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307)
曾任国军第三集团军少将参谋长——曾潜英
曾潜英(1905-1976),原名曾繁通(黄埔军校入学时使用此名),别字特生,广东蕉岭人。本县新铺国民学校高级班毕业,县立初级中学肄业半年。1923 年到广州,由其三哥曾匪石(早年参加同盟会,后成为国军少将)介绍,入粤军总司令部学兵练习所就读。1924年5月由粤军总司令部保荐,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同学录中无照片)。

毕业后返回粤军,历任建国粤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李济深)第二团机关枪连排长、第三团机关枪连连长,随军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和统一广东南路等地的作战。
1927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高级班军事科队附。
1928年,任第四军司令部少校参谋,后任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部特务营营长。1931年春任广东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陈济棠)参谋处上校参谋。同年赴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因抗议"九一八"事变,包括曾潜英在内的黄埔系留日学生悉数退学回国。
1932年4月入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1935年4月陆大毕业后回广东,任广州军事政治学校军官深造班副主任兼教官。

1936年,因两广事变失败,反蒋的陈济棠被迫下野,原陈济棠部第八师改编为第一五七师,营以上军官全部换成了亲蒋派,曾潜英调任第一五七师(师长黄涛)第四六九旅(旅长练惕生)第九三七团上校团长。同年10月,随军进驻闽南,曾潜英团驻福建龙岩,主要是为了对付张鼎丞、邓子恢领导的闽西游击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同年12月,随第一五七师返回广东潮汕驻防。
1938年,任第六十三军(军长张瑞贵)第一八六师(师长赵一肩)第五四八旅少将旅长,1939年12月率部参加第一次粤北会战。战后,师长赵一肩、旅长曾潜英因战斗开始后,不知去向,脱离了指挥,受到了处分,赵一肩、曾潜英均被撤职。
1940年任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41年秋转投胡宗南(黄埔一期),先后担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司令胡宗南兼)少将高参,军事委员会西北游击干部训练班(教育长胡宗南兼)大队长、办公厅主任兼学员总队少将总队长。
1942年秋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范汉杰,黄埔一期)总司令部(参谋长甘沛泽)少将副参谋长。1943年12月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铁军,黄埔一期、后赵寿山)总司令部(参谋长池中宽)少将副参谋长,其间兼任第三集团军军官教育团教育长。1945年任新编第七军(军长钟松,黄埔二期)少将参谋长,同年7月该军裁撤后,接替池中宽,担任第三集团军少将参谋长,并兼任中央训练团西北分团总队长。
1946年,第三集团军总部撤销,曾潜英调任豫北师管区少将副司令,后入中央训练团任少将团员。
1947年出任以范汉杰为司令官,以整编第二十五师为主力组建的第一兵团(参谋长唐云山,黄埔一期)副参谋长,参与进攻胶东解放区。
1948年随范汉杰到东北,历任华北联勤总部第十二兵站分监、热河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暂编第五十一师师长。
1949年,任第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副军长兼二八五师师长,驻守长江防线。同年7月任重建后的第十二兵团(司令官胡琏,黄埔四期)第十军(军长张世光,黄埔四期)副军长,率部驻防广东粤东地区。
1950年1月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第二路(司令李玉堂,黄埔一期)副司令兼参谋长。同年5月随军乘船撤退到台湾。
9月任“国防部”中将高参,1953年调任联勤总部高参兼第三组组长,1955年任军眷管理处处长。
1976年12月16日至荣民总医院住院检查足疾,21日上午九时忽以心脏病发作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