动议和交涉,但当事双方对此并未予以太多的理会,更多的目光是盯在这个沙洲上能出多少土地!

1975年,海门县开始组织万人围垦大会战,一下子就围垦土地2000亩;崇明县也不甘落后,你上我也上,你能围垦2000亩,我也要围垦2000亩。这一年下来一算总账,崇明县新沂、合作两个公社共围垦土地2000亩,与江苏海门县一样了。如此对等或不对等的围垦,就这样年复一年心照不宣地进行着。

苏沪两省、市边界争议的最大麻烦产生在兴隆沙。1974年以前,这个沙在江面上时露时没,启东方面一直没有办法开发利用。从1974年起,启东方面决心种青促淤,才使当时这个叫新隆沙的“出水芙蓉”变成比较稳定的沙洲。于是,启东在该沙建立了芦荡办事处,专门负责芦苇的栽培和收割。此后启东每年投入人力财力,对该沙进行有计划的种青促淤,这个芦荡办事处却是功不可没的:十几年功夫下来,启东在兴隆沙种青面积竞达6.7万亩,收割芦苇200多万担;由于历年种青,固沙促,沙滩淤涨速度明显加快,对沙滩的培育和开发利用起了关键作用。

1978-1992年,启东方面共组织民工在这片沙洲上进行了8次大围垦,累计围垦土地2.2万亩。1991-1994年秋冬,启东方面先是投人数千名民工,在兴隆沙与兴隆一沙之间的二通港实施筑坝堵流工程,后又开始围垦由兴隆沙延伸出去的兴隆一沙,促使这片沙滩尽快淤涨并与兴隆沙并连。在培垦造田的同时,启东也加强了对兴隆一沙及其系列沙洲的行政管理。

1980年5月,建立了兴隆沙农场;1992年,启东市认为随着该地区工农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的全面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小城镇建设的需要,这里已具备了建立基层政权的条件。为此,经报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8月28日在兴隆沙区域建立了乡级基层政权启隆乡,下设南沿村、友谊村、东沿村、永隆村、长江村、一五村、三八村及事业大队乡政府驻长江村。同年同月同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还同意海门县在永隆沙建海永乡,下辖沙南、永西、永北、向华四个村,乡政府驻东场。在兴隆沙和永隆沙之后,江苏省方面分别用括号标明“属启东市部分”和“属海门县部分”。

1978年,崇明县也派人上岛,双方因垦荒种青发生纠纷。之后,双方在磋商其归属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崇明县遂也在兴隆沙建立了自己的农场,专事围垦。1983年2月,上海方面向国务院办公厅报告,要求解决崇明与启东在长江北支的界线问题。198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主题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一个通知,即《关于抓紧进行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第三条为“将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封堵,不仅有利于解决长江口盐水侵入问题,而且还可以新淤出大片土地。这项工程由上海市负责。崇明岛和新淤出的土地均归上海市管辖和经营。江苏、上海之间以江苏现在的陆地线为界。”

通知下发后,江苏方面立即作出了强烈反应,当即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封堵长江口北支有关问题的报告》,向国务院提出了不同意见和建议。江苏方面在这个报告中,建议有关部门对长江口北支封堵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并要求本着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封堵后江苏与上海的界线。此外,江苏方面还认为: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第四条明确指出:“根据行政区划管理权限,上级人民政府在确定行政区划时明确划定的界线”必须遵守。

而通知仅是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而言的文件,况且是在国家行政区划主管部门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出台的;通知发出后,也没有责成行政区划主管部门会同两省市进行落实,所以上海方面以这个文件中的一句话,作为处理启东与崇明之间的边界依据和分界作法都是不妥的、无效的。所幸的是,这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长江口北支封堵工程的计划十几年来都没有予以实施,所以苏沪两省、市关于三个沙洲岛的归属纠纷也就没有什么“好戏”可唱的了。维持现状,避免发生械斗事件,是两省、市不用强调便能做到的事。

1994年,事情却因上海方面在崇明岛拟建一个机场,而启东市要在临近机场导航台(北距崇明岛北岸1.5公里左右,距兴隆一沙南岸约3公里)的兴隆一沙进行第九次围垦时,而发生重大变化。12月中下旬,正在进行兴隆一沙第九次围垦的启东方面的民工,被崇明方面阻止,理由是围垦将破坏崇明机场北线工程的建设需要;启东方面认为,开发利用兴隆一沙丝毫不影响崇明机场的建设,阻扰围垦、毫无道理。双方由争吵发展到了斗殴,启东方面的民工被崇明方面的民工打伤了12人,但均是轻伤,或“只是擦破了点皮,没关系”之类的,并未发生任何械斗和流血事件。崇明与启东在于这一纷争事件后并没有放慢各自的“圈地”运动:启东方面赶在大潮之前,完成了兴隆一沙的围堤工程;崇明方明则在兴隆二沙地带进行围垦。

1996年,双方终于没有保持住在这一争议地带内争议双方没有发生过过激行为和流血死人的克制记录……7月15日,启东市公安局收到启西区300多名群众的申请报告,要求在启东市政府、南通市政府、省政府门口路段举行示威。示威标语是:“兴隆沙历来是我们启东的地域!”“70年代开始,我们就在兴隆沙、兴隆一沙、兴隆二沙进行围堤、种青、开垦!”“我们用血汗围垦的兴隆沙不能丢!”“请上级政府作主!”等等;与此同时,启东市的一些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领导同志,也准备组团赴省和北京进行请愿,请求有关部门尊重历史,尊重民心,客观公正,依法维护启东对兴隆系列沙的管辖权。江苏省政府接报后,要求启东市委、市政府认真做好对群众的教育疏导工作,劝阻离退休干部组团集体请愿,制止群众上街示威,以防止事态扩大。双方的争议就这样僵持着,任何方式的协商调处,对这两个争议已经明朗化了的省、市来说,均已没有任何意义。

鉴于双方均死死守望着自己的权益边界不肯退让,国务院委托民政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总局,于1998年3月20日对苏沪两省、市在长江口北支边界的争议进行了裁决,争纷20多年的长江口北支边界终于尘埃落定——两省、市行政区域界线为:西起北支入口处点P1顺序直线连接P2,P3,P4,P5,P6,P7至海门与崇明围堤西端点P8,转向西南,沿友谊河中心线至永隆沙东端坝角点P10,直至兴隆沙(黄瓜沙)西端坝角点P11,自西向东以江苏目前已圈围的南侧堤坝中心线为界,至二通港转向北,沿二通港中心线至二通港与小路交叉处,转向东,沿路至兴隆一沙东端江面点P12,由此顺序直线连点P13,P14,P15至北支出口点P16。线北为江苏省,线南为上海市。

1999年5月12日,经上海市、国家民政部、江苏省长期艰苦协商后,上海市签字承认启隆(五七农场)、海永(五七农场)地区为江苏省管辖,江苏省将永隆沙地区由崇明出资开垦的7540亩地块,适当调整土地界线,使其顺直后,开挖一条界河,移交给上海市,并由双方共同投资兴建跨界道路设施。目前上海市公交南隆线通向海永、启隆,此两乡目前人口13489人,土地18万亩。

0 阅读:68

大坎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