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雍正朝的名臣,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卫和年羹尧了。相较于居功自傲的年羹尧,李卫的结局就好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雍正皇帝不止一次盛赞李卫是个能臣。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卫去世后,乾隆却说他是“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为何乾隆和雍正对于李卫的评价截然相反呢?
买官入仕的名臣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李卫这个人,那就是“不走寻常路”。李卫这人在清朝的官场上堪称另类。他另类到入仕的途径都与众不同。
清朝的大臣,除了极少数是王公权贵,剩下的都是通过科举入仕的。
但是李卫大字不识几个,指望他通过科举,简直是痴人说梦。
好在李卫家里是商贾世家,家里啥都缺,就是不缺银子。恰逢康熙年间,朝廷经历了平定三藩以及赈灾等一系列大事,以至于入不敷出。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康熙下旨,允许各地士绅“捐官”。以此来弥补朝廷用度不足的问题。
所谓“捐官”,其实就是拿银子买官。只不过朝廷要顾及颜面,所以说得文雅一些。
李卫的父亲见自己的儿子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担心他跟着那群“狐朋狗友”学坏了。本着给李卫找点事情做的目的,就捐了个兵部员外郎的官。
倒不是他不想捐个更大的官,关键是朝廷不准许。
康熙皇帝好歹也是个有为明君,他虽说为了缓解朝廷压力卖官,但是规定官阶不能超过五品,而且大多是虚职。
而李卫的这个兵部员外郎,就是这么一个虚职。朝廷不可能让这些买官的人插手兵事的。
但是李卫是个特例,他不仅在兵部混得风生水起,后来甚至被户部抢去做了户部郎中。
要知道,这员外郎和郎中虽然平级。但是员外郎是额外增加的职缺,相当于临时工。而郎中可是正式编制,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更何况户部掌管钱粮,乃是六部之中仅次于吏部的部门,地位还在兵部之上。李卫这次调任其实算是升迁了。
雍正继位后,李卫更是得到重用。
他先是出任云南盐驿道,掌管云南的盐政。第二年便升任云南布政使。第三年升任浙江巡抚。第四年兼任两浙盐政使。第五年升任浙江总督。
这个升迁速度是极不正常的。要知道,清朝的官员三年一考评。合格了才有可能升迁。很显然,李卫的升迁不是通过正常途径的,而是靠雍正下特旨实现的。这才得以只用了五年时间,就从五品郎中成为封疆大吏。
纵观历史,这种升迁速度都是不多见的。
后来李卫又出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直隶总督,其圣眷甚至不输给乾隆朝的和珅,一时间风光无二。
靠买官踏入仕途者,能做到位极人臣的,翻遍史书,也只有李卫一人而已。
李卫的与众不同李卫之所以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而且这些还是一般人学不来的。
首先,李卫会做人。
李卫家虽然不是胡雪岩、沈万三那种巨富之家,但是在地方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富户。其生意遍布各行各业。他们一家的生意就能养活数千人。
可以说,李卫家里“穷得只剩钱了”。
别人当官是为了赚银子,李卫当官却使了劲的花银子。
他当兵部员外郎的时候,由于整天无所事事。于是没事就请人吃饭,他还特喜欢听人吹牛,讲些朝堂上的事情。朝廷六部,大概除了那些尚书、侍郎他接触不到。剩下的官吏全被他请了个遍。
而且因为出身原因,他这人没有那些进士的架子。他和下面的那些小吏照样称兄道弟。长此下去,人们发现,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李卫知道。别人办不了的事情,李卫就有办法办成。加上他人缘好,很多人愿意为他说话。他不升官谁升官?
其次,李卫手脚干净,没有把柄。
这也是家里钱多的好处。那些官吏总想占朝廷的便宜,唯独李卫,从来都是按规矩来。不该自己拿的,他碰都不碰。
他升官后,有不少人给他送银子,全都被他礼貌婉拒了。
用李卫的话说:“我从出生开始,家里就没缺过银子。这玩意天天看都看腻了,真不知道有啥好的?”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钱任性”吧。
李卫这样的行事作风,使得就算有人想要弹劾他,都无从下手。就算有人弹劾李卫贪墨银两,皇帝第一个不信。毕竟他自家的银子都够他花几辈子了,犯得着去冒这种险吗?
最后,李卫在处理银钱相关问题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卫虽然不学无术,但是毕竟出生在商贾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于银钱方面的事情十分熟悉。他当初之所以会调任户部郎中,就是被人发现了他这方面的才能。
让他去整理户部的账本,既清晰又明了,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工作。
后来雍正让他去整顿盐政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毕竟盐政是朝廷仅次于税赋的收入来源,里面很多弯弯绕绕的。派其他大臣去,根本就弄不明白里面的门道,很容易就会被糊弄过去。
但是李卫不一样,他家什么生意都做,自然也有涉足贩盐了。对于盐政的事情,他可谓是门清。
加上他擅长“花钱”,衙门的那些小吏都向着他,他自然无往不利。
可以说,雍正整顿盐政,靠的就是李卫一人。可见他是多么的无可替代。
雍正看中李卫的原因前面讲的这些,主要是李卫在为人处世以及做事方面的优点,但是仅凭这些,不足以让雍正如此宠信李卫。
事实上,李卫得宠,除了办事能力强以外,还有两点原因。
其一,李卫不畏权贵,经常和朝中权贵对着干。
李卫在当户部郎中的时候,就敢与朝中权贵对着干。
当时他负责掌管银库。银库可是个好地方,不少王公权贵都在银库安插自己的人。其中有位王爷私自定下规矩:但凡入库的银两,每一千两加收10两“平库银”。
这“平库银”是不可能出现在户部账册上的。其最后到了哪里,可想而知。
李卫初来乍到,对方又是位高权重的王爷,不好招惹。李卫便耐着性子前去劝说,希望王爷能改了这“规矩”。奈何对方可没有把他这个户部郎中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
这下李卫可不惯着他了。李卫直接在银库门口放了一个柜子,上面写到“某某王爷盈余”。
前面说了,银库这地方可是汇聚了各方权贵的人,很快这事就被其他权贵知晓。
这王爷可以不在乎李卫,但是他不能不在乎其他权贵。万一有人落井下石,把这事情捅到皇帝那里,那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此后这王爷收敛了许多,而且见了李卫直接绕道。他是怕了李卫这个“二愣子”。
此事一度成为官吏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还是李卫当时位卑言轻,拿那王爷没办法。等后来李卫当上总督,直接就是弹劾。但凡谁有不法之事,他全都如实上奏雍正。
比如步军统领鄂尔奇,欺压百姓,抢夺百姓田地。李卫看不下去了,直接上奏雍正,将鄂尔奇的一切不法之事全都列举出来,让人不得不信。
原本鄂尔奇应该被处死,雍正看在其哥哥鄂尔泰的面子上才饶他一命,贬为庶民。
此事也引出了李卫得宠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爱护百姓。
李卫在民间的名声极好,丝毫不输给包拯。
李卫做官之前,就特别喜欢听那些行侠仗义的戏曲和评书。他很向往像那些大侠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正是因为有这种侠义之心,他最看不惯那些欺压百姓的人。因此,他当总督的时候,下面那些知府、知县,全都老老实实,对百姓那叫一个客客气气。就连那些衙役、士绅都比平时收敛了许多。
没办法,这位总督大人那可是真的会杀人的。已经有数位知府、知县被他处死了。
毕竟不是谁都像鄂尔奇一样好运,有那么一个厉害的哥哥。
这些人都盼着李卫早日升迁,调任其他地方。
此外,李卫还很关心民生疾苦。他在担任浙江总督的时候,兴修水利、引水筑堤,让百姓不再受水患苦恼。
而且这不是一次性工程,每年都要加固、维护的。
至于百姓有什么其他困难,找到李卫,他也会尽量帮忙解决的
正因为如此,李卫虽然没有像包拯那样审案子,但是百姓依然称呼他为“青天大老爷”。
不受乾隆待见的李卫有意思的是,李卫这么优秀,但是乾隆却并不喜欢他。
这也正常,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肯定要提拔、重用自己人。不过他倒也没有刻意打压李卫。毕竟李卫这样的能吏可不好找,如果把李卫罢官,乾隆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替。
真正让乾隆对李卫产生厌恶的,是当他发现李卫的民望极高的时候。
乾隆这个皇帝,能力不差,也确实做了不少实事,但是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好虚名。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意外发现百姓自发为李卫立像修庙,这让乾隆很不是个滋味。
毕竟他这皇帝都没有这个待遇,李卫一个臣子,凭什么民望比自己还高?
其实这有什么奇怪的?乾隆的十全武功,有哪一件是对百姓有利的?反倒是他每次下江南,都给当地百姓增加了不少负担,
百姓是很淳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李卫为百姓做了那么多事,为他立像修庙再正常不过。
可惜乾隆不这么想,他觉得是李卫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他对身边大臣说道:“李卫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岂有此理。”
乾隆即刻下旨,将这些庙宇和神像全都烧了,并且禁止为大臣修庙。
堂堂皇帝,做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太丢人了。由此可见,乾隆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清世宗实录》
《清高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