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联合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等国出动了550万大军进攻苏联。其中德国直接参战兵力多达380万人,分为190多个师三个集团军群。这个数字从总数来看是非常庞大的,但是相对于国土面积逆天的苏联来说又不算什么了,狮子搏兔尚需全力,德军的参战兵力其实完全不够,起码要再增加一个集团军群和两个装甲集群才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8c2c005821601b430829ad08c1cda4.jpg)
在1940年夏季的法国战役中,德军投入了A、B、C三个集团军群,参加法国战役的总兵力达到了300万人,其中有70万人都参与过一战,这些一战中的大头兵在二战中都已经是基层的核心力量。在武器装备方面,德军投入了超过5000架飞机,2500辆坦克和一万门火炮,可以说是倾尽全力了。
毕竟这个时候的德国才参战一年,各种军事生产能力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但是到了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时,德军相较于一年前的曼施坦因计划并没有太过明显的进步,这一次德军依然是投入了三个集团军群,190多个师380万参战兵力,另外还有4000多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和1.7万门火炮,之所以会出现550万这个数字是算上了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等国的军队。
按常理来说这不应该啊,法国战役和巴巴罗萨计划之间相差了足足一年,这一年德国人都在睡大觉吗?不趁着这段宝贵时间努力发展军事实力,反而不紧不慢生产武器装备,慢慢增加军队数量。法国战役时德军可以说是拼尽全力,但是在对苏作战中德军投入的兵力完全对不起苏联如此巨大的体量。这究竟是为什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b23da5f61d18689903aa49032a3185.jpg)
事实上在1940年法国战役结束之后,德国国内的普遍观点都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因为他们已经打败了他们一战中最大的敌人法国,英国迟早都会和德国走上谈判桌的。希特勒本人对于英国也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两国可以重归于好。另外1940年还是美国大选的日子,为了塑造德国侵略性不强的印象,德国不仅进行了一定的裁军,还推迟了总动员的时间。
而关于德国是什么时候决定对苏联动手的,普遍观点是1940年末德国与苏联进行的数次会谈失败之后希特勒决定趁着苏联整顿内部的机会,先下手为强。另外希特勒如此轻视苏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939–1940间的苏芬冬季战争苏联打得实在是太差了。伤亡三十多万人才获得了一个鸟不生蛋的卡累利阿地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961f2091e91bd986e20b5ae6c5ead1.jpg)
在这一战之后希特勒说了那句名言:“苏联就是一个腐朽的破房子,只需要踹上一脚就会轰然倒塌。”因此德国没有集中全部力量对付苏联,而只是派出了一个加强版的法国战役的阵容去应对苏联。也就是三个集团军群,七个步兵集团军和四个装甲集群。虽然在1941年下半年德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并没有对苏联造成致命的打击。
苏联在开战前在西部战区部署了超过400万军队,在开战之后又迅速集中了数百万预备役人员,坦克2.4万辆,火炮三万门,飞机超过1.5万架,即使是被德军大量摧毁,但依然可以通过总动员弥补巨大的损失。而德国此时还在磨磨唧唧不愿意进行总动员,整个1941年只生产了5000多辆坦克,这完全就是犯罪。巴巴罗萨计划时期德军起码要再准备一个100万人的集团军群和两个装甲集群,这才有可能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33f30c4c128091938ff9e6eabd03a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