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赵全胜【海外看世界】主编
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引发全球关注。
我们邀请了来自美国、中国大陆、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坡、新西兰、韩国、台湾和澳门地区的54位学者就下列问题各抒己见:特朗普为什么会大胜?特朗普二进宫会对美国政治外交以及世界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冲击?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会如何变化?全球各地对特朗普2.0时代又将如何反应?
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4年11月11日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与所在单位
潘 维 澳门大学
冯玉军 北京大学
邢予青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韩荣斌 美国佐治亚大学
朱志群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
张楚楚 复旦大学
王建伟 澳门大学
邵育群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辜学武 德国波恩大学
刘亚伟 美国卡特中心
门 镜 华东师范大学
赵光锐 南京大学
殷燕军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潘妮妮 华东师范大学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
宗华伟 南京大学
杨希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
李聆群 南京大学
周阳山 台北中流文教基金会
蒲婧新 南京财经大学
林宏宇 华侨大学
武心波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邓中坚 台湾政治大學
戴二彪 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
谭青山 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
刘卫东 中国社科院
尹继武 人民大学
王 栋 北京大学
王海良 上海东亚研究所
金君达 社科院世经政所
黄海涛 南开大学
翁履中 美国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
由 冀 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
杨 健 新西兰华商俱乐部
祁冬涛 新加坡国立大学
梁 微 美国明德学院
沈丁立 复旦大学
刘 星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
庚 欣 深圳广电集团
王亦诚 华盛顿与李大学
刘 迪 日本杏林大学
王梓元 外交学院
谢 方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李海默 复旦大学
张勇进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周文星 南京大学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谢 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
成汉平 南京大学
黄载皓 韩国外国语大学
包承柯 上海东亚研究所
郝雨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林晓光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
张登及 台湾大学
54学者评【特朗普2.0】第46篇
“特朗普2.0”时代,百害而无一利?
周文星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前总统特朗普及其领导的共和党取得了超出多数人想象的胜利。随着日前现任副总统哈里斯宣布败选、总统拜登承诺和平移交权力,美国与世界各国不得不准备迎接“特朗普2.0”时代的来临。
长期以来,国内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民主党政府相对特朗普对华更“友好”,主要认为在外交政策层面前者比后者更具可预测性。但笃定特朗普再度当选是百害而无一利,多少显得理想色彩过剩而现实准备不足。
首先,特朗普重返执政是经由数千万名普通美国选民自发选择的结果,需严肃对待这一结果。特朗普在本次大选中却获得国内多数选民的支持,表明“特朗普现象”并非昙花一现。如果民主党不能移除性别、移民等标签,进而获得更多注重经济理性选民的认可,不排除逐渐“特朗普化”的共和党连续执政的前景。
当前,中美两国困境日益呈现国际政治现实主义者们所称的“系统效应”,即不论是哈里斯当选还是特朗普上台,都无法根本上逆转中美战略竞争这个大的发展方向。说哈里斯上台对华更“友好”,自然存在理想主义色彩了。回看拜登总统任内近四年的对华政策,民主党政府对华政策更“友好”吗?
特朗普总统是美国民众选择的结果,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必须做好与特朗普新政府打交道的准备。
其次,“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再度当选的特朗普势必继续在第二任期重复他在第一任期重视交易的外交手法。虽然将国家间关系比作“交易”显得过于功利与赤裸,但如果中美在各自关切的议题上实现某种利益互换,何乐不为?
古今中外,国家的外部环境、他国领导人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根本上考验的是国家领导人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外交智慧与实践能力。
特朗普总统是美国民众选择的结果,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必须做好与特朗普新政府打交道的准备。尤其是,当我们可能面对的是一个深受特朗普影响、且选民基础发生位移与扩大的共和党时,我们尤其应该秉持现实主义思维,客观、冷静、灵活应对“特朗普2.0”。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独家首发,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