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的思想里,婚姻是结两姓之好。
所以,结婚之前,不仅要看双方是否情投意合,也要看双方的家庭背景,是否适合婚嫁。
有远见的父母,通常都不赞同儿女与以下四种家庭结亲。
三观不正的家庭
有这么个男人,家境不错,有正当职业,心地善良,人缘也好,本来可以顺顺遂遂过一辈子。
就因为娶了个三观不正的姑娘,沦落成了通缉犯。
那天,男人下班回家,遇到一对可怜母女。
那女儿年轻漂亮,跪在街边自卖自身。
男人心善,上前询问这对母女遇到了什么困难。
却知道这家人的当家男人生病死了,母女二人无依无靠,身无分文,这才想出来卖身葬父的主意。
男人同情她们的遭遇,给捐了点钱,让她们把死者入土为安。
没成想,那个当娘的看出来男人家世不错,便以卖身葬父的由头,死活求着男人收了自己女儿。
男人也看出来,这对母女其实就是想找个依靠,一时心软也就答应了。
然而,男人很忙,不是精进业务,就是与朋友聚会,对自己的新婚妻子并不热情。
妻子骨子里是个轻薄的,她没有想着留住男人的心,而是因为寂寞将目光转到了别处。
恰好男人有个同事,长相不错。
跟着男人回家吃饭时,被妻子看上了。
这同事也不是个好的,俩人一拍即合,纠缠到了一起。
男人发现妻子背叛自己时,一怒之下,要了妻子的命。
而男人自己,也被判了20年徒刑。后来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了一条流亡之路。
这个倒霉男人,叫宋江。
如果不是遇到三观不正的阎婆惜母女,他的人生,或许没有那么波澜壮阔,但至少可以顺风顺水。
三观不正的家庭,因为利益纷争,内部往往矛盾重重,在婚姻生活中埋下一个又一个隐忧,一旦爆发,就是危机重重。
因为立身不正,外部往往树敌无数,让身在其中的成员举步维艰。
与三观不正的家庭结亲,就像把自己推入一个危险的陷阱,前途堪忧。
父母不慈的家庭
有一个可怜的姑娘,幼年丧母,父亲工作繁忙,没有精力养育她,只好将她托付给外祖母一家。
外祖母家中有个表兄,相貌英俊不俗,性格温柔体贴。
两个人青梅竹马长大,渐渐互生情愫。
表兄是一家人的掌中宝,却对姑娘处处迁就温柔小意。
外祖母也认为,两个人将来会是一对恩爱夫妻。
然而,姑娘十几岁时,父亲又积劳成疾,一病不起,遗产都留给了姑娘。
那时外祖母家中已经是个空架子,舅母贪图姑娘的遗产,授意手下人贪墨了姑娘的家产,给自己家盖了一栋富丽堂皇的别墅。
姑娘想着将来终究是一家人,虽然明知道舅母动了自己的嫁妆,也选择隐忍不发,息事宁人。
然而,舅母心思刻薄,嫌弃姑娘身体病弱,心思敏感,并不满意她与儿子的婚事。
舅母更中意自己姐妹家的外甥女做儿媳妇,在花光了姑娘的家产后,就明里暗里地苛待姑娘,指使家里的下人慢待她。
姑娘本来身体就不好,心思又敏感细腻,在舅母的苛待下,身体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仅如此,舅母还让自己有权有势的大女儿出面,替儿子和外甥女做媒。
即使外祖母不愿意,也终究没有拗过舅母
得知心上人要与别的女人成婚时,姑娘一病不起。
心上人婚礼当天,姑娘泪尽而亡。
这个姑娘,叫林黛玉。
其实,即使林黛玉嫁给了贾宝玉,在王夫人的磋磨下,她也很难得到善终。
这就是父母不慈的后果。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则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
如果在婚前,对方的父母就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对这桩婚事的不满,大可不必非要勉强成婚。
带着父母的成见走入婚姻,往后相处的每一天,都像穿着进了玻璃渣的鞋子走路,一步一疼,直到耗尽所有热情。
手足不睦的家庭
有这样一位妇人,与丈夫成婚后,夫妻恩爱,志趣相投,生活非常幸福。
妇人知书达理,温婉善良,对公婆恭谨孝敬,深得老人欢心。
成婚两年后,丈夫与公爹到外地工作,妇人在家乡侍奉婆母,照顾幼子。
丈夫有个兄长,每天游手好闲,嗜赌成性,让一家人头疼不已。
有一回,这位兄长在外面欠下赌债,被上门追讨。
兄长害怕被长辈知道挨罚,只好找邻居借钱。
邻居也都知道这人品行不端,言而无信,让他找个人作保,才肯把钱借给他。
兄长就求到妇人面前,让她给自己作保。
妇人不好意思拒绝,只能在借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到了约定还款的日子,兄长再三推脱,拒不还钱。
邻居只好找妇人讨债。
妇人手上也没有钱了,便写信向丈夫求助。
丈夫见妻子被兄长为难,知道自己拿兄长没办法,只好求老父亲做主。
父亲写信给兄长,询问此事。
没想到,对方拒不承认,反而言之凿凿,说是妇人跟别人借了钱,诬赖自己。
父亲也被兄长蛊惑,写了一封信斥责妇人,说她不贤惠,给家里惹祸,威胁要让儿子休了她。
妇人无端被责难,急怒攻心,咳血不止。
好在丈夫相信她,担心她想不开,匆匆赶回家安抚。
结果夫妻双双被赶出家门。
虽然后来父亲查明了真相,将夫妻两个接回家,可妇人的身体已经熬坏了,不久便不治身亡。
妇人叫芸娘,是《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的妻子。
因为沈复大哥的言而无信,芸娘年纪轻轻就丢了性命。
有人说:“兄弟姐妹是一生的伙伴,是守望相助的依靠。”
但如果是人品不端,性格乖戾的兄弟姐妹,就成了一生的负担与拖累。
如果想要共度一生的人有这样的兄弟姐妹,劝你走入婚姻之前要慎重。
门第不同的家庭
有个农家姑娘,自幼母亲早亡,与父亲相依为命。
有一回下雨,家里来了位躲雨的贵公子。
姑娘的父亲为人热情,张罗了一桌子农家菜招待公子,姑娘也帮着在厨房里忙活,端茶倒水的。
姑娘年轻漂亮,又性子活泼,公子一见倾心。
之后,公子三天两头的就往姑娘家里跑,就是想找机会再见见姑娘。
有一次,姑娘独自在家,公子见机会来了,就对她吐露衷肠。
起初姑娘还犹豫,觉得两个人身份地位差距太大,不般配。
可公子信誓旦旦,说自己一定会娶她。
姑娘也是年少无知,被公子一点小礼物,几句甜言蜜语,就哄得动了心,两个人有了夫妻之实。
然而,新鲜感过去,公子渐渐嫌弃姑娘的出身。
姑娘几次催他上门提亲,他都敷衍过去。另一边,公子的家人已经替他定了门当户对的小姐做未婚妻。
眼看着婚事将近,公子怕麻烦,索性不再去见姑娘。
姑娘却发现自己已经身怀六甲,不久后,姑娘生下一个男婴。
未婚生子,在当时是天大的丑事,姑娘的父亲大怒,将刚出生的孩子抱出去扔了。
夜里,姑娘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从家里跑出去,找到了那个被丢掉,已经奄奄一息的孩子,抱着孩子跑到公子家门口求助。
可是公子连她的面都不见。
那时候是冬天,姑娘在门口哭喊了半夜,最后和孩子一起活生生冻死在公子家门口。
姑娘姓窦,是《聊斋志异》中《窦氏女》的女主角,因为不顾门第,追求所谓的爱情,年纪轻轻惨死。
其实,窦氏即使嫁给了贵公子,她的生活也未必会幸福。
高门大户的礼仪规矩,截然不同的社交圈子,足以让她郁郁寡欢。
老人说,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这不是势力,而是现实。
家庭背景差距太大的两个人,在生活方式,处事习惯等方面,必然存在巨大的分歧。
这样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当新鲜感与激情散尽之后,就只剩下无尽的摩擦与争执。
▼
爱情可以不问出身,可婚姻,却不能不考虑家庭。
三观不正的家庭,如同危机重重的火坑,跳进去,就可能粉身碎骨;
父母不慈的家庭,如同荆棘遍布的道路,踏上去,就可能一步一伤;
手足不睦的家庭,如同过分沉重的包袱,背起来,就可能举步维艰;
门第不同的家庭,如同开满鲜花的陷阱,迷了眼,就可能伤身伤心。
有远见的父母,面对儿女的婚事,都会尽量规避这四种家庭。这才是真正为儿女的幸福着想。
作者 | 幕卷·蓝羽,教师,新媒体创作者,理性做事,感性做人的世俗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