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付一夫
眼下,春节假期的脚步已是渐行渐近。
根据官方的通知,今年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星期二)至2月4日(星期二)休市,2月5日(星期三)照常开市,这便意味着A股将会迎来长达8天的休市。虽然在此期间市场会停止交易,但各种突发性或非突发性消息依然会接踵而至,而假期的一系列消息势必会集中影响节后开盘的市场走势。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是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其敏感神经都被假期消息牵动着。
总体来看,有三大类消息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1月PMI数据。
按照官方预告,1月27日将会公布今年1月份的PMI数据。作为所有宏观数据中时效性最强、最具先行性和前瞻性且信息量颇为丰富的经济指标,PMI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谓PMI,即采购经理人指数,涵盖了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主要用于预测经济的短期运动。通常情况下,PMI能够全面反映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环节上,企业是处于扩张还是收缩。PMI数据包含综合PMI、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三个大类,以及订单、生产、价格、从业人员、未来预期等十几项分项指标。PMI>50,则经济处于扩张区间,PMI<50,则经济处于收缩区间。
过往经验表明,PMI对GDP的指示作用非常强,对于资本市场的表现自然也有较大影响。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既可以观测PMI分项中出口订单指标以预测出口数据,也可以从价格等指标预测CPI、PPI等数据。综合来看,综合PMI、制造业PMI及非制造业PMI最能代表经济活动的情况。
自去年9月下旬一揽子超预期政策组合拳出台以来,我国制造业PMI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方,尤其是去年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较上月提升1.4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持续加快,充分反映出在政策呵护下,国民经济复苏动能明显增强。
不过随着近期特朗普上台的尘埃落定,市场对于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回暖态势存在一定分歧。倘若今年1月份PMI能继续稳定在扩张区间,那么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市场的担忧,并进一步印证经济的回暖向好的事实,届时资本市场也将具备上攻的动力;如果PMI不及预期,甚至跌破荣枯线,便会对市场的做多热情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外围市场的消息及数据。
这当中,最令人关注的当属特朗普的重返白宫,其上任后陆续签署行政令,对涉及关税、外交、边境等政策进行调整,这些都需要市场做出消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之前,特朗普曾经与我国高层进行了电话沟通,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让不少人看到了中美关系缓和的好兆头;不过随后他又表示,打算从2月1日开始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再度让人领教了他难以捉摸的行事风格,也为我国后续经济走势增添了些许不确定性。倘若春节假期期间,特朗普再有什么出人意料的言论或举动,那么节后的A股自然免不了受到波及。
与此同时,1月30日美联储公布的利率决议也值得关注。由于此前美国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指向美联储将放缓降息节奏,而随后美国最新CPI数据又使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因此即将召开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也变得看点多多。按照目前市场主流的预判,此次美联储大概率会按兵不动,后续的降息节奏仍未明晰,更多采取边走边看的模式;不过,随着近期特朗普的重返白宫,美联储议息会议或将会对特朗普的新政进行评估,最后鲍威尔的发言,可能将会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外,1月31日晚间,美国将公布12月PCE通胀数据——核心PCE物价指数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推出,是衡量美国民间消费通胀的关键指标,2002年以来被美联储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采纳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指标。再者,2月3日周一美国将公布1月ISM制造业PMI、1月美国标普制造业PMI终值,2月5日周三美国将公布1月ISM非制造业PMI、1月美国标普服务业PMI终值,市场将基于最新经济景气度表现评估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动能及经济前景。这些都会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影响。
第三,春节假期国内的消费数据。
长假期间数据历来是观测居民消费和出行意愿的重要参考,假日期间的消费和出行数据,能很大程度反映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考虑到今年促消费、扩内需是宏观经济政策发力的重中之重,故而春节小长假的消费数据表现,自然会反映出宏观政策效果如何,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后续经济恢复进度提供指引。因此,春节假期的旅游消费、影院消费、景区门票订单等数据需要我们密切留意。
话说回来,虽然假期种种消息可能会对节后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造成扰动,但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向好趋势,对于2025年的A股行情,我们是坚定看好的。
根本原因在于,面对当前内外部错综复杂的形势,管理层高度重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并给出了一系列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稳住楼市股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并将政策发力点向着扩大内需方面倾斜。而在资本市场方面,日前官方又明确了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后续随着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A股将会迎来更多增量资金的入场,有望为股市注入新的活力,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会,也将为中长期的慢牛行情提供有力支撑。
至于具体配置上,可以关注两大方向:一是受益于政策支持与宏观经济复苏预期的顺周期行业,如大消费、地产链、大金融等;二是大科技、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方向,考虑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是国家战略,并且海外大国博弈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诸如半导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工业母机等板块仍将会反复活跃,值得持续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