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知乎看到这样一个话题:
“为什么不能把婆婆当妈看?”
高赞回答说:
“想要什么可以跟妈妈撒娇,她都会尽力满足。
心有委屈可以肆意和妈妈诉说,她会耐心安慰。
但婆婆不一样,婆媳关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一段社会关系。”
诚然,和睦的婆媳关系就如同最美味的佳肴,让人心旷神怡。
如若长期和婆婆相处,这3个底线,儿媳最好不要去碰,否则后悔一辈子。
别总是得寸进尺
有句老话说:
“婆媳和睦,全家幸福;婆媳斗,全家愁。”
婆媳是这辈子最特殊的遇见,是两个隔代的女人因同一个男人,而有幸相遇在同一个屋檐下。
婆媳之间若能和睦相处,则一家人幸福无边。
倘若总是无端计较,无度索取,那一家人真不得安生。
同村表婶就吃过这样的哑巴苦。
在农村老辈中还一直传承这样的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眼看儿子到了婚娶的年龄,表婶拿出压箱底的老本给儿子按揭了一套婚房。
鞭炮声声中把儿媳娶回了家,表婶乐的嘴巴都合不拢。
兴奋期还没过,儿媳委婉地表示说:
自己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工作,老公一个人挣钱养家又要还房贷,压力很大。
表婶听出了弦外之音,犹豫片刻,心疼儿子的同时,又担心小两口因经济闹矛盾。
于是她便咬咬牙说,她暂时可以先帮着他们还房贷。
这样的生活过了没多久,儿媳又生出了小心思。
她跟婆婆说,能不能给他们买辆车,娘家相隔太远了,来回不方便。
表婶瞬间觉得血压飙升,她隐约记起儿媳婚前就曾问她,有没有买过养老保险。
当时她还没想太多,没想到儿媳居然这般别有用心,还惦记了自己的养老钱。
正所谓:“人心不知足,得寸必进尺。”
儿媳每次都打着表婶儿子的名义,私下跟婆婆提要求,婆婆又不好当面拒绝。
本以为忍一时风平浪静,却想不到退一步得寸进尺。
如若表婶当时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底线,恐怕媳妇也不会如此蹬鼻子上脸。
婆婆的善良顺从反倒成了儿媳拿捏的尺度,让人心变得越来越贪婪无度。
好在后来儿子知道了,跟媳妇表明了态度:
老人年龄大了,不要指望,我们有手有脚可以自己奋斗。
一个家想要祥和,千万不要太过算计和步步充满心机。
无论婆婆好不好,她总归是生了一个优秀的老公给你,这就是最大的功劳。
千万别把一片真心付诸东流。
学会珍惜婆媳之间的这场缘份,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家庭自然会和睦幸福。
别总是挑拨离间
听过这样一段话:
“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出毒蛇。”
这么形象的比喻,也是道出了话语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一个家庭中。
听小娟讲了她和婆婆的故事。
小娟婆婆在家专门负责接送孩子,让她和老公能安心上班。
有一次,婆婆因做家务忘了时间,衣服整理了一半赶紧扔下去接孩子。
小娟回来只看到婆婆把家人的衣物都整理好了,唯独她的还横七竖八躺在那里。
她心想,婆婆这是故意区别对待吗?
顿时心生不满,没好气的自己去打理了。
正好那晚又赶上婆婆做了她不爱吃的菜,她就更加肯定婆婆这是有意和自己过不去。
很多时候,人离得越近越容易产生矛盾。
睡觉前她忍不住在老公面前,弯弯绕绕地吹了好多枕边风:
“妈最近干活怎么总是唉声叹气的?
碗也洗不干净,吃饭时我看见碗沿沾着油花儿,都没好意思说。”
她老公脸色不悦地看了看她,没有吭声。
一家人各怀心思的过了几天后,有天她回来早,听见老公在厨房给她婆婆说:
“妈,以后碗别洗了,我和小娟来洗,我俩年轻。”
婆婆一边做饭,一边说:
“没事,家里开支那么多,你俩好好上班。小娟踏实,是个过日子的人。”
那一刻她自知理亏,后悔不该挑拨他们母子关系,也明白婆婆是真心为家好。
泰戈尔说:“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只会使一个人心胸狭窄。”
婆媳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需要双方用真心去维系。
你用真心换我的实意,我用真情换你的实感。
生活中难免鸡毛蒜皮,也难免疏忽大意,千万别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引发“婆媳大战”。
经营好婆媳关系也是一门学问,因为它对婚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懂得智慧处理各种矛盾,各种问题,才能保障家庭的幸福。
婆媳间恰当的相处模式应该是:
一家人尽量做到性情相通,相互尊重和理解,共同为家庭的幸福去努力。
别拿婆婆当“保姆”
心理学上有个“贝勃定律”,是指在相处中,当别人对你长期付出后,你会把这种付出当作理所当然。
而这种现象在婆媳相处中也很常见,尤其怀孕生了孩子的家庭,更是屡见不鲜。
朋友小吴就深有感触。
自从结婚怀孕后,因为孕吐反应太强烈,她消瘦了不少。
农村的婆婆怕她身体吃不消,丢下老伴专程跑到儿子身边照顾儿媳。
婆婆是个勤俭持家的人。
照顾小吴的日子里任劳任怨,大事小事一应包揽,完全不让儿媳插手。
每天还变着法的给儿媳做好吃的,就连儿子都羡慕地说,跟着媳妇沾光了。
刚开始小吴还怕婆婆累着了,时间一长,也渐渐习以为常。
生完孩子后,婆婆白天夜晚帮忙带。
孩子夜里哭闹,婆婆怕媳妇休息不好,就把孩子抱回自己屋。
伴随着孩子成长中,小吴开始对婆婆指手画脚,她指责婆婆用农村老一套方法养孩子很不科学。
理由之一是:
婆婆觉得尿不湿对孩子不好,在家尽量用从老家带来的纯棉尿布,还是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也高温消过毒了。
但小吴还是挑剔又嫌弃的把尿布全部丢了出去。
那晚婆婆红着眼,很晚才睡下。
第二天起床,小吴看到桌上早已做好的饭菜,但是婆婆已经默默收拾东西,回农村老家去了。
此后,小吴一个人带娃、做饭、做家务,身心疲惫,直到这时她才记起婆婆的好。
婆婆不是亲妈,却胜似亲妈,尽心尽力地照顾她。
她才明白,婆婆是真的心疼她,并不是义务所在。
卡耐基曾说:
“我们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首先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小吴不应该把婆婆当“保姆”对待,更不应该因为婆婆观念落伍,而去计较和讲究,伤了婆婆的真心。
有时糊涂一点,学会接纳,可能会收获更多的亲情和信任。
不要把任何人的任劳任怨当做理所当然,你对生活付出了,生活才会给你回馈。
而婆媳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信任,互相包容,真诚以待。
▼
心理学有个非常适合婆媳的沟通方法:
“三明治”沟通法。
即先表扬,再建议,后鼓励。
婆婆们辛劳一生,把爱都给了子女,她们也同样需要被肯定,被认可,被尊重。
你让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好的婆媳关系就如同一朵娇艳的花,需要精心呵护,才能保持永久的美丽。
幸福的家庭永远是一座温馨的港湾,愿每个家庭都被“爱与被爱”紧紧包围,家和万事兴。
作者 | 幕卷·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