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我们的社会如果要有一个名字,必然是,也只能是,“后1984”-评《1984》

王思站 2024-08-16 19:43:13

《1984》是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所著的一部具有深刻政治寓言的小说,出版已超过70年。关于这部小说,有很多故事可以说。比如1984是将1948的最后两个数字颠倒而来,1948正是小说写成的年份。

整个故事是基于乔治·奥威尔对未来科技的想象以及对极权主义的反思而设计的。故事发生在1984年,主角生活的英格兰是大洋国(Oceania)的其中一个省份,同时也是权力中心。控制大洋国的是简称为INGSOC的英国社会主义党,是一个一党独大的独裁政权。

INGSOC为了确保政权的维持,不断实施愚民政策和思想改造,同时监控人民的一举一动。在这样的高压统治下,人民不仅没有言论的自由,连思想都必须通过党的审查,一旦被发现有对党不利的思想,就会被党的亲卫队“思想警察”抓走进行再教育。

INGSOC政府底下有四大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富裕部负责经济、仁爱部负责刑罚、真理部负责媒体传播以及文献的记录。主角温斯顿是一名在真理部上班的公务员,他的工作是负责将所有的报纸杂志以及历史文件改成党想要的内容,而整个故事是从温斯顿下定决心做一件被党禁止的事情:写日记开始的。

反乌托邦概念艺术

书中大量出现所谓的“电传屏幕”,除了24小时不间断放送党的讯息对人民疲劳轰炸外,我觉得更恐怖的是它同时也会接收影像和声音,是双向的概念,这也代表人民也被24小时监控着一举一动,因此有任何疑似反对党的行为都可以马上引来思想警察敲门,因此温斯顿在写下日记时还要躲在电传屏幕看不到的死角战战兢兢写下日记,连邻居敲门都还以为是思想警察上门这点就可了解。

温斯顿的日记本是在贫民区购买的。事实上,党员是不可以在自由市场交易的,应该说是全体人民,因为物资都应该由政府统一配给,不可私自有交易。

是说其邻居帕森斯,在温斯顿去帮忙修水管时遇到他的儿女,满脑子都是在想着党,虽然是在玩游戏,但开口闭口都是“思想犯”、“蒸发”、“间谍”,甚至想看战犯的绞刑,就可了解少年间谍团对于小孩影响有多深,或者说是说从小就把他们培育成党的形状,甚至在父母有违反党的言语或行动时,往往都会直接向思想警察告发,让父母被逮捕——这还被视为很光荣的游戏。

大洋国有四个部门,博爱部、真理部、富裕部、和平部,但其实掌管的东西都和其名称相反,格外讽刺:博爱部管酷刑、真理部说谎、富裕部使人贫穷、和平部管战争,其中博爱部在第一部就有提及是一个戒备森严,完全没有窗户的大楼,在第三部温斯顿被逮捕后就知道是严刑拷打的地方,且永远不知道现在几点还有到底在几楼,前后呼应。

温斯顿则是在真理部工作,可想而知他的工作就是说谎——精确一点来说,是篡改过去,具体内容是把不符合党的利益的过去修正,例如说党对未来做的预测失准,就把当时的报纸等等资料全部回收,修改后重印;还有如果有人已经被消失,所有提及过他的文章、报道、名册,全部都会回收,以“指涉非人”的理由要求去除其名。所有指派今日工作的纸条随即都会烧毁,所以历史有被修改过的记录只会存在真理部职员的脑海里。当然,他们会使自己遗忘,除了温斯顿以外。

“指涉非人”听起来很奇怪,意思是“提到不存在的人”,其实这就是新语。温斯顿有一个朋友赛姆就是负责编纂新语,不断地删除字词、毁灭文字,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当有一些概念(我猜是民主、自由、人权等)再也没有可使用的词汇去描述时,人民就不可能反抗了。人类沟通就是通过语言,使用语言对一件事物赋予意义,但语言其实也很不精确,因为没有办法使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说到被消失,但在大洋国,因为它管控了所有的资料,所以任何文字记录、拍过的照片,通通都会送到真理部销毁再重新修正:文字会删除名字和所有提及他的部分,如果整篇都在讲他,就重新编造一篇文章;照片会重新P图后重贴,反正就是除了认识他的人的记忆之外,没有任何方式可以证明他存在过,即使有人还记得他。

本书有一标语“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由于党对过去的全面性掌握,它可以任意除掉或修改任何不应保留下来的内容,而且不可以有所质疑,反正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证明有被改过。像是巧克力配给明明就是从三十克降到二十克,党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是提升到二十克,还要感谢老大哥(顺便把之前富裕部承诺不会改变配给量的字句删除),只要有人敢说出本来是三十克,就可以有合理的理由举报他为思想犯。还有作战的对象经常在东亚国和欧亚国之间变动,但党主张永远都是和同一个国家打仗,不可能改变。我想这是因为这种体制很在意“敌人”,所以“敌人”是不允许改变的,必须一直是敌人。

党也删除了所有的历史,回收所有在大洋国建立前出版的书籍及任何记录,自己重新描述了革命前的生活不如今日美好,是一个由资本家掌控的世界,贫富差距大,贫穷人民困苦、饮食不佳,还要卖命为资本家工作,甚至有童工问题。

温斯顿虽然有质疑过这是不是党虚构的故事(毕竟他也无从得知),但我要告诉他:这是真的,确实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有这种现象,惟贫富差距的部分反而越来越大,现在全世界最有钱的30人拥有全球一半的资产!

但是党就只有把资本主义的缺点呈现出来,其余全部抹去,包含之前的启蒙运动、议会政治、民族主义、自由经济、宗教信仰等。这是为了凸显出现在党统治下的生活已经是最好的生活,没有更好的了。不让人民出国、受教育、了解历史就是为了让人无从比较,没有比较的对象,谁会知道自己生活的状态是糟的呢?

因为温斯顿的童年记忆不多,所以不知道革命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因此把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的老人身上,但可惜的是都问不到有用的信息,却找到查林顿开的杂货店,甚至租下房间作为休息处。

大洋国的人民有阶级之分,内党、外党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没有思想,不使用新语沟通,整天进行党提供的娱乐活动(唱歌、彩票等)也乐此不疲,并且这里没有电传屏幕,但可能有思想警察巡逻,贫民区变成温斯顿小憩的所在。

《1984》为什么要分成三部分

本书分为三部,我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分成三部分,而且都没有名字,后来才知道这三部揭示了重要的转变:第一部是温斯顿自己单打独斗的内心挣扎;第二部是温斯顿和朱莉娅的爱情故事和共同对抗党;第三部是两人被逮捕后温斯顿和欧布莱恩的“教化”过程。

第一部大约就是介绍本书的世界观(也就是对大洋国的介绍),包括温斯顿的工作(销毁历史)、朋友的工作(新语制作)、小孩的任务(少年间谍团)、仇恨时间,以及温斯顿潜入贫民区,并以租下小房间作结。

第二部从朱莉娅告白开始,两人秘密交流,在大自然中躲避电传屏幕密会,贫民区的小房间作为秘密基地来交流和发生性关系,得出两人都反对党的结论,并从欧布莱恩那边加入兄弟会,取得那本书,读完后思想警察便破门而入并逮捕两人作结。

第三部则是温斯顿被抓进博爱部,开始严刑拷打(用逼供似乎不恰当,因为思想警察的目的并不是要他们吐露真言,即使自白了仍会继续酷刑),并得知欧布莱恩其实是思想警察,并亲自教化温斯顿,使其发自内心地效忠党,过程中大量揭示党执政的一切,包括手法、目的等。

对于朱莉娅,在第一部里温斯顿还以为她是思想警察的眼线,因为她一副优良党员的模样(是青年反性联盟成员),发觉温斯顿有意叛乱而密切跟踪,我推测是因为她喜欢他吧,虽然朱莉娅看上温斯顿也是因为他看起来反对党。之后他们进行了偷偷摸摸的恋情,尽情畅谈和性交,而因为两人都反对党的统治(温斯顿不明白一切,朱莉娅渴望性解放),最终走上加入兄弟会的道路,也在加入不久后旋即遭到逮捕和刑求。他们在被释放后再度相见,但两人经历摧残后已经改变了样貌。

对于欧布莱恩,温斯顿长久以来一直认为他是个谈得来的对象,甚至认为是兄弟会成员,暗地里反对党。在梦里,欧布莱恩曾说“我们会在一个没有黑暗的地方相遇”,殊不知这就是指博爱部,一个完全没有窗户,一天到头都是灯火通明的教化地点。

在第二部时我真的以为欧布莱恩同时身兼内党党员和兄弟会成员。当时还以为内党党员能关闭电传屏幕的特权就是他暗地从事反叛的时间。出乎意料的是,他出现在博爱部!而且也不是因为被逮捕,而是他本身就是教化思想犯的人!但他与温斯顿很谈得来这一点并没有改变。虽然经过不断的疼痛虐待和意志消磨,最终温斯顿真的被“教化”成功,真心爱党,爱老大哥。

杂货店老板查林顿的部分最让我吃惊,虽然之前早已被剧透说温斯顿会被逮捕,但我完全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被捕。一个看似无害的无产阶级民众,居然是思想警察伪装的!这么一说,更骇人听闻的是,其实在整本书的开头温斯顿早就被盯上了——在他去购买笔记本时就已经被锁定了,后续他不断探求过去的事物更让查林顿确定他有威胁,甚至还与党员有秘密恋情,最后直接在阅读戈德斯坦的书时,确认他完全是个思想犯后,立即逮捕。

而一开始查林顿虽说没有电传屏幕,但其实是被藏起来了,每天都在关注误以为这里很安全的温斯顿的一举一动。从温斯顿的角度来看,本来以为脱离了被电传屏幕监视的住所,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畅所欲言的地方,结果其实还是被监视,格外讽刺!

党的敌人戈德斯坦所写的那本书,名为《寡头式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部“书中书”,几乎占据了第二部第九章的大半部分,仿佛读者也要跟着读这本书似的。主要描述被党掩盖的真相,包括历史(尤其是被党抹去的阶级转换历史)、党的操作(如何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挑战,包括严密监控、更改历史、双重思想)、战争的目的(制造战争氛围、不停消耗资源、鼓励群众、让技术停滞不前)等。让我们充分了解一切是如何演变成这样的。

历史学中提到,人类的记忆其实非常不可靠,因为常常受到集体记忆的影响。以大洋国为例,当大家都记得党希望大家记得的事情时,如果你记得不同的版本,为了避免为自己招惹麻烦,往往会选择遗忘或不张扬。倘若你勇敢地公开它,党也会帮你消灭它,最终留下的内容依旧是符合党的利益的。

温斯顿被捕后,欧布莱恩曾向他表明党是如何避免殉道者的。他们从中世纪的宗教审判和苏联的大清洗中得到了教训,因为叛乱者往往会被认为是英雄,从而激发更多人起来反抗。所以党决定直接让叛乱者消失,让大家都不记得他们(即使记得也不能说,也不能证明),这样就不可能反抗了。此外,他们还让叛乱者接受教化,训练他们服从党,打从心底相信二加二等于五,没有任何疑义。这段是让我最不明白的,双重思想的真正意义我不理解,我的认知就是符合党的想法就对了,无论党说得多么反复无常或不合理。

这本书有一段让我非常震撼:

温斯顿:“老大哥存在吗?”

欧布莱恩:“他当然存在。党存在。老大哥就是党的具象化。”

温斯顿:“他是以跟我一样的方式存在吗?”

欧布莱恩:“你不存在。”

虽然说在外界被“消失”的人不会真的从这个世界蒸发,他们会先被送到博爱部,之后可能被送到劳改营或真的被处死。

顺带一提,我在读第一部时,这本书有一点让我觉得很诡异,就是经常提及性行为。第二部解释了这是因为反性欲可以让人民只对党感到兴奋,因此性行为只是对党的义务:制造孩子。温斯顿受不了他妻子凯瑟琳只为了党而性爱,他不断渴望真正的性行为——因为这是人类的原始欲望。有一段提到“想做爱就做爱”,这种躺在床上聆听外面平和声响的生活,不知是不是正常的体验,我读到这里感到万分心痛。现在我们轻易能感受到的体验,对他们来说居然还要怀疑是不是正常的!

电幕”在头上,也在手上

《1984》里有许多象征值得深思,比如语言与思想、性与愉悦,或者老鼠与恐惧的关系,都在极权主义的光照下,揭示了权力控制如何精辟地洞悉人性,以及人在精神与肉体上必然呈现的双重脆弱性。不过其中最明显且无所不在、最能代表极权主义精髓的,大概非“电幕”(telescreen)莫属。这个可以侵入人民公私领域,进行全时监控的器物,在1948年创作当时,可以说是对可能发生的极权未来所能想象出的最可怕的电子设备。

极权社会和电幕设置,可谓表里相随。2024年的读者,应该可以松一口气,还好现在不是生活在极权社会,没有电幕在全时监控。警告或许真的有用,没有让2024变成1984。不过,真的是这样吗?

以安全之名奴役自由

当代世界的政权运作,已经不像1948年那时候,有敌我、东西、民主与极权的阵营对抗之分,也没有那个年代的意识形态的价值之争。今日已经进入到“无区别场域”(zone of indistinction),不论是自由民主主义还是极权主义,在政治管理以及形塑人民政治生活上,都是一样的。

它们都是透过不断正常化“例外状态”(the state of exception),并藉由生命政治(biopolitics)管理,不只管人民的社会实践与生活,还要管人民的命,要管到人民的生与死。而且,人民还会心甘情愿交付自己,接受国家机器的监控与管理。

因此这样的社会要叫什么名字?奥威尔这时候就会恍然大悟,这不正是《1984》里的双重思想(doublethink)?“自由即奴役”,所以叫这个社会是民主还是极权,都无所谓,因为民主即极权。

被迫奴役与被迫监控,还有抗争的余地,还能投射自由作为想望。甘愿被管与被监控,这个即是自由,因为是人民自动自发所为。自由即是奴役,奴役也是自由的展现。如同小说里的新语字典大师所言,自由这个词不存在,也就没有所谓的奴役。民主不存在,也就没有所谓的极权,因为两者的权力运作逻辑,与管理人民的手段如出一辙。

今日的社会不仅“自由即奴役”,“民主即极权”,也是“隐私即公开”,“隐私即监控”的社会。今日的社会,可以说是1984社会的进化版。我们从1984那种“压制性国家机器”(RSA - Repressive State Apparatus)的刚性暴力走出来,走进的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SA -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的柔性统治社会,心甘情愿接受权力集团的意识形态召唤,才能感觉自己活得像个人,像个有用的社会人,像个爱国的国民,并且为了活着,什么都可以交给国家机器监管,不论是隐私还是命。

我们都是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说的“顺民”(docile subjects),我们都是——奥威尔应该会这么说——都是“后温斯顿人”,是温斯顿从101室走出来的新生人类,打从心底心甘情愿接受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为荣。所以我们绝对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社会如果要有一个名字,必然是,也只能是,“后1984”的社会。

老大哥永远看着你

作者乔治·奥威尔是英国有名的人权斗士,这部作品是他反极权的代表作。在书中,大洋国以寡头高压统治人民,为了确保党员里外对党、国家保持绝对的忠诚,党员二十四小时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大哥”的监视底下,内在思想的部分则透过思想警察监控。党员平常的工作,则是竭尽全力控制信息的来源、传播方式,确保内容全都在党的控制底下,以便向大洋国人民传(教)递(育)消息。而书中的主角温斯顿则扮演唯一的“异端”,反对制度、思想,希望在制度内颠覆整个政权,因而在过程中受到行为上、思想上的压迫。

作者并非直接了当地批评极权制度,而是竭尽所能还原极权环境的运作方式以及背后的思想缘由,让读者直接从文字感受生活时时受控的歇斯底里。里头很重要的核心概念便是“思想”的主控权,对需要控制秩序的极权环境而言,思想是唯一看不到摸不到的抽象形式,只能透过外在的文字、口语、动作、表情而呈现,为了取得人民思想的主导,必须限缩思想的范围:使用的词汇越少越好、不必要的谈话绝对禁止、非常态的行为必须追踪、读取表情蕴含的想法并采取措施……为了减少环境的异质性,个人会被绝对愚蠢化、机械化,成为国家的一部分。

自由,外在的人身也好内在的思想也罢,并非像宪法说得那么完美:很不幸,它处于一个恐怖平衡。人们活在一个群体的社群,不管国体政体为何,势必有人得以掌握比别人多的权力及资源。“资源有限;欲望无穷。”身为群体中的个人若没有保持时时刻刻的警觉,表面上的人权很容易在无形中悄悄脱离自己的掌握,成为少数人的资源而被把持。

若想保有自身完整的主控,务必记得一件事: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老大哥在看着你。)

“乔治·奥威尔预料到了家里面会布满了摄像头,但是他没有预料到我们居然会自己买回来装上。”

0 阅读:1
王思站

王思站

文史点评 诗歌散文 小说杂论 生活随笔 影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