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家故事:杜牧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9-04 03:51:23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藩镇跋富,宦官专权,政治动乱,赋税繁重,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太平盛世”的唐朝陷入了内困外患之中。

杜牧,字牧之,唐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八○三年),他出生在一个世代煊赫的豪门世族家庭。

杜牧出生以后,他的祖父杜佑入朝为相,而杜牧的父亲也在京做官。家住长安城中心,高墙深院,贵盛无比。

杜家在长安城南三十多里处有一别墅,楼台亭阁,十分豪华。杜佑常邀宾客到此游赏,置酒为乐。

这一带风景幽美,旁边有一条小河名樊川,幼年的杜牧常来这里戏水游玩。杜佑在朝廷做官时,国家财政十分困难,他建议精简官员,节约开支。可是,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杜佑不但有政治才能,而且学识渊博。他撰写的《通典》二百卷,一共用了三十多年时间,成为中国典章制度史上的名著。

杜牧幼时聪慧好学,杜佑十分喜欢他。公职之余,杜佑亲自教他吟诗作文。公元八一二年十一月,杜佑卒于长安。不久,杜牧的父亲也病死了,一家人非常悲痛。

这时,杜牧和他的弟弟杜题都很年幼,不善于管理家务,生活十分窖迫。丧父之后,杜牧一心苦读诗书,寒冬酷暑,从不间断。

十几岁时,他的诗歌与古文已经很有造谐。祖父和父亲的旧友见了,都十分赞赏。十五六岁时,杜牧看到藩镇叛乱、经济调、国家不得安宁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

长安街头的兵乱,使他深感兵事关系着国家兴广不可等闲视之。他决心博读经史,研究治国安民的学问。

夜深了,他还在灯下研究兵法,注解《孙子》兵法 +三篇。

从少年到青年,杜牧是在动荡不定的局势中度过的,真是百感交集啊!一十五岁那年,他奋笔写下了一首长篇五言《感怀诗》。

这首诗约五百多字,从安史之乱说起,说到藩镇之祸,皇帝昏庸,抒发自已的感愤。他将诗念给青年朋友们听。

青年朋友们都赞赏他感愤国事、气骨道劲的长篇五古,纷纷秤击朝政的腐败。为了考察民情,杜牧曾经离开长安,来到渭水北的澄城县。

他向县中父老询问境况,了解到神策禁军常去骚扰搜刮,民生苦不堪言。

后来,他又作了一次南游,到澧州(今湖南漕具)去看他的堂兄、作澧州刺史的杜棕,亲眼看到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

杜牧忧心如梵,经常夜不能眠,想着如何治国安民的方策,决心发奋读书,取得功名,以变革朝政

当时,杜牧在晚唐的诗坛上已薪露头角,作品流传,才名大噪。长安城里的太学博士吴武陵见到他的诗作,大为赞赏。

吴武陵向主试官、礼部侍郎崔推荐杜牧,取出他的《阿房宫赋》朗诵一遍。两人都赞赏不已。

公元八一八年,朝廷在洛阳举行每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洛阳城内熙熙,人声鼎沸,前来应试者不下数于人。

杜牧也来到洛阳参加考试。因才华出众,他被取了第五名进士。唐朝制度,凡进士及第后,还要到京城去应关试,才能够得到官职。杜牧在洛阳中进士后,跃马扬鞭,启程前往长安。

文宗皇帝在宣政殿亲自主持考试,杜牧从容对答颇得皇帝喜欢不久,杜牧被任命为弘文馆校书郎,与同榜中试的李甘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常常一起讨论时政

这年十月,尚书右丞沈传师外放为江西观察使。他赴任时慎选僚属,看中了杜牧的济世之才。杜牧觉得盛情难却,在京做官只有半年,就跟随沈传师到江西观察使作幕僚,出任江西团练巡官。

杜牧日常的工作是处理公文,空闲的时候,就陪奉府主或者同僚们游赏宴会

在唐朝,凡是观察使、节度使或刺使的治所都有官妓。当官僚们举行宴会时,官妓们翩翩起舞,以供他们取乐。

官妓中有一歌女名叫张好好,只有十三岁。张好好年岁虽小,但是歌唱却动听悦耳,使人陶醉。公元八三○年九月,沈传师调任宣歙(今安徽宣城、歙县)观察使,杜牧又同行前往。

这时宣州幕僚中有一位沈述师,是沈传师之弟。他经常与杜牧在酒宴间欣赏歌女张好好的清歌妙舞。杜、张两人渐渐相熟起来

沈述师与诗人李贺是好友。李贺死前曾将生平所著诗歌四编,共一千首交给他。沈述师佩服杜牧的诗才,请他为《李贺集》作序。

这是皓月当空的秋夜。杜牧在读完了李贺的诗后从室内走到竹影婆婆的庭园,一边欣赏月色,一边思索李贺诗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他重又走进书房,伏案而坐,一口气写完那篇《李贺集序》。公元八三三年四月,沈传师被任命为更部侍郎。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瑞之聘,离开沈传师来到扬州。

牛僧瑪十分重视杜牧的才能,任命他为掌书记。当时因为节度使府公务繁忙,凡文件告示,皆由书记起草,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官职。

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错之点,水陆交通便利是唐代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不但国内商贾云集,并且有波斯等许多外国商人来此。

除商业繁盛外,扬州饮食歌舞等也闻名全国。真是夜市红灯高照,酒楼宾客满座。杜牧生性豪放,他白天将公事办完,夜间常来到这里长街游赏

夜深归来,诗情激起,他挥笔写下《扬州》诗三首,描绘扬州的繁华,记述他对扬州的观感印象。

公元八三五年,杜牧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将往长安就职。临走前,牛僧瑪大摆酒席,为他送行。杜牧在外任职七年,这次进京做官,满以为可以做一番事业,因此一路上十分高兴

谁知朝廷中密云不雨,景象黯淡。宦官飞扬跋扈操纵朝政,气焰逼人。

唐文宗不甘心受制于宦官,与宰相宋申锡密谋诛除宦官。哪知事机不密,被宦官王守澄的门客郑注探听出来。

郑注与王守澄先发制人,诬告宋申锡企图谋害文宗,另立漳王为帝。文宗中其好计,将宋申锡治了重罪。

不久,郑注爬上了御史大夫的高位,朝中纷纷传说他要做宰相。侍御史李甘觉得郑注这种坏人不配做宰相,于是公开在朝廷上加以反对。

郑注对李甘怀恨在心,竞以“轻躁”的罪名,将他贬为封州司马。杜牧来到长安后,耳闻目,心情抑郁。他为好友李甘送行时,不禁潜然泪下。

杜牧觉得仕宦险恶,借口身体有病,不能胜任繁务。于是朝廷命他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就在这年十一月,长安朝廷发生“甘露之变”,宰相李训欲除宦官失败,朝廷不少官吏反遭宦官杀害。

洛阳是一座古城,名胜古迹很多。杜牧职务清闲经常邀朋友一起游览名胜,凭吊古迹。有一次,杜牧游著名的敬爱寺,登楼跳望洛阳景致,感概万于,于是作《登敬爱寺楼》诗一首。

一天,杜牧来到东城一家酒店饮酒。不料卖酒的女 子竞是当年的歌女张好好。两人坐下,互相谈起别后的情况。

原来,张好好被沈述师遗弃后流落到此,杜牧十分同情她的身世遭遇

公元八三七年,杜牧闻知弟弟杜题在扬州眼病加重,于是请了眼医离开洛阳,一同东下扬州。

扬州本是杜牧的旧游之地,当年他歌舞征逐,兴致甚豪。这一次再来,心境不好,与杜题同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中。

唐代制度,告假超过百日就算自动停职。杜牧为了照顾弟弟,维护生活,取得俸禄,他不得不写信给宣歙观察使崔郸以谋求新职。

这年秋未,崔郸聘他为宣州团练判官。杆牧携同杆、眼医,由扬州到宣州去。宣州(今安徽宣城县)是一个风景幽美的地方,于岩万,云蒸霞蔚。杜牧十分流连忘返。

城东有东晋时的建筑永安寺。杜牧经常来此散步赋诗。有一次,他游寺遇到大雨,作诗《大雨行》,叹“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在宣州期间,杜牧常与新、旧朋友聚会,互相作诗酬答,因此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第二年冬天,杜牧接到朝廷的诏书,奉调入京任职。可是,如何安置双目失明的弟弟,杜牧一筹莫展。

兄弟两人商定,杜题暂去其堂兄、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杜糙处安身养病,由杜牧供给一切生活、医疗

过年以后的初春,杜牧送杜题去江州,先由陆路到长江边,然后乘船溯江而上。船行至和州(今安徽和县)时,和州刺史偕一班官员前来迎接。

杜牧由主人陪同,在和州附近凭吊古迹。他来到乌江亭,远望大江吞天,风帆远去,回想自已十二年的飘荡生活,不禁思绪万于

乌江是项羽兵败自杀之处,杜牧遂作《乌江亭》诗,认为项羽应当忍辱再起,不必自寻短见

杜牧与弟弟继续溯江上行,到达江州,与堂兄杜造共叙离别之情。二月中,杜牧将赴长安,临别时,他和弟弟执手而哭,劝他安心养病,不必焦虑。

杜牧沿长江、汉水,经襄阳、南阳、武关、商山而至长安。沿途有山有水,春光明媚,风景很好。杜牧兴致勃勃,一路上写下了许多诗篇。

有一天,杜牧在南阳乡村道中遇雨,他在道旁农家避雨。这户农家的主人还预备饭菜,殷勤招待他,使杜牧深受感动。后来他写了《村行》诗,记述此事

春未夏初,杜牧来到长安。这时朝廷政局不好,宦官更加骄横,宰相杨嗣复等也都是庸碌之人,杜牧见此情况,心情十分郁闷。

这一年,杜牧的好友李甘被迫害致死已经四年,他想上书替李甘平冤昭雪,但没有成功。杜牧只好作一首《李甘诗》,以表示愤之情。

公元八四○年春,文宗病情严重,于是召宰相杨嗣复、李等来到病榻前,授意要立太子李成美继承王位

过去唐文宗两次密谋诛除宦官都告失败,宦官们非常憎恨他。这次宦官们乘他病危之机,矫诏立文宗之弟继位,即唐武宗。第一年改元会昌。

武宗当朝后,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做宰相。杨嗣复、李珏等相继被署去相位。

那时,李德裕与牛僧孺有私仇,李德裕认为杜牧是牛党人物,而且性情刚直,不迎逢权势,于是排挤他出朝廷,外放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刺史。

黄州是一个穷僻的小州,贪官污更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广大农民生活十分痛苦。杜牧看到沿途的饥民,非常同情。

以前,黄州每到逢年过节,祭祀庆祝所用的酒肉及一切杂物,刺史衙门的胥更都向百姓勒索,交不出的就遭毒打,人民怨声载道。

杜牧来到黄州,免除了昔捐杂税。同时还发布告示:凡百姓蒙受冤屈的可尽量申诉。百姓见到告示,纷纷前来告状诉冤。

黄州有一暴吏,平时依仗权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百姓畏之如虎。杜牧查后,亲自开堂问罪,将其送进大牢监禁

这年秋天,有一次正当凉雨初晴,菊花盛开,杜牧个人在刺史署的书斋中饮酒遣闷。

他已四岁了,不得意的仕途生活使他黯然神伤他心中默念,何日饮尽人生的苦酒,得以施展自已的政治抱负呢?

这一年冬天,黄州下了一场大雪。杜牧位立在寓所窗前,望着外面漫天飞舞的雪花,想到自己平日研究兵法,这时能去边塞用兵,该是多好啊!

然而,朝廷却不给他报国的机会,有什么办法呢?他回到桌边,作了一首《雪中书怀》诗,表达自已的心志。

寒冷的冬夜,书房里烧着一盆炭火。杜牧与一位朋友下着围棋。他笑道:“我用老子道家之术,如欲取先予、以退为进,怎样?”最后,果然是他获胜。

冬逝春来,黄州城外景色秀美。城东南有一条河名叫兰溪(即今浠水)。杜牧常来这里垂钓

距离黄州城约七十里的兰溪镇,附近山里生长着许多兰花。杜牧到此,因兰花而想到屈原忠而得谤、信而见疑的遭遇,不禁激起胸中愤满。

黄州城西北五十里的木兰山,有一座木兰庙,相传是纪念代父从军的木兰。杜牧也曾来此游赏,并作《题木兰庙》诗,赞颂“弯弓征战作男儿”的木兰。

又一个中秋之夜,天际的明月为何显得那样凄清?杜牧独自登上城楼,凭栏遥望千里之外的长安,心里思念着自己的妻儿和朋友。

杜牧在黄州两年多了。政治抱负不能施展,但公务不忙,诗歌创作收获不小。长篇五古、绝句小诗、工整律体,抒怀言志,留下名篇。

公元八四四年九月,杜牧离开黄州,前往池州(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任刺史。

池州前任刺更李方玄是杜牧的相知好友,因耿直不阿而被官。杜牧来到池州接任,两人相见,惊喜交加。

他们多年不见,这一次相会,十分难得,所以两人纵酒畅谈了一天。谈公事,也谈私事。李方玄唤他的小女出来,要将她许配给杜牧的长子。杜牧见了,非常高兴

杜牧在池州任上,注意民生疾苦,采纳李方玄造户籍以均差役的办法,减轻贫苦百姓的役负担。池州城里的房屋年久失修,破败的不少。杜牧组织瓦工匠队伍,重修好许多楼房建筑。

这时,寄居在丹阳(今属江苏)的诗人张祐,听说杜牧已到池州作刺史,于是乘船溯长江而上,特来拜访杜牧。

张祐来到池州,杜牧殷勤周到地接待他。他们两人常在一起饮酒、谈心、论诗。

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杜牧陪张祐到池州城南三里多路的齐山游玩。齐山是因这里的十几个山峰齐高而得名,景色秀美。

他们同在山中石壁上题名,并都作了酬答之诗。怀才不遇的张祐来池州与杜牧相会,总算遇到了一个知已。杜、张之交在晚唐的诗坛,传为佳话。

公元八四六年三月,武宗误吃道士所炼金丹,毒发而死,宣宗即位。

这年九月,杜牧由池州刺史调任睦州(今浙江建德市)。他乘船沿水路行驶,由长江而转运河南下,到杭州,再溯富春江而上。

睦州是一个沿江小郡,四周多山,很是荒僻。杜牧来到这里,看到百姓贫苦之状,叹道:“江南尚且如此奈何!奈何!

第二年春天,桃红柳绿时节,杜牧乘小舟沿富春江行驶,到桐庐县境的富春山游赏

这里的钓台,是汉朝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是著名的名胜古迹。杜牧见了,不禁生出怀古的幽情。

杜牧在睦州生活了两年,于公元八四八年九月启程赴长安就新职,十二月到长安,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

这时,著名诗人李商隐也在长安做官。李商隐比社牧小九岁,彼此都闻诗名,但从未见过面。现在两人有机会相识,都高兴至极。

杜牧在长安,除了养妻室儿女外,还要供给丢官闲居长安的堂兄杜糙,以及患病在扬州的弟弟和居的妹妹,经济负担很重。

为了解决经济负担,也由于不满意当时的朝政,杜牧向宣宗连上三启,要求外放他任湖州(今浙江湖州市)刺史。

公元八五年秋天,他到湖州任上。湖州不但富庶,而且风景清丽。杜牧的心情相当愉快。第二年春天,他来到生产贡茶的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顾渚山,兴致很高地察看妇女们的采茶劳动。

在湖州整整一年,杜牧又被召回长安任职。晚唐的君昏政乱,以及仕途的坎珂,使杜牧渐渐消沉。

弟弟杜颤在扬州病逝的消息,更使他老泪纵横,悲痛交加。为了度过晚年,杜牧修理了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他常邀集亲朋来这里游赏饮酒

有一次,酒醋时,杜牧站起来对他的外裴延翰说:“我不期望富贵,只留有数百篇诗文,将来你替我作序,号《樊川集》,我死也没有遗撼了。

诗人温庭筠比杜牧小九岁,这时在长安留居。他曾作了一篇文章,呈献给杜牧。杜牧邀他相见,两人谈诗论政,十分投契。

公元八五三年冬天,杜牧得病,相当严重。他知道是不能治好的了,于是抱病作了一篇墓志铭,叙述自己平生的经历。

杜牧死后,他的外甥裴延翰将他的诗文四百五十篇合为一集,共二十卷,取名《樊川集》出版,流传千秋。

0 阅读:2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