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之间不想结仇,就不要做这三件事,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幕卷情感 2024-12-22 09:34:35

老话说:

“亲家登门,不值半文。”

亲家是因子女结缘,缔结的关系,彼此之间未必知根知底。

如果因为说话不当,或者观念差异,造成隔阂。

因此而影响到小夫妻的感情,岂不可惜?

所以,亲家之间,有三件事,千万不能做。

不要在子女面前说亲家是非

《格言联璧》中说:

“独自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聊天时,尽量不要说别人的是是非非,免得引起祸端。

尤其是在姻亲关系中,更不能把自己与亲家的矛盾,引到儿女身上。

陶姨的女儿小芹,在城里买了一套新房,因为装修太忙,就把陶姨接过去帮忙带孩子。

恰巧,亲家母也从老家过来看孙子。

两亲家难得相遇,一番寒暄之后,手牵着手参观起了新房。

没想到,看完房子,亲家母却变了脸色。

因为她发现儿子新房里,有孩子姥姥的房间,却没有自己的房间。

碍于自家条件不好,装修费陶姨还拿了一大笔钱,所以亲家母心里虽憋着一口气,却不便发作。

为了找点面子,亲家母就故意含沙射影地说,如果儿子能给她安排一间房间,她也肯定乐意出笔钱。

一听这话, 陶姨心里咯噔一下。

她心想:

我这又出钱,又出力,到头来是为了图个房间吗?

气不过的陶姨,等亲家母一走,就把这事在女儿面前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

见母亲莫名其妙受了委屈,小芹这哪受得了,转身与婆婆大吵了一架。

正所谓: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儿女从相识相知,到走进婚姻的殿堂,实属不易。

亲家之间,虽然顶着亲戚的头衔,却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人。

只有相处融洽,不生事不添乱,儿女的婚姻才会长久顺遂。

但如果把自己与亲家的是是非非,都引到儿女身上,小家庭就免不了鸡飞狗跳,无法安生了。

不要和亲家走得太近

于丹说:

“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走的太近,反而不一定好。

尤其是亲家之间。

65岁的李阿姨,便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李阿姨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女儿玲玲是她含辛茹苦,独自拉扯大的。

庆幸女儿懂事,而且学业优秀。

大学毕业后,玲玲顺利进入了一家500强企业,并与一起工作的丈夫,组建了小家庭。

看着女儿的人生步入了正轨,卸下担子的李阿姨,顿时觉得身上轻松了不少。

然而好景不长,独自在老家的李阿姨生病了。

得知消息的玲玲,不忍心让母亲一个人待在老家,就将其接到了身边照顾。

在女儿女婿的悉心照料下,李阿姨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此时,玲玲提议妈妈别回老家了,自己的公公也已经去世,不如把婆婆接过来一起生活。

一来方便照应,二来两个老人也有个伴。

李阿姨想,女儿结婚后,与亲家母一直没怎么碰过面,现在能一起彼此照顾,也省得小两口两头操心。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李阿姨也万万没想到的,事情竟然没朝预想的方向发展。

与亲家母刚住到一起的时候,两人还有说有笑,但时间长了,各种矛盾就接踵而至。

不是你今天上完厕所没冲水,就是她明天烧菜口味不对口,要不就是谁讲话阴阳怪气。

每天小夫妻俩一回家,都被各自的妈拉到自己房间里数落对方。

原本恩恩爱爱的小两口,好像突然分成了两派,怎么过怎么别扭。

最后,为了不影响女儿女婿的感情,李阿姨打包好自己的行李,一个人悄悄地返回了老家。

俗话说得好:

“结亲如结义,两家莫生气。”

亲家和小家庭的关系,就像藤和瓜,藤伤了,瓜就跟着遭殃。

如果在一起不能和和气气,还不如保持距离,彼此之间还能留的一份客气。

不要和亲家聊隐私

《增广贤文》中说: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把隐私说给别人听,等于把自己的伤口揭给人看,弄不好,日后还会成为他人,攻击自己的武器。

都说:

“家丑不可外扬。”

亲家面前更要谨慎。

邻居乔叔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为人踏实,小儿子却不学无术。

有一次,乔叔和大亲家喝酒,酒过三巡,乔叔诉起了苦。

说这些年,他起早贪黑赚钱,其实一直在为小儿子还债填窟窿。

大亲家听后,一下子就不乐意了。

联想到女儿一家,一直在出钱赡养公婆,原来这些钱,都被亲家转手补贴给小儿子,那女儿哪有出头之日?

于是转头回家,就撺掇女儿和乔叔的儿子离婚。

俗话说:

“人心隔肚皮。”

你的随口一句话,说不定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儿女亲家之间,自家丑事不能说,自己的经济收入,也同样不能随便透露。

自小就是热心肠的耿大爷,也因此吃了大亏。

耿大爷的亲家也有两个儿子,家庭条件一般,在倾注全力为大儿子办完婚礼后,连小儿子买房的首付都拿不出了。

有天两亲家聊天,耿大爷得意地说,自己还有些积蓄,生活上不用女婿操心。

谁知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亲家就趁机聊起买房的事,想向耿大爷借钱。

一听亲家困难,耿大爷二话没说,立刻拿出了自己这些年,辛辛苦苦存下的十万块钱。

看到耿大爷如此慷慨,亲家连忙握住耿大爷的手千恩万谢。

十万块钱不是个小数目,但能帮亲家一把,耿大爷觉得这事办的心里痛快。

可是,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耿大爷的善良并没得回应,还差点搭进了女儿的婚姻。

问题就出在这借钱上。

原来,一年后,到了约定还钱的日子,耿大爷的亲家根本没提还钱的事。

想着亲家也确实困难,耿大爷就没张口要,这一拖就是三年。

后来,还是因为老伴身体不好,需要做手术,亲家才不情不愿的,分了几次把钱还清。

更气人的是,事后,亲家还经常在耿大爷女儿面前数落耿大爷,说他只认钱不认人。

女儿气不过,跟公公大吵了一架,最后导致耿大爷女儿和女婿的感情也出现了裂衡。

亲家不是知交好友,没有多年的交心托底,却又牵涉儿女婚姻,所以,要格外谨慎。

涉及到自家隐私,千万别说,以免节外生枝。

有人把婚姻,比喻成一个人的“第二次出生”。

结婚对每对新人来说,都是人生的转折点,

既是缘分,又有考验。

因为它不但是两个新人的结合,还是两个原本陌生家庭的链接。

每个幸福恩爱的小家庭背后,往往都有一对不插手、不添乱,齐心协力为子女保驾护航的亲家。

作者 | 幕卷·继科

0 阅读:2
幕卷情感

幕卷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