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顶十年》里写道:
“被重视,被夸奖,被理解,被需要,是你的刚需,也是别人的刚需。”
人老以后,喜欢回忆过去,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获得重视和认可。
但有些话说多了,难免会被认为是炫耀,不仅不能给自己增添光彩,反而会招来反感。
在子女面前,千万不要炫耀以下3样东西。
不仅没一点好处,还会为家庭的纷争埋下隐患。
不要炫耀兜里的存款
路遥曾说:
“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心。”
人们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开销,希望通过物质财富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但是切记,财富不可外露,即使是在孩子面前炫耀金钱,也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赵大爷夫妇靠经营小买卖为生,给两个儿子在县城都买了房子。
他平日里有喝酒的习惯,有时候喝得醉醺醺,就会飙胡话。
有一次假期,两个儿子带着孙子孙女回家,看望他们老两口。
看到孩子们都回来了,赵大爷高兴地招呼老伴做了一大桌菜。
吃饭的时候,他几乎没夹菜,全程在喝酒。
没过一会儿,脸就变得通红。
两个儿子见状,赶忙把他搀扶到卧室里。
赵大爷躺在床上念叨着:
“家里有50万的存款,我和你们老妈年纪大了以后,不用你们操心,常回来看看就行。”
从那以后,两个儿子回家的次数都变多了,变着法地套他的话。
老大看到老二和父亲共处一室,忍不住就质问他:“你是不是在跟老爸要钱?”
老二也不甘示弱:
“上次你和老妈说悄悄话,是不是背着我,跟她要钱了?”
就这样,平日里相处得融洽的两个孩子,因此金钱产生了隔阂。
眼瞅着事态发展得不太对劲,赵大爷才告诉孩子们,那是自己一时失言,老两口根本没有那么多存款。
可是两个儿子根本不相信,他们心中早已认定父亲有存款。
被逼急了的赵大爷,只好把银行流水打印出来,孩子们确认完毕后,这才放下了猜忌。
托尔斯泰曾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父母在孩子面前炫耀存款,难免会给家庭带来不幸。
本来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金钱而生出隔阂,彼此怀疑。
孩子们紧盯着父母的存款,不愿意在工作上发力,会滋生惰性。
他们忽视了, 理想的生活要靠自己打拼。
于父母而言,若想儿女成才,尽量别在孩子面前炫耀存款。
学会保持沉默,既能引导孩子独立,还能为自己的晚年生活留下一份保障。
不要炫耀手里的人脉
作家古典曾说:
“人脉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关键在于你能跟谁产生了真正的交换关系。”
手机通讯录里的人、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并不是你的人脉。
关键时刻能为你挺身而出的,才是你的人脉。
网友小秦曾分享过自己老爸的故事:
秦爸年轻时毕业于某大学的计算机系,如今有很多同学在互联网公司里当主管,甚至是高管。
他当年觉得一线城市压力太大,就回到家乡,做了高中的信息技术课老师。
闲聊时刻,秦爸总会盯着自己的毕业照跟大家炫耀:
“三分之一的同学留在了大城市安家,有的都已经当上了老总。
我和他们的关系都很铁,以前大家经常一起打游戏。”
刚开始家人都不以为然,但听得次数多了,也慢慢地信了。
小秦大三时准备考研,但是一个人备考没能坚持下去,最终只好找工作实习。
多番打听后,他发现,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居然真的是老爸的同学。
这下可把小秦高兴坏了,他让老爸赶紧联系一下同学。
但是秦爸在电话那头,却支支吾吾不说话。
因为他已经和同学们多年没有联系了,根本没有联系方式。
没办法,为了孩子,秦爸还是硬着头去多方打听,终于要到了电话号码。
电话接通后,两个老同学寒暄了几句,就匆忙挂断了电话。
因为彼此早已不在同一个圈子了,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最终,秦爸的同学并没有破格录取小秦。
小秦也表示:
“再也不相信父亲口中的人脉了。”
有句话说:
“炫耀人脉,并不会为自己加分。”
不仅如此,在孩子面前炫耀人脉,还会提升他的期待值。
让他误以为,生活有捷径可走,可以少些努力。
当期待落空时,孩子难免心生不满。
因此,人老以后不要在孩子的面前炫耀人脉。
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互换。
最好的人脉,不是遇见了一个厉害的牛人,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要炫耀过往的辉煌
有句话说:
“成就不是拿来炫耀的,而是拿来超越的。”
越是优秀的人,越会保持谦虚。
他们不拿过往的成绩,当作炫耀的资本。
王师傅年轻时是厂里的技术工人,他的手艺在工厂里还算不错。
当时,厂里有车间主任的岗位空缺,他满心欢喜地去应聘。
但是,由于没有管理经验,他就被淘汰了。
王师傅心里很气愤,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但仔细想了想,和人打交道确实不是自己擅长的。
于是,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专攻技术上。
没过两年,他成了工厂里的高级技师,收入比车间主任还高。
这段经历,成了他口中的佳话,一直在家人的耳朵里回荡。
这也让他的女儿小蕊倍感压力。
小蕊在公司上班,每天到了公司,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因为总有人打小报告,一不小心说错话,就会有人报告给上级。
公司的业务压力也很大,每个月都有一定的销售指标。
每次签单失败,她都会在心里默默复盘:
“是哪里没做好,还是自己不适合?”
不断的纠结和内耗,再加上压抑的工作环境,让小蕊忍不住想要离职。
当她向父母说明自己的意愿时,却被父亲的一套说辞给堵住:
“你看我,在工厂干了一辈子,都没有想过离开,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提升自己的实力。”
本来就心烦意乱的小蕊,听到父亲又在炫耀自己的成就,她就低下头不说话了。
有句话说:
“炫耀成就,并不会获得孩子的认可。”
因为过往的成就,解决不了当下的困惑。
每代人都有自己全新的挑战,没办法用过去的思路来解决。
孩子需要的不是聆听父母的英雄故事,而是被鼓励、被理解、被支持。
父母是最亲近的长者,孩子们希望从父母这里获取笃定的力量。
若父母一味地在孩子面前炫耀成就,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
王小波说:
“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的价值之所在。”
年过六十,想要在子女面前夸耀自己,赢得尊重和支持,是人之常情。
但对于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要做到心中有数,方能遇事不乱。
与子女相处时预留好边界和分寸感,更容易赢得他们的敬重。
作者 | 幕卷·妮悠天天,白天职场打工人,夜晚独立干稿人,在不确定的世界,用文字提供一份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