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各路军事爱好者对于“我国到底封存了多少武器”这件事其实一直都很是好奇。
毕竟,自百万大裁军之后,有着相当多的技术装备也随之转入封存中,其具体数量也一直是一个“馋人的谜团”。
封存的武器意味着什么?“战争潜力”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常规军力的一项重要标杆,甚至一度可以提升到“战略威慑力量”的层面。而决定这支“第二常备军”战斗力的,往往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封存武器数量与质量。
毕竟,不论工业生产能力怎样强大,在面对动员的预备军队时,总归是不够的,而且重装备的补充往往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在装备补充上来之前,总不能让动员的预备役军队“赤手空拳上战场”。
而随着战争越来越现代化,对弹药的需求量也变得越发多了起来:
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共发射了5000多万发子弹,45万发炮弹,30万枚手榴弹。
而在20世纪80年代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平均每天消耗油料1700多吨,每月作战消耗的弹药达到超过2万4千吨,超过抗美援朝作战6个月的消耗量。
在战争时代的弹药消耗呈现了以几何倍增长的趋势,已经远远超过了“临到战时再扩产线”的水平上限。所以,在和平时代就未雨绸缪地预备可能的战争支出,是过去战争留下的基本准则之一。
武器封存意味着什么武器封存是和平时期对武器装备进行储存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目的在于确保武器装备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使用,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磨损和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这种方法被认为是“高效率”的,因为它能够确保武器装备在关键时刻随时可用,同时避免浪费资源和资金。
武器封存不仅有助于提高武器装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还能够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和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武器封存方法和管理措施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封存的武器有多少?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出于应对北面苏联边境可能的“陈兵百万”,而紧急开展了“三线建设”与“百万大练兵”,在这一时期,我国就生产了大量的轻武器弹药与轻型支援武器弹药,将我国的常备弹药总量进行了扩充。
而在随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相当数量的弹药被消耗(其中也不乏因为储运不当导致的弹药报废),根据一些评估与测算,我国储备的弹药仅轻武器就足以满足300万人的军队重新武装。
这倒是不算奇怪,毕竟从冷战末期至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精兵简政式的“大规模裁军”,这些在裁军中转业复员的解放军官兵自然不会将其装备跟着一起转业,而与这些官兵相关的装备自然也就大部分转入封存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在轻武器领域的库存在近些年来可谓“十分充足”。
而重装备的库存状况则较为麻烦,作为一个后发的工业国家,我国在近几十年来进步神速的同时,无法忽视的是我国在军事装备换装的起点相对较低。
直到新军改后,在我国多次实兵演练与部队演习中,仍然可以看到不少的59式主战坦克与62式轻型坦克在服役出力。
诚然,这些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的前陆军骨干装备,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随着军事改革的深入推进,而逐渐退出现役装备的序列。
但这些老旧坦克的退役的时间点如此靠后,无疑暴露出我国在重装备的封存数量与质量上与俄罗斯等技术装备封存大户的差距。
在本次俄乌冲突中,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乌拉尔机械厂的技师们将经过妥善的封存和维护的封存状态T-72主战坦克启用后,以每年千余辆的速度进行翻新投入现役,恢复前线的巨大重装备损失。
而这种启封速度对于我国现在的重装备封存水平来说,显然不太现实。
毕竟世界是客观唯物的,不会随主观唯心的愿景期许而发生改变,我国才刚刚将现役部队内的59式主战坦克汰换掉,无法像俄罗斯与美国这样的军事大国,可以从冷战的遗产中大量启封技术上更为先进与新锐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总结:长久以来,有许多军事爱好者对我国到底封存了多少武器、可供多少人使用感到好奇,其数据与论据也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部分军事爱好者认为“我国武器的储备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拿出来可以武装超过300万人重新投入战斗”。
另一部分军事爱好者则认为“我国武器的储备能力尚且十分有限,尤其是面对2个拥有庞大冷战遗产的军事大国,可以迅速补充装备所需的情况下,重型装备的储存情况则尤其不乐观。”
至于具体的事实究竟如何?其实这件事恐怕只有我国官方自己看得清楚,对于民间的军事爱好者们,将会是一个长久萦绕的“黑箱谜团”。
参考资料:
【1】解放军报《盘点:退役武器装备的七大归宿》
【2】军事文摘《美国海军补给船现状与未来发展》
【3】舰船电子工程《战时弹药消耗预测方法研究》
【4】环球时报《俄乌还要打多久?得看弹药库存》
【5】装备环境工程《后勤车辆装备封存管理与实施研究》
【6】包装工程《封套封存技术在我军武器装备储存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