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这地方真是奇了怪了,好多年都没自己的县城,县政府跑到隔壁泸州借地方办公,老百姓办个事还得跑30多公里,听着就觉得不可思议,这事儿说出去都没人信。
泸县这名字听着挺有意思,跟泸州差不多,搞得人都分不清楚了。以前啊,这俩地方本来就是一家人,民国的时候泸县就是泸州,泸州也是泸县,谁也离不开谁。后来新中国成立了,上面一拍脑袋,把泸州单独划出来当市了,泸县呢就自己当县了。这一分家可不得了,泸县连个像样的县城都没有了,只能跑到泸州的小市那边借地方。
你说这事儿闹得,泸县的老百姓想找县里办点事,还得跑到泸州去。这不是折腾人嘛。有人还编了个顺口溜,州过河——小事(尩就是说泸县的事儿都得跑到小市去办。这事儿说起来挺好笑的,但对泸县人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泸县这地方其实挺有来头的,据说早在公元前135年就有县了,算得上是个千年老县了。它坐落在长江和沱江交汇的地方,地理位置不错。还有个挺响亮的外号峐中国龙文化之听着就觉得挺有文化底蕴的样子。
到了1996年,泸县人民总算是盼到头了。1月26日,四川省政府终于点头了,同意泸县把县政府从泸州的小市搬到福集镇去。这可是个大喜事啊,泸县人民终于不用再寄人篱下了。
7月20日,县里开了个大会,定下了建设新县城的目标。他1996年搞规划,1997年打基础,1998年树形象,1999年加速度,2000年成格局听着挺有气势的,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有点像喊口号。但是泸县人民可不是光说不练,他们真的行动起来了。
到了12月26日,泸县政府就搬到福集镇去了。这一天,泸县终于结束了没有县城的历史,可以说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这天起,泸县人民就开始了建设自己家园的征程。
你猜怎么着,泸县这个新县城发展得可真快。从一开始的零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525平方公里了。这才多长时间啊,不到30年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速度,说实话有点吓人。
泸县人民这些年可没闲着,一个劲儿地在搞建设。2012年5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了云龙机场的项目。2016年4月开工,2018年9月就通航了。这机场还挺厉害,成了川南第一大机场,在四川省里排第三呢。
说起交通,泸县这几年可是赶上了好时候。2021年6月2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了,泸县算是进高铁时而且啊,还有个渝昆高铁,计划2024年开通,到时候泸县就有双了。这交通一好,泸县的发展肯定会更快。
现在的泸县县城,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经济发展也是蒸蒸日上。泸县人民这些年的努力没白费,真的创造了不少奇迹。
不过话说回来,发展得这么快,也不知道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比如说,城市基础设施会不会承受不了这么快的发展速度新老城区之间怎么协调发展这些问题可能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还有啊,泸县既然是龙文化之龙文化和水文化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毕竟泸县是在两条江的交汇处嘛。要是能把这些文化资源好好利用起来,说不定能发展出特色文化旅游呢。
泸县现在有了机场,又有了高铁,这交通条件可是大大改善了。我在想啊,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发展现代服务业比如说物流啊,会展啊,这些产业说不定能给泸县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还有就是机场经济,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有了机场,是不是可以搞点外贸把泸县的特产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去这想想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不过话说回来,泸县毕竟是个农业县,农业这块儿可不能丢。我在想,能不能把传统农业往现代农业上转比如说搞点智能农业,有机农业什么的,这样既能保持特色,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泸县人民这些年真是不容易,从无到有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说实话挺让人佩服的。不过呢,城市发展这么快,会不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还有就是方言和民俗文化,这些可都是泸县的宝贝啊。城市发展得这么快,可别把这些给丢了。要是能把这些文化特色保护好,说不定还能成为泸县的一张名片呢。
泸县这些年发展得是挺快的,但是也不能光顾着发展经济啊。我觉得吧,生态环境保护这块儿也得重视起来。毕竟泸县地处两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要是把环境搞坏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就是城市品质,这个也得提上日程。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光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还得让老百姓住得舒服,生活得开心。
总的来说,泸县这些年的发展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从一个没有县城的县,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确实不容易。不过路还长着呢,希望泸县能继续保持这股劲头,把家园建设得更好。